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一个80后学佛后的蜕变

2015/09/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个80后学佛后的蜕变

我是实行计划生育后出生的第一批80后,有着80后典型的特点:以自我为中心,心理承受能力差,做事缺乏耐心,疑心病重,花钱大手大脚还觉得没有幸福感……

从只为自己大把花钱的人,变成甘愿捐助、放生为乐的人

80后的我,有着追求时尚、追求浪漫的小资情结,消费观念是能花才能挣,人活着就是享受生活。

时尚的体现,就是要把自己打扮得很摩登。怎么把自己打扮得摩登?那就是不断地逛街买衣服、做指甲、烫染头发……

浪漫的体现,就是寻找各种理由去创造值得庆祝和纪念的日子。比如过生日,过完阳历的,再过阴历的;情人节,过完西方的2月14日,再过传统的“七夕”,还要加上一个白色情人节。还有,借节日的名义,吃烛光晚餐、看电影、K歌等等。

我还是一个淘宝达人,家里衣食住行都“淘宝”解决,但有些买回来的衣服鞋子一次都没有穿过,压在箱底,看来要成为古董了。其实,很多东西并不是生活必需品,往往是心血来潮的消费。记得有一次想做寿司了,就淘了做寿司的食材和工具,总共只做了一二次以后,就把它们闲置了。类似的消费不胜枚举。

所有这一切都要有经济来支撑,每个月的工资根本就无法满足我的支出,可我并不担心。我是现代人,会用现代化的支付方法:三张信用卡轮换着使用,还用高明的套现来偿还最低还款额。所以,我是一个名符其实的“负”翁。其实,不管再高明的支付方法,花掉的钱总是要还的。这样恶性循环着,窟窿越来越大,每月发的工资还不够还信用卡的。当接到银行账单和催款电话后,没有办法,只能向老妈求救。

那时,同喜班正在学济群法师的《佛教的财富观》,让我明白了贪欲和信用卡背后隐藏的陷阱,了解到“金钱何以会成为万恶之源”,除了来源有问题,就是不正当的使用和对财富的贪著。我还懂得了,物质财富是有限的,在满足生存需求之后,应当追求精神财富。内在的精神财富,才是真正可以依赖的无价之宝。

后来进入同修班学习,让我进一步认清了,财富乃至地位、权力都是暂时的、不究竟的利益。我开始懂得,今生享用的是前世布施得来的福报,如果尽情挥霍,福报用完就没了,所以还要修布施,广种福田,积累功德法财。

现在,我逐渐改变了对物质和财富的贪著,开始和同修们一起布施、放生、捐助。还学会了合理分配财富,并将家庭财富分作四份:一份用于家庭的日用开支;一份用于投资增值;一份储蓄以备不时之需;还有一份用于慈善事业。如此,我感觉快乐了很多,欢喜了很多。

从整天抱怨的人,变成幸福满满的人

以前,我总觉得过得不幸福,对幸福的感觉一直停留在幼时的记忆中。其实,那时我们家的物质生活和现在完全没办法比:爷爷在父亲刚成年时就去世了,奶奶三岁就成了盲人,我们一家是在政府的照顾中生活的。父亲和我都是在舅公接济给我们的房子中出生的。童年时虽然生活过得很拮据,可我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父母对我疼爱有加。再加上那时大家在物质方面没有太大区别,所以,我的童年是在无忧无虑中度过的。

改革开放后,贫富差距越来越大。随着我慢慢长大成人,越来越喜欢和别人攀比。上小学时,其他同学家里都造楼房了,我们才刚有自己的平房。后来攀比心更严重,我向往名牌、豪华轿车、舒适的房子,但老公比其他人的老公挣钱少,儿子成绩没有其他同学好,自己工作付出了很多可工资还比别人少……所有一切都让我感觉不满意,不知道何为幸福!

学佛让我逐渐明白,幸福是心的一种感觉,无法具体地量化。进而明白,人都是活在自己的妄想中,喜欢攀比只是虚荣心在作怪:他富贵啦,我贫穷啦;他地位显赫啦,我卑微啦;他家怎么好,我家不如他……这些攀比让自己的贪著不断升腾,欲望越来越大。

导师教导说:世人忙来忙去,所追求的一切都是建立于脆弱的色身上。如果我们能舍弃贪著,反而容易幸福!我不断思维导师的教导,调整心态,心逐渐平静了。虽然我没有名牌、没有车、没有大房子、老公挣钱也不多,但只要心态好,一样可以幸福。我看到,老公是一个有爱心、负责任、有担当、努力上进、无不良嗜好的好男人;儿子的成绩虽然没有其他同学好,可他是一个身心健康、活波可爱而独立的孩子。我开始明白,“别人所拥有的,未必是你所需要的;你所拥有的,未必别人也拥有”,能否获得幸福,关键取决于心态。

慢慢地,我的痛苦在减少,快乐在增加。我发现,我的周围也发生着变化,我的家庭、老公、儿子……一切都是那么好。我发现,每一个单纯的当下都充满着淡淡的喜悦。感恩菩提道上的同修们!感恩一切众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学佛之本,立愿为先

有一位刚学佛不久的信徒,在《劝发菩提心文》上看到金...

不要轻易地离开家庭,让家里生烦恼

问: 本人已六十多岁,念佛多年,但家人不接受,本人想...

学佛与忏悔

一个学佛的人若欲在修行的道路上远离种种障碍,在现实...

好姻缘如何求

我学佛的因缘是源于算命,在我学算命的几年里,我渐渐...

【推荐】不学佛的人对佛法存在怎样的误解呢

不学佛的人对佛法存在怎样的误解呢?有一次,一位不信...

学佛者,可以把烦恼减少一点

人生烦恼的事真的很多,不过,我们学佛者,可以把烦恼...

心性上的体悟对学佛人有什么重要性

问: 请师父谈谈关于心性上的体悟对一个学佛人的重要...

业障可畏,地狱非虚

佛经里说:罪苦众生,往往生在边地下贱之所,不得见佛...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佛教图片】极乐世界观想图

极乐世界观想图...

种种的罪殃皆由造作此十恶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为比丘们开示...

悲智双全的小猴子

在一座山林中,有只小猴子,非常天真、无邪、清净,对...

言归于好

有个人的好友住在另一座城市,虽然相隔三十里,他每年...

【佛教词典】僧诠

南朝梁代三论宗僧。又称止观诠。籍贯不详。梁武帝天监...

【佛教词典】静虑律仪所摄业

【静虑律仪所摄业】 p1379 杂集论八卷二页云:静虑律仪...

打坐要学会调理,不然就会出毛病

打坐要学会调理,调理什么呢?调理行动,调理出入息,...

苦难的源头

鱼篮 捕鱼的人在河中设置只能进、不能出的竹篮,旁边放...

忧波毱多尊者的前世因缘

禅宗二祖阿难尊者将入涅槃之际,付法予商那和修尊者,...

静蔼法师示身不净往生西方

静蔼。俗姓郑,河南荥阳人,少年时到寺院游玩,看到描...

藏传净土法门弟子的问答

问:昨天聆听你的开示,颇感受益匪浅,感恩法师。可是...

六识其实是一念心性当下具足的

我们看第七科,明藏性即识大性。这个藏性就是我们现前...

【推荐】念佛能否往生,但问自心,不必他求

一心可现十法界 一切境界都是从心所现。一心可现十法界...

佛教是如何看待情感的

情感是生命非常奇妙的特质,微细而复杂,通常人们都生...

修此五念门,毕竟得生安乐国

【原文】 若善男子、善女人,修五念门行成就,毕竟得生...

随心造业,随心转业

【原文】: 古今人不知随心造业随心转业之义。多少大聪...

色阴的本质是清净的佛性

在五阴当中最粗显的就是我们的色身。色在佛法当中叫做...

斌宗法师《我人生死之由来》

前言 学佛主要在求离苦得乐,生死之苦冠于一切,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