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临终最怕不是风动幡动,而是仁者心动

净界法师  2020/07/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临终最怕不是风动幡动,而是仁者心动

接着来谈一谈净土法门跟圣道法门之间的结合。净土宗的历代祖师,对于修学净土主要有两派的说法,有一派是强调三业专修,身口意专心的忆佛、念佛就可以了。

但这种祖师,从时代来说,都是偏比较早期的,唐朝的多一点,宋朝以后的祖师,尤其永明延寿大师,乃至于近代的蕅益大师,就强调圆修的思想,就是以净土宗为正行兼修圣道门。

他的理由主要两个:第一个对你往生有帮助;第二个对你成佛有帮助。就是说你这句佛号除了忆佛、念佛以外,你兼修大乘的菩提心跟空正见。那么在你生命当中会多出两种力量:第一个临命终的时候,多一个往生的推力,这个是短期的目标,对你往生有帮助;第二个你到极乐世界以后,你开始展开你的成佛之道的时候,你因地有加修空正见跟菩提心的人,你会来自第二种力量:就是成佛的力量,你修学的时候会比一般人顺利一点。

我们先谈谈来自于往生的力量。那么往生的力量,当然偏重在空性这一块。我们前面讲过,净土宗是有相行,它是从相状的观察,从相状的对比,对娑婆世界的杂染相、对极乐世界的清净相,产生强烈的对比,然后从相状里面借相修心,让你的心态变成厌离娑婆欣求极乐,它的目的是这样子。

那么这个都是有相的,为什么要加修空性的无相,一种离相的智慧呢?它的目的就是:消除心中的地雷、消除心中的盲点。

我们解释一下:我们不是今生才有生命,我们的心是经过长时间无量无边的受生,然后才走到现在。我们这一念心,经历太多、感受太多。

这样讲好了:我们每一次的生命,或多或少都有我们喜欢的人、事,有我们曾经追求过的人、事,当然诸行无常这些人事,已经觅之了不可得——因缘生因缘灭,但是它留在我们心中的影像还在,问题在这里。

外在的相状已经没有了,我们曾经执取过很多相状,这些相状还摄持在我们的心中,这是一个很大的地雷。

我们一个人到临终的时候,出现的相状都不是一般的相状,一定是你曾经特别喜欢它、特别厌恶它的相状,然后你生生世世这样子打滚过来到了现在,你可想而知,你心中累积了多少相状在你的心中。虽然我们的佛号很坚定,一句佛号信愿具足:我一定可以往生、我一定要往生!这个佛号就像车子一样,很坚定的走在路上,但是你千万不要碰到地雷。

临命终的时候,万一你曾经熟悉的相状起来的时候,它是你的熟境界,因为你曾经在这个相状有很深的攀缘、很深的爱着,你对它是非常熟悉,这个时候你可能会心随相转,可能你会放弃了佛号,去被这个现状所牵动,非常有可能。

所以你今天不修空观,就夹带你心中的相状来提起佛号,你的往生充满了不确定。你不知道你那个佛号什么时候碰到地雷,你不知道。所以最好的方法:把心中的地雷清一清,就是修习空观,把你的心全部归零,把相状全部抖出来——「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所以你不断的告诉你自己:「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本来就没有相状。

我们不知道我们临命终会出现什么相状,对不对?但是你要给自己打预防针:就是这些相状跟你没关系,你的心本来没有相状,既然没有相状,你干嘛去惹这个相状?它跟你的心本来不相应嘛!本来无一物,你何必惹尘埃呢?

我再讲一次,这个相状会出现,临终的时候会出现一个人的相状、一个事情的相状、一个地方的相状,绝非偶然,绝非偶然!这个相状跟你的缘一定很深很深。如果你没有事先打预防针,你没有先脱相,没有先离相,你可能就会在这个相状上有所住,你的佛号就前功尽弃了,半途而废了。

所以你必须在临终之前,把心中的相状全部把它脱落:这个相状跟你是没有关系的,是你自己捏造出来的,你心中本来没有相状,本来清净,是你自己打妄想捏造出来的相状,因为这些事情早就过去了,是你的心中还没有过去,所以人生不堪回首。

你临终的时候,你很可能会看到很多很多你熟悉的相状,在阿弥陀佛到来之前,你最好是能够所有的相状都不住,走过去,最好是这样,你只要稍作停留,阿赖耶识的业力随时等着你,你只要一念妄动,完了!一定启动阿赖耶识的生死业力,前功尽弃“一念不生全体现,一念方动乌云遮”。

所以临终最怕的不是风动、幡动,最怕仁者心动。当然你要能够看到相状心不动,那你一定要有离相的智慧,就这样子。

《唯识学概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临终是超凡入圣,还是继续轮回

民国十二年阴历五月廿八日,大师收到会稽道尹黄涵之居...

行时正好念弥陀,心头念念绝娑婆

行时正好念弥陀,一步还随一佛过。 足下时时游净土,心...

北宋高僧死心悟新禅师

好,各位有缘,阿弥陀佛。我们今天的内容稍微久远一点...

不做神仙求往生的昙鸾大师

【原文】 昙鸾,初自陶隐居得仙经十卷。鸾欣然自得,以...

【推荐】业障重到一定程度,念不出来佛号

我们虽然一品烦恼都没有断,但只要到了极乐世界,我们...

摄受之力与念佛之诚

如来一代所说一切法门,虽则大,小,顿,渐不同,权,...

法布施以劝修净土为最胜

有些做弘法利生、劝进行者工作的人,他常有个观念:一...

念佛法门的关键在哪里

佛陀宣说神咒以后,佛陀没有亲自去救阿难尊者,佛陀命...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学佛的人,最怕的是「放不下」

学佛第一个观念,就是 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 。看众生...

微笑地面对生活

虽然,人生有很多苦难。人来到世间,就已经是一出悲剧...

天下第一菜:大白菜

慈禧晚年时,得了一场重病:高烧不退,且口干舌燥、咳...

培养第二念的觉悟

我们一生当中你的造善造恶,就是第六意识决定了。当它...

【佛教词典】覆帛

(物名)覆佛像之布帛也。准提仪轨曰:将像于静室秘密...

【佛教词典】六譬

(名数)眼等六根譬如狗等六畜也。...

佛门里的四尊大财神

十方财神中的财神之王多宝如来 佛教认为宇宙在时间上和...

快乐如果是真的,那它就不应该消失

一位年青的西方僧侣刚到阿姜查的森林寺院中的一家分院...

本焕老和尚:讲话的是谁

大家看到本焕也不打香板,也不站着讲话,要坐着讲话,...

我是个好人,为何还会得癌症

为什么会得癌症?很多人一听到医生宣布自己得了重病时...

这样才叫真正的布施

【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

忏悔的五个要点

1、忏悔要有惭愧羞耻之心,要真正知道自己错了。 2、...

业障是怎么来的

根据经典及祖师所说,业障的聚集有以下几种原因: 1、...

居士是否可以在佛前自受五戒

在家女人如果家里经济宽裕,身体自己又能做主,到附近...

证严法师:为法忘躯

过去不知有多少宗教家,为了维护自己信仰的宗教而舍弃...

非语言文字所能道断

春秋时代,有一次,齐桓公正在堂上读书。他大声地读书...

自律管好自己,慎独切莫放逸

我年轻时有一次前去看望一位老和尚,他房间的墙上贴着...

为什么出家人都姓释

为什么出家人都姓释? 这是从东晋时代,有一位叫道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