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三进三退的故事

宏海法师  2019/01/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三进三退的故事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吉祥。道场白华庵。今天要说的法叫“三进三退”法。

如果大家有关注到净土法门,我们常会讲说,净土法门有一个优势,就是往生到极乐世界,叫圆证三不退。那也就说明说,在我们这个世界修行最麻烦的就是退。一天又一天的积累,好不容易到了一个功德点,他也许还会倒退。一世又一世地坚持,那么在生生世世中也是这样忽上忽下的,因为我们这里的人的本性就是如此。

你看《地藏经》里面讲到的说:“纵发善心,须臾即退。若遇恶缘,念念增长。”这就是一个退的典型的一个人世间嘛。不仅仅是修学佛法,我们在世间做事情,也是退得厉害: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会退;你在这家公司做得好好的,突然间辞职,要换,这也叫退;本来说一起合作,想创一番事业,做一件事情出来,结果走着走着,道不同不相为谋,分道扬镳,还叫退。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个退呢?并不是说我们每天说倒退走,练着这叫做退,或者故意从站着坐下来,全取决于我们的心念,跟过去的心念有关,跟此世的发心有关。

所以大家一看佛教里面为什么常说发心、发心,让你发心呢?就是你要把自己的心和念,用这个正念、正思维、正确的见解一直把它支撑着,这样往前走,否则就会退。

这个三进三退的故事呢,可能大家也听过。就庙里面有一个老和尚,老沙门,他每天出去转一转。有一次他又出去云游的时候,带着他庙里的小沙门。带着庙里的小沙门,这次走得比较远,就给这个小沙弥,让他背着一个背包,说你跟着我走。走着走着,这个背包越走越沉嘛,因为毕竟身心有点劳顿,这个小沙弥心里就想:说哎呀,你看这人世间这个色身沉重,走着走着累了,多苦呀,说我一定要发大心,我要生生世世行菩萨道,要把所有的众生都度化了,脱离这个苦海。他的这个念头这么一进,老和尚是有道行的人,马上就知道,他就去接过,把沙弥身上背的这个包袱给接过来,还让沙弥走前面,他走后面。

结果走了一段以后,这个沙弥走着走着越来越轻松了,他又心里想:说哎呀,这个度化众生就跟背包袱一样,不如说光管自己,我走得轻轻快快的,虽然行菩萨道,累劫勤苦太久远了,还不如我说先得个阿罗汉吧。这个念头一动,那老和尚又把包袱给他背上了,让他走到后面。来来回回,他的心念在这个进退之间三次,老和尚就跟他换了三回的位置。

后来他才问到老和尚,老和尚就说了,说你一念大菩提心发心起来,功德要胜过三千阿罗汉,说是不能比的,所以你的大乘心发起来的时候,你就在我前面了,你这个心念一退,那你就在我后面。

这一则公案告诉我们:坚持是很难的,特别是坚持一颗能够脱颖而出,在佛法里面讲到的这种修六度万行,菩萨的这个四摄大法,众生无边誓愿度,只有众生无边誓愿度尽了,那么才有佛道无上终能成。所以说不管世间还是出世间,一切的事业,虽然后面有万般的具体行动,可是一直都得由我们的最初发心,来决定它的广大还是矮小。

其实有时候在讲法的时候,有些听法众还不太了解,甚至来问,产生疑问,因为我们每次都说到,说往生极乐世界的心,到底是大乘心还是小乘心?到底是退心还是进心?

那今天跟大家说一下: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心,就是彻头彻尾的大菩提心,是与阿弥陀佛的愿力完全相应的“九品咸令登彼岸”的这个心。每一个人能够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话,他一定会乘愿再来,而且再来的时候,他所度化众生跟我们凡夫有进有退的这个心已经是截然不同了。

所以在祖师的言教中,就是说,我们要度化众生,先要练就自己的本事,自己练成了一个金刚不坏的菩提心以后,再来摄受众生,那就所向披靡了。所以说如果要算一笔账的话,先发愿去,再赶紧乘愿来,这是最好的发心了,特别是在这个时代,这个修行的环境而言。

所以有净土宗的祖师在走的时候,弟子们祈请他住世,他就说:我去去就来。可是这么一去一来一转身,那就跟这个三进三退的沙弥不一样了,就只有进,没有退了。

在此希望所有今天听闻到这个因缘的诸行者们,在成佛求解脱的道路上能够勇猛精进,一直不退。

南无阿弥陀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水滴式的修行方法

这个拜忏,你最好有一个相续的时间。你不要说拜一天,...

逆境烦恼,最怕你下定决心

一切法的逆境,最怕你下定决心,当你下定决心,这个时...

不要以为修行就是闭眼打坐

不要以为修行就是闭眼打坐。若你那么想,改变它!稳定...

地藏圣号念上三年,能得到什么利益

【更能每日念菩萨名千遍。至于千日。是人当得菩萨遣所...

十次闭关念佛的体验:吃得下苦才体会念佛的甜

我是一名大学教师,2008年的一场大病,把我推入了佛教...

笨有笨的办法,就这样去坚持

我们现在念佛,从哪儿开始念?一定要从当下的这一念心...

早晚课要怎么做才能更有效果

在家做定课的你,也许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坚持。在家如...

当进则进,当退则退;当高则高,当低则低

龙虎寺禅院中的学僧正在寺前的围墙上,模拟一幅龙争虎...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注音版】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忏)

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忏)...

佛陀与风尘女子的因果

佛陀在世时也曾遇到许多困难,其中有一件事让佛陀永远...

小怒数到十,大怒数到千

聪明的一休是很招人喜欢的,喜欢他的中国人可能有好几...

人有善愿,天必从之

明朝时有一个小沙弥,住在普陀山的寺庙里。 有一天,小...

面上无嗔供养具,口里无嗔吐妙香

无著文喜禅师是唐代著名禅师,他七岁出家,参访善知识...

【佛教词典】下钵

(杂语)禅僧之食法中,僧堂在单之僧众将吃粥饭时,闻...

【佛教词典】精进能办自义他义俱义

【精进能办自义他义俱义】 p1274 瑜伽九十四卷九页云:...

若不回头,谁为你救苦救难

几年前,参礼九华山时在殿堂前曾看到一幅楹联:若不回...

怕浪费而吃掉荤菜,这样算犯戒么

问: 师父家人剩下的荤菜,怕浪费而吃掉,这样算犯戒...

寺院外墙为何大都漆成黄色

很多人会有这样一个疑问,我们在朝访游历名川古寺时,...

修行一定要明佛理

有些人学佛是很盲目的,太重视外在的形式了,不知佛法...

【佛学漫画】我有明珠一颗

我有明珠一颗...

暴富并没带来幸福

世人哪里知道,暴富之后,不仅没有带来预期渴望的那种...

广化法师《素食的利益》

弁言 我今天演讲素食的利益一题,有两个因缘:第一、...

通向涅槃解脱的八种正确途径

人生八苦是众生轮回六道所受的八种苦果,也是四谛中苦...

佛陀的四种弟子

随着佛陀教化的弘传,皈依佛陀的弟子不可胜数,僧团份...

用什么样的心来使愿望会成功呢

我觉得一个人的成功,心灵的素质很重要,真的。有些人...

地藏菩萨的分身遍一切处

念诵地藏菩萨,绝不会堕入三途,不过轮转要经过多一点...

拜佛、念佛就是广结善缘

一个人忆念观世音菩萨时,为什么你的贪嗔痴会淡薄?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