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十次闭关念佛的体验:吃得下苦才体会念佛的甜

2020/12/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十次闭关念佛的体验:吃得下苦才体会念佛的甜

我是一名大学教师,2008年的一场大病,把我推入了佛教大门。从2011年退休开始,我每年参加一次东林寺百万佛号的闭关修行,到2020年11月25日结束的这次闭关,一共参加了十次。这也是最后一次闭关了,因为我明年就满70岁了,超过了闭关的年龄限定,不能再参加如此殊胜的精进念佛的修行活动了,心里感到无比遗憾。

回想起这十次的闭关经历,真是感慨万千,有很多话想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记得我第一次参加闭关,在入关前,非常有幸地得到了一位参加过几次闭关的师兄指点,从一开始她就帮我建立起了对闭关的正确认知和态度。她对我说的那番话,令我印象深刻,大意至今记忆犹新。她说,关房可不是休息的地方,里面的床除了晚上睡觉,白天碰都不要碰;闭关就如同一场战斗,是与自己的睡魔、懒惰,还有各种妄念、烦恼和习气做斗争的战场,分分秒秒都是宝贵的,千万不能浪费。

师兄当时这番话让我很吃惊,我原以为闭关就像在家里念佛,念累了就歇歇,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她的话让我知道了,关房是精进修行之地,进了关房就是战斗的开始,不可有半点的懈怠。所以第一次闭关,我就选择了具有挑战性的计数念佛,一天10万声佛号。

由于自己念佛速度较慢,每天从早上3点多到晚上10点多,要近20个小时才能念完,都快累瘫了。那十天总算连滚带爬地坚持下来,完成了百万佛号,这给了我极大的信心。以后每次闭关我都是计数念佛,每天10万声,十次闭关共完成了1000万声佛号。

要说这十次闭关的感受,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主要是跟困魔抗争。

其实我是一个有着十多年病史的顽固失眠症患者,不靠安眠药就无法自主入睡。本以为闭关念佛不犯困,对我来说是小菜一碟。但奇怪的是,从进关房第一天开始,就哈欠连天,困得一塌糊涂,几乎不能坐,一坐下来就会睡着。

为了对治睡魔,完成10万声佛号,前几次闭关我几乎整天都是在经行,不坐不靠不卧,还多次24小时昼夜经行念佛。由于那几年经常参加东林寺的昼夜念佛,有过这方面的锻炼,所以在关房也能进行。

记得当时我的脚底板,由于长时间行走,血液不流通,变成了紫黑色,经过这样一番“恶治”,困的情况终于得到了改善,就变成以经行为主、打坐为辅来念佛。而且总觉得每天时间都不够,紧张得要命。

为了节省时间,我改成日中一食。吃完饭后马上就开始点香念佛,中午从不睡觉,连上卫生间都是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否则在晚上九点前就念不完(第二天早上还要三点起床)。尽管后来念佛越来越从容,不用那么赶了,但在关房内我依然一分一秒都不敢浪费和懈怠。

第二阶段就是跟层出不穷的妄念展开拉锯战。

虽然那时能勉强完成佛号数量,但念的质量不高,每天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拼命地念,念得口干舌燥,嗓子冒烟,不停地喝水,有时一天能喝掉两大暖壶的水。而且总是在为念佛的速度纠结,念快了听不清,心里发虚;念慢了又怕完不成数量,不知怎么念才好。

加之各种妄念不断冒出来,念佛的过程中时常走神儿。虽然自己意识到了赶紧拉回来,但拉回来不一会儿又跑了,根本控制不住,让人特别沮丧。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这么精进地念佛,却感受不到念佛的法喜,这让我苦恼万分。

后来我想到了入关前护关师父的开示,他说“念” 字上面是一个“今”,下面是一个“心”,“念佛”的意思是不要管你的前念和后念是什么,只要放在当下的佛号上,而且心里要有佛,才叫念佛。这让我豁然开朗,原来我把注意力都放在了念佛的数量上了,心里根本就没有佛,所以才会“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

于是我采用观想法念佛,就是想象西方极乐世界的各种美好,想象阿弥陀佛慈父般的目光注视着我,金色的佛光笼罩着我,令人无比幸福和温暖。一想到大悲慈父阿弥陀佛千百年来对我望眼欲穿的等待,可我这个自私、任性、造业无数的浪子,却至今执著六道不知回家。我还联想到对自己亲生父母的亏欠,常常泪流满面,痛哭不已。佛号不再是一句句干巴巴的声音和文字,而是激发出自己本来具有的清净、平等、慈悲的佛性种子。

第三个阶段就是开始享受念佛的过程。

由于把佛念到了心里,心中有了佛,念佛不再那么枯燥和辛苦,慢慢带给了我越来越多的法喜。佛号很自然地就像是从心底里流出来一样,绵绵密密持续不断,那是一种说不出来的轻安和美好,只想一直这样念下去。

特别是最后两次闭关,我脑子格外清醒,不管念得多快,佛号在心里都清清楚楚,而且整天都没有一点困意,晚上想睡都睡不着,于是我干脆不睡了,只要不困就一直念下去。

就这样,最后两次闭关,我都是在十天之内进行了三次24小时念佛,隔一到两天做一次,而且毫不影响第二天的念佛,照常完成10万声佛号。有一次我还连续念了36个小时,我自己也觉得很奇怪,这么“连轴转”念佛也没觉得特别困和累,还很享受其中,时常感到法喜充满。这种念佛的法喜,出关后持续至今。

总之,这十次闭关确实像是经过了一场场的战斗,得到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只有吃得下苦,才能体会到念佛的甜。

因为吃苦就是消业,虽然每一句佛号能消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但《普贤菩萨行愿品》中说我们从无始以来积累下来的恶业无量无边,“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如此庞大的恶业,岂是我们轻轻松松、舒舒服服念几句佛号就能消除掉的,非勇猛精进念佛不可!

吃得苦中苦,方得甜上甜。我们只管努力念佛,积累往生西方的资粮,功不唐捐!总有一天能感受到念佛显发自性的快乐。

我十次闭关最大的收获就是,刚刚开始尝到了一点念佛的甜头,粗浅地感受到了念佛的美好,感到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就在我心中。心自本有,何用外求?自家之地哪有不归之理?只要真信切愿,执持名号,今世必生无疑!我从今往后再无他念,一句佛号念到底,一心归家,万牛难挽!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净宗祖师--永明延寿大师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今天讲的这位大德,想必诸位都过...

能够这样坚持,往生就能预知时至

何为水到渠成呢?就是功夫纯熟的时候,你嘴上在吃饭,...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这...

一心不乱和念佛三昧的区别是什么

问: 念佛到一心不乱和念佛三昧的区别是什么? 大安法...

万修万人去是有前提的

佛于往劫,发大誓愿,摄受众生,如母忆子。众生果能如...

《宗教不宜混滥论》白话译

(圆涛法师白话译) 【原文】 如来说经,诸祖造论,宗教...

念佛的心不能带条件

诸位,我们要注意你带条件,这个条件这个因缘就是外境...

【推荐】念佛法门的重点在于感应道交

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

【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妙高禅师

妙高,字云峰,长溪人,他家世世以儒学为业,他母亲临...

偷盗产生的后遗症

我们讲一个实际的故事,来说明偷盗产生的后遗症。 过去...

惟有能忍才能止诤

有一次,佛陀在俱啖弥的地方说法的时候,弟子群中发生...

道秀法师嗔心堕为蟒蛇

在《高僧传》上说:南北朝有一个道秀法师。这个道秀法...

【佛教词典】业相

(术语)起信论所说三细相之一。依根本无明而真心始动...

【佛教词典】佛田

比喻佛为植福之田,供养佛能获得一切福,消灭一切罪。...

改命不是靠捷径,而是修善因

他是善心,修的善业,才感得这个善的境界。如果生到非...

行门宜专,解门宜广

我们中国佛教在二千多年的时间当中,的确是出了很多有...

橘子皮的17种神奇用途

导语: 橘子好吃且营养丰富这你肯定知道,但是橘子皮...

修行就是一人和万人战

六度当中有精进波罗蜜,先布施、持戒、忍辱,这三种还...

该如何建立新的亲子关系和观念

问: 在这个变化的时代里,我们可否用佛教的义理和智...

【推荐】没有什么比老病死的冲击更大

回老房子。一层楼贯通的走廊尽头,阳光斜洒一地,祖父...

如何布施给乞丐才能更完满

问: 说到财布施,我们到路边给乞丐布施,朋友说到那...

慧律法师《佛心慧语》

(一)自觉篇 ◆一个人,不能了解生命,生命对他来说...

净慧长老:做命运的主人

过去的已经过去,无法追回,而未来却掌握在我们手中。...

一边念佛一边追剧,这样是没用的

念佛就要时时刻刻心中要有佛,用这个声音先摄住我们的...

礼佛三拜之含义

礼佛三拜之含义: (1)折伏骄慢心(2)见贤思齐(3)...

看看你学佛之后是否走对路

一、慈悲心是否有增长 1. 在初地菩萨之前,慈悲心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