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住在外境」对你是不利的,「回光返照」才是大功德

净界法师  2024/04/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住在外境」对你是不利的,「回光返照」才是大功德

我们的颠倒是怎么产生的呢?「自心取自心」,第一个「自心」是第六意识,第六意识的明了心去取自心;第二个「自心」是第八识,第八识把我们的五阴身心变现出来,然后第六意识就住在五阴身心,然后就产生变化。

所以我们的颠倒,首先是「唯识所现」,它把你前生所遗留下来的习惯,感受跟想法再丢给你,这部分没有错;然后我们就住在过去,「唯识所住」;第三个「唯识所变」,就糟糕了,就产生变化,事情就变得很复杂,我们的名言分别开始活动了,『非幻成幻法』,本来不是颠倒的就变颠倒了。

你看榴莲,榴莲它是唯识所现,它是一个色尘。有些人说:哦,这个榴莲很好吃、味道不错!有些人说:榴莲很臭!如果榴莲本身会讲话的话,它说那都是你们讲的!

所以禅宗有一句话叫:「那样就是那样」,我那样就是那样,你们自己去分别的,你强加一些名言分别在我的身上,一切法本来是「如」,如实显现,业力的显现。但是我们就安立了「这个是怎么样,那个是怎么样」,结果呢?就失掉它本来的味道了「非幻成幻法」。

我们该怎么办呢?不取,不要取着这个虚妄之相。不取就是「不住」,不要住在你的感觉,不再住在你的妄想,那么「无非幻」(安住在一种无分别智的状态)。「非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立」?这时候连真实的功德都不可得,又哪有虚妄的东西呢?所以在修学当中就是以「不取」为根本。

一个人心中有所住,使令他所有的功德全部丧失。所以我们要先改变我们的思考!你修行,你要先告诉你自己:「住在外境」对你是不利的,你「回光返照」是大功德,常乐我净。

你住在外境给你什么?给你三个东西:烦恼障、业障、报障,给你无量的生死,如此而已。我们从无量的生死当中,我们应该得到教训了,我们因为过去的向外攀缘、执取,结果把生命弄得一团糟!现在怎么办呢?「把心带回家!」让我们常乐我净的功德,慢慢的显现出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所有的魔障都跟五阴有关系

我们来看甲二的内破魔境。这地方有三段,一、总标五阴...

离喜爱无忧,一切无恐怖

从喜爱生忧,从喜爱生怖;离喜爱无忧,何处有恐怖。从...

佛法不是叫你逃避,而是让你面对现实

经常听到有人说:佛法就是逃避现实。还有人说,学佛法...

舍不得爱情就等于舍不得三界六道

问: 怎么判断自己是真信?还仅仅是觉得自己信了?我...

被自己的成见拖入妄想执着中去

前面我们看了很多有关业的日记,知道了我们的业主要表...

不要逃避压力

压力不只是个埋藏潜伏在心中的无形杀手,而且影响深远...

这种见解在佛法里是最危险的

我们修行的人,见、行两个是不能分割的。见,就是我们...

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诸经如是说

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为成佛妙道,诸经如是说: 世...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百喻经

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佛顶首楞严咒...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

宗赜禅师劝参禅人兼修净土

【原文】 夫以念为念,以生为生者,常见之所失也。以无...

南怀瑾老师谈睡眠

根据医学和我的体验观察,一个人真正睡着觉最多只有两...

为什么你用功没用功,老修行一看就知道

以前我住禅堂的时候,有些老师父,他走一个圈子,你哪...

【推荐】只要问妄想一句话,它就完了

我们如果是从今生开始,那很简单,处理今生的问题就好...

【佛教词典】深藏

(术语)总称诠诸法实相深理之大乘修多罗藏。安乐集上...

【佛教词典】授衣节

指阴历九月。即支给衣物之时节。晚秋时,行者因未贮厚...

真如自性才是真实的

有一次,佛陀在祗园精舍为诸比丘说法的时候,有一个梵...

五恶业所感的五脏五根病

佛教所说的业病,就是指由宿业而感的疾病,又作业障病...

三轮体空是哪三轮呢

三轮体空是从布施波罗蜜来说。三轮是哪三轮呢?就是我...

父母生前,及时尽孝

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为人母者,十月怀胎、一...

当下的念头若是念佛,就不会犯戒

真正念佛,一定是持戒 信愿行的行就是念佛。先由念佛的...

宁可我被骗 不能再骗他人

宋朝人陶禹锡的高祖被人称为陶四翁。他开了一个染布店...

《观无量寿佛经》第五观:宝池观

【经文】 次当想水。欲想水者,极乐国土,有八池水。一...

星云大师《福报哪里来》

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人生活过得十分艰难辛苦,心中就认为...

无始劫造了这么多的罪业怎么办

我讲一个净土宗的公案,诸位体会一下。 在《念佛法要》...

佛法的重点在于智慧的观照

正确听闻佛法的三要素:专心、信心、恭敬心。 龙树菩萨...

执持名号就是多善根福德因缘

这里要辨识几个概念:什么叫善根?什么叫福德?菩提正...

果真法师:心念转变病就能痊愈

科学日新月异,医学也随之不断进步,而人类的疾病却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