佛弟子文库

好机会往往错失于一念间

证严法师  2014/01/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好机会往往错失于一念间

人命在呼吸间,若没有好好把握时光,宝贵的时间就很容易稍纵即逝。

苦修悟真理 庄严大欢喜

佛陀在世时,修行之初是修苦行,当他觉得这种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苦行,并不能体验究竟真理之后,便出了苦行林,到了尼连禅河边接受牧羊女供养羊奶,而刚好被五位陪他修行的侍者看到,认为他已经破戒,因此舍他而去,到波罗奈的鹿野苑修行。

当佛陀在菩提树下降魔成道后,他想应该先度当初陪他修苦行的五位侍者。佛陀知道他们在鹿野苑,便离开菩提树下的金刚座,前去寻找他们,由于路途非常遥远,在途中必须经过另一个国境,但是他还是起程。一路上,每个看见佛陀的人都生起欢喜心,因为佛陀具足庄严的相貌,让人见了如同于黑暗中见到光明一样。

其中,有位年轻人叫做无忧,是一位很富有的长者之子,他正好要去找朋友,在路上巧遇这位庄严的大觉者,心中也起了大欢喜心。他恭敬地向佛问道:「大尊者,您如何修行?为何让人一看就从心中生起欢喜心且不由自主地打从心底生起敬重之意,到底您怎么修法?」

不顾世俗应酬 法药调理慧命

佛陀就告诉他:「八正道法」,并简单地为他解说,无忧听了觉得像甘露灌顶一般又请问佛陀:「您现在要往哪里去?」佛陀告诉他即将要去的目地和用意,无忧听了也很高兴说:「好羡慕他们五位,因为我要去朋友家,否则就可以跟着听法,不过相信以后还有机会可以跟随在您身边受教。」于是礼佛而去。

佛陀到鹿野苑为那五位侍者说法,而无忧到了朋友家相聚后与朋友言欢而别,并告诉朋友回家后要去找佛陀听法,可惜无忧离开朋友家后的第三天,就在半途生了场大病不治往生。佛陀知道这件事,说:「可惜!他能亲见如来见佛闻法,却无法真正体会人生无常之理,虽然佛法第一个施与的对象是他,却未能进入他的内心,转他的心轮。」

好的机会常常错失于一念间,若不好好寻找法药来调理慧命,只顾着世俗的应酬,就像无忧错失良机一般。时间可以累积而成就一切,端看是否能把握住,并且努力实践。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劝老人一心念佛求生净土

今天我要对专修或主修净土的老人讲一点话: 老人们该好...

「无常」即是「无我」

一、无常是苦 佛法的基本观念是苦,因为无常所以是苦。...

但念无常,活在当下

在这娑婆世界永远幸福快乐地生活,那只能是在童话故事...

福和祸、怨和亲都是无常的

《史记》中记载,戚姬是汉高祖非常宠爱的一位妃子,他...

孑然此一身,生时骨肉连,死后各分散

宗喀巴大师要我们修无常观,分三个次第: 第一个思惟今...

【推荐】医院里的「生死轮回站」

世人总认为生死离自己很远,若是有人与其谈论生死,他...

知行合一最实际

有几位学生,见了我说道:师父,我们急切地希望学得快...

若能心自在,虽住生死界,实同出生死

很少人能够在面对生离死别时若无其事,以我自己来说,...

焦芽败种

人有善良的人,也有凶恶的人。有仁慈有德的人,也有奸...

同学聚会聚的是什么

莫言不打算参加这次的同学聚会了。 刚毕业那会,莫言...

珍惜把握当下所拥有的一切

在《百喻经》中,有一篇《猕猴把豆》的譬喻故事。说的...

困难也许根本没你想得那么大

国王费迪南决定从他的十位王子中选一位做继承人。他私...

【佛教词典】结戒十利

亦名:结戒集十句义 子题:摄取于僧、令僧欢喜、令僧安...

【佛教词典】修跋拏

(杂语)Suvar?a,译曰金。见金光明经玄义下。...

佛法是心法

释迦牟尼佛(公元前565~公元前486年)发现了人生规律...

勿在虚假的物质生活中打转

佛法说人身难得,既然得了人身,却不了解因果、心性的...

以敬信之心听法

一日,佛陀从俱萨罗国回到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此时,...

福报是自己努力得来的

常常有人羡慕:某人的福报真好,家世风光,子孙多又孝...

学会自我剖析虚荣

学会自我剖析虚荣,把我们的短处及时收拢在自我检验的...

当知杀生须还命债

平时人死了埋在坟墓里,吃荤的人把大鱼大肉吃到肚子里...

圣严法师《运用所缘 精进奉献》

很多人见了面都会说:因为我们有缘,所以在一起工作;...

父母的无尽深恩大德

因为父母有此无尽之深恩大德,所以我们必须尽此生中,...

防止着魔

不修行,有着魔的,像精神分裂症;修行,也有着魔的时...

我们为什么喜欢习惯性评判别人

当你的心去接触境的时候,第一个念头就是感受,第二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