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颠倒的屠夫

2010/12/3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宫门前,跪着一位身披兽皮的屠夫,希望能谒见阿阇世王,向他请愿。

皈依三宝之后的阿阇世王,痛改前非,遵循佛陀的教诲,推行德政,很受人民的爱戴。于是,阿阇世王接见了这位屠夫,问道:‘你来见我有什么愿望?’

屠夫回答:‘希望大王答应在节庆的时候,能宰杀牲畜,以为庆祝;并请大王恩赐,让我来执行这项工作,我会尽我所能来完成的。’

阿阇世王觉得很奇怪,问:‘一般人对于屠宰的工作避之唯恐不及,为什么你反而喜好这个职业?’

屠夫回答:‘大王,您有所不知。多生以前,我是一个非常贫穷的人,以杀羊为业,因为这个缘故,死后得生天上,享有比四天王还要殊胜的福报。天福享尽,又投胎于人中,还是以屠羊为业,所以命终之后,又生为天人。就这样往返天上、人间六次,六世之中都以屠羊为业,而且遍生天上六层天,享尽无量的福报。因为这个缘故,今日我才来求见大王,希望大王能答应我的请求。’

阿阇世王怀疑地问:‘如果真像你讲的,是过去多生之前的事,你又怎么可能会知道呢?’

屠夫说:‘这也是福报之一,我有宿命通,能够知道过去生的事情。’

听了屠夫的话,阿阇世王更加怀疑了,认为这个屠夫所说的是谎言。他想:‘这个屠夫看起来很普通,一点儿也不像修行人,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有宿命通呢?’因此阿阇世王向佛陀请示,并将他的疑问告诉佛陀。

佛陀慈悲地说:‘阿阇世王啊!那位屠夫并没有说谎,只是他不知道全部的事实。’于是世尊娓娓道出屠夫过去的因缘。

原来久远劫前,屠夫曾生于一位辟支佛住世之时,屠夫看到辟支佛的相好庄严,非常欢喜,所以专注地瞻仰,身心感到无比轻安。由于这念善心,不仅感得生六天的殊胜果报,而且有宿命神通,能够知道自己这六世当中的因缘;但他并不知道第七生以后的因缘,所以才误认为杀羊是生天的因。

世尊告诉阿阇世王:‘屠夫生为天人,是因为过去福德果熟,所以得生天上;屠羊所造的杀业,恶果未熟,所以尚未受报。等到这一生结束之后,果报享尽,还是要堕入地狱,受杀生之罪;地狱罪苦受尽以后,还要转生为羊,一一偿还所欠的宿债啊。’

典故摘自:《众经撰杂譬喻·卷下》

省思

一般人对于神通总感到好奇与羡慕,然而,‘神通敌不过业力’,若是执着神通,反而可能成为障道因缘。因此在《四十二章经》中,弟子问佛:‘以何因缘,得知宿命,会其至道?’佛陀首先回答的不是宿命,而是‘净心守志,可会志道。’然后才说‘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以清净心,了解因缘果报的道理,才是根本。

《佛遗教经》中也有这么一段话:‘若人有智慧之照,虽是肉眼,而是明见人也,是名智慧。’否则,像故事中的屠夫,因为神通错因倒果,误以为屠羊是生天的因,殊不知神通有限,无法了知全部的因缘,而屠羊所造的恶业,正如影随形,将当受报。所以不仅修行如此,日常生活中做任何事也是如此,必须看清事情的本质,坚持正念,不要因为一时的利益,而违背良知,到最后后悔莫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倾听生命的呐喊

一头牛的死亡 四五个穿长筒胶鞋的屠夫把一头牛拖进了屠...

感动打猎者的狼

一辈子靠打猎为生的祖父突然决定封枪,再不打猎,原因...

忏云法师对戒杀戒淫的开示

还是都讲吃素好、戒杀放生好。祖师说:千百年来碗里羹...

放生牛的奇报

明朝江山人朱恺,字寿仁,性情淳厚好学。他们家里不吃...

圆因法师《将心比心谈放生》

一 放生甚难 放生一事,在今天法弱魔强的混沌时代提倡...

它们灭绝只因善良

树虎 一百年前,人们在亚马逊河两岸砍伐树木时,发现...

佛源老和尚的故事:祈晴法会与遣蚁法会

当时,寺里放生池因年久渗漏严重,佛源老和尚决定修理...

勿登山而网禽鸟

勿登山而网禽鸟, 就是不要登到山上去捕猎那些禽鸟,这...

佛说当来变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

【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

【注音版】大轮金刚陀罗尼

大轮金刚陀罗尼...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宽容的最高境界

二战期间,一支部队在森林中与敌军相遇,发生激战,最...

常行少欲的大迦叶尊者

大迦叶尊者勤修苦行,常乐闲居寂静,诸根淳熟,降伏诸...

暂时停下匆忙的脚步

释迦牟尼在尚未成佛之前,经历许多的修练,因而获得极...

目犍连救母

有一次,目犍连尊者在七月间结夏安居打坐时,突然想起...

【佛教词典】界如三千窗

(杂语)修天台一念三千观法之窗。观一念具三千诸法,...

【佛教词典】摩罗耶

(地名)Malaya,又作魔罗耶,摩罗延,摩梨。山名。出...

你能够持他的圣号就已经得救了

《地藏经》又给我们一个启示:地藏王菩萨每日清晨随顺...

悭贪吝啬转世为盲儿

当佛在世的时代,印度有一位悭吝的越难长者,他家里非...

我们为什么总会遇到各种不顺

我们为什么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顺利?遇到这样问题的...

慎独知于衾影

慎独知于衾影,这就谈慎独问题。这个就进一步谈得细微...

【推荐】禅学中的智慧故事

1、泥泞路上 某日,坦山和尚与一道友一起走在一条泥...

布施的功德

释尊在祗园精舍向僧众讲述布施的功德: 如果附近发生...

《佛说孝子经》让你成为真正的孝子

导读:《佛说孝子经》,这一部经只有一卷,收录于《大...

大安法师:一念净信即可得利

一九九九年春节,我们有十六人曾在九华山祗园寺上客堂...

净土这个法门最直捷、圆顿

佛陀施设教法,我们可以分成实法跟权法,好比我们今天...

天乘四种禅定之三禅

我们看三禅。 三禅,亦名离喜妙乐地,谓行者复厌二禅之...

佛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用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用得好的,哪有那么快?今天用不...

念佛的心不能带条件

诸位,我们要注意你带条件,这个条件这个因缘就是外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