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住空寂的智慧

2014/02/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不住空寂的智慧

佛陀净住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大梵天王起大邪见,作是思惟:‘我所住天宫恒常不变,真是殊胜呀!根本没有任何人像我一样投生在此,更不用说能超越我!’

世尊于禅定中观察到大梵天王的心念,认为正是教化天众的因缘,于是乘三昧力,于刹那间出现于大梵天的虚空中,安详而坐。

于此同时,憍陈如尊者亦观察到此一化缘,立刻入定,随现大梵天际,立于佛陀东侧。接着,大迦叶尊者、目连尊者、阿那律尊者,也一一出现于世尊的南面、西面和北面。

佛陀相好无与伦比,与诸弟子甚深禅定、神通自在,光明遍照大梵天宫。佛问梵天:‘梵天,你是否已经舍弃之前的想法呢?你之前想:“根本就没有任何众生有资格生在梵宫,更何况是超越我?”你眼前的这些尊者,是不是具足威仪,光明皎洁,更胜于你呢?’

梵天真诚地说:‘确实如此!尊者们如此光明自在,我于此天未曾得见!而今得见,其禅定、福德真的非常庄严殊胜,从今以后再也不敢说我能住此梵宫恒常而无有变易、无有能及了。’

佛陀示教利导、慈悲开示:‘梵宫无常,终将坏灭。虽然修行禅定得力得生此天,但尚未漏尽烦恼,待天福享尽之时,仍会受生死轮回之苦。’佛陀进而开示法要,令其发大愿行,勿得少为足、懈怠安逸。随后入于三昧,归还只洹精舍;诸尊者亦随喜为梵天开示法要,随后亦一一返回精舍,只剩下大目犍连尊者仍安坐于梵宫。

此时,梵天问大目犍连尊者:‘佛陀的弟子中,还有像您这样具足大威德神足力的吗?’尊者回答:‘随世尊修行证得阿罗汉者,都有如此自在神力,不仅断除诸邪见、烦恼,而且已得生死自在,不再受轮回之苦。’随说偈语开导梵天:

‘牟尼弟子大罗汉,有大威德具三明,得尽诸漏知他心,能现神变化群生,如是声闻甚众多,是故汝今宜恭敬。’

目连尊者说完偈语,更为梵天广说法要,开示教导令得利益欢喜,便入正定,还于祇洹精舍。

典故摘自:《别译杂阿含经·卷六》

省思:

古德云:‘百尺竿头坐底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现全身。’一般人向往天福,虽因禅定善法得生梵天,仍为生灭果报,报尽还受轮回。因此,当我们对一切因缘习为常,甚而生我慢心,得少为足,就是在障碍自己的道业。修行当谛观无常之理,珍惜亲近大善知识听经闻法的因缘,勤修精进,慎莫放逸。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伐树撅根的故事

今天要给大家讲一个伐树和撅根的佛经故事。就是讲到说...

凡夫菩萨欲于恶世度生,无有是处

《智论》云,具缚凡夫,有大悲心,欲生恶世救苦众生,...

轮回的真相——十二因缘

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 丙二、别明,分二: 一...

理解劫运的概念

劫是梵文劫波的简略。劫波,翻译成中文叫时分,是一种...

大地万物皆有用

很久以前,在日本有一间寺院住了一位明理聪慧的小沙弥...

是今生重要还是来生重要

有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位法国百货公司的店员,有一...

高僧转世为高官给我们的启示

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爱国名臣王十朋是由严首座转世...

末世众生依净土法门,决定可了生脱死

原文: 若欲此生亲得实益,当依净土法门,信愿念佛,求...

在家菩萨戒本

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注音版】延生普佛仪规

延生普佛仪规...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念咒时信心最重要

从前,有个没读过书的乡下老太婆,天天念「唵嘛呢叭咪...

为富不仁非为贵,见色不乱方为贵

宋朝韩琦任宰相时,买了一个妾姓张,容貌美丽。订立契...

【佛学漫画】让财富持久的奥秘

发财、成名、身处高位,有时候可以依赖一点好运气,但...

不乐于五蕴则解脱

昔日,佛在毗舍离猕猴池侧重阁讲堂时,有四十位比丘住...

【佛教词典】染

【染】 p0877   瑜伽八十四卷十六页云:染者:谓乐着...

【佛教词典】边界

(界名)边地懈慢界之路。...

富在福慧之中

在佛经中,有这么一则故事──有一位土财主,虽然非常...

把心调整像镜子一样

临命终的人往生,他必须把心调整像镜子一样,这个很重...

念佛求往生如何发菩提心

问: 顶礼法师,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印祖在开示中反复...

阿弥陀佛涅槃后将去哪里

问: 未来际观音菩萨接阿弥陀佛的班,阿弥陀佛将去哪...

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

作为修行人,在行持上必须要奉行一个原则:诚敬主敬存...

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

佛教传到中国以后,总共经历了两千年的时间,我们回顾...

一口十方饭,七世宰相福,一点都不吹牛

我给大家读一段,虚云长老说的话,跟大家共勉。说今生...

不受他人控制之六法

不受他人控制之六法: 不成无有自由之奴仆; 不成夫妻...

当今邪师的十九种典型表现

依止善知识乃修行之必须,但行者不能盲目随便依止。若...

消灾延寿的药师佛

药师佛,全称为药师琉璃光如来,又称大医王佛、医王善...

明海大和尚:佛教的规矩

今天首先跟大家讲一个题目,就是出家人与在家人的关系...

为什么我们做事会觉得越做越苦

一位产妇生了孩子,但孩子刚生下来还在医院的育婴房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