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道秀法师嗔心堕为蟒蛇

净界法师  2019/04/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道秀法师嗔心堕为蟒蛇

在《高僧传》上说:南北朝有一个道秀法师。这个道秀法师,在《高僧传》上说他是博学多闻,通达很多的教理,智慧也特别的高。但是他的性格上有一个缺点,这个人瞋心、对立心很重。他经常跟人家辩论,而且一定要胜过对方,他不管什么都是以胜负:“我要胜过你。”这样的心态来跟人家辩论。

后来有一天,他跟同参道友在讨论佛法的时候,触动了他的瞋心。这个时候,他的瞋心非常的炽盛,全身发热,他就离开了道场,想要到树下去乘凉。结果他到树下以后,那个瞋心不断地增长广大,他就在今生当中,从一个人变成一条很大的蟒蛇,今生就变成蟒蛇。在《高僧传》里面,祖师就下这样的评注说:一生持戒,听闻佛法,结果因为瞋心的缘故,而以蟒蛇身承受福报。大蟒蛇当然有它蟒蛇的福乐,但是它的果报是卑贱的。

所以这个地方,我经常回忆忏公师父对我们的开导。他说修行人有三个重点:解门、行门、性格。忏公师父说:“这个性格最重要了。”他说:“你有天大的解门、天大的行门,你要是性格不好,都不行!”

这个性格就是你的思想不够调柔。就是说,从修行的角度来说,你的解、行二门是一种资粮力;但是你的性格不好(这个分别爱非爱缘起),就是你的个性对立心太强、或者是高慢心太重,这个时候,会使令我们这个善业,产生错误的引导。

所以这个地方讲“异熟识”,就是说这个业力要转成果报,其实这当中有很多的变量。这个变量,你第六意识的思想,或者以世俗话来说是你的性格在引导这个业力的时候,是一个重要因素。

所以忏公师父说:“你即使有天大的解门、天大的行门,你的性格不好,都不行!”就是这个道理。以上是讲到我们生命的根源——阿赖耶识的三种相貌:因相、果相跟自相。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两头鸟

从前,在遥远的雪山下,有一只两头鸟。这只两头鸟,为...

应当用这种心,才能远离一切魔障

【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

宽严法师《如何控制你的嗔怒》

有人说,现在的世界是修罗世界。修罗的特性是什么?就...

【推荐】嗔心会伤害你的菩提心根本

在我们的菩萨道,你的根本是菩提心,而对菩提心最大伤...

两个泥牛斗入海

洞山良价禅师问潭州龙山和尚:「和尚见个什么道理,便...

修慈悲观对治瞋恨心

如来颜容,超世无伦。正觉大音,响流十方。 戒闻精进,...

培养积极乐观的情绪,别让坏情绪毁了你

我们常说认识感情动物,人有七情六欲,欢喜、愤怒、痛...

【推荐】人为什么会发脾气,原因在哪里?

我们没有一个人愿意发脾气,但是我们还是发脾气,控制...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龙舒增广净土文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

【注音版】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禅是离不开生活的

禅是离不开生活的,柴米油盐是禅,穿衣吃饭也是禅。能...

他在炮火中安然念佛

日军战机轰炸恩施县城,恩施法院院长黄晓浦居士(法名...

俞良臣的故事

明嘉靖时候的人,姓俞,名都,字良臣,他博学多才,乡...

除却心头火

有一个久战沙场的将军,已厌倦战争,专诚到大慧宗臬禅...

【佛教词典】道神足无极变化经

(经名)四卷,西晋安法钦译。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之...

【佛教词典】八十华严经

(经名)唐实叉难陀新译之华严经八十卷,谓之八十华严...

只要念佛仰凭佛力,这块业障大石头就解决了

首先看第一愿 国中无三恶道愿 :设我得佛,国有地狱、...

南怀瑾:我每天晚上一定施食

我学佛几十年,这里的同学都知道,我每天晚上一定施食...

面对衰老的来临,修行人与世间人有天壤之别

人的一生,包括少年、中年、老年乃至死亡,其实是很好...

涅槃如熄火

古印度是个外道林立,思想发达的国家。有一天,一位异...

一切法本来就是无分别

无分别智的意境是甚深的,这个「甚深」有二个:第一个...

若遇非理扰乱,应起两种观照

针对业力的断恶修善,如果出现安乐的果报,我们应该少...

身心皈依阿弥陀,从此不做轮回客

庐山东林寺2018年8月上旬闭关圆满 古德云:上士闭心,...

改变你一生的一百句至理明言

1.择善人而交,择善书而读,择善言而听,择善行而从。 2...

修行很简单,大道至简

人修道,坏在一个要自己好上。什么都想要最好。比如问...

畜生是有灵性的

有朋友问:为什么信佛的人要持素?我所信奉的宗教认为...

修行的各种障碍都有哪些

修行地藏法门最主要的功能或目的是为了消除业障。然而...

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四种因果

原文: 子有四因者:一者报恩者,谓父母于子,宿世有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