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这种见解在佛法里是最危险的

智敏法师  2017/02/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这种见解在佛法里是最危险的

我们修行的人,见、行两个是不能分割的。见,就是我们的知见,由闻、思、修,要从听闻正法来的。这个见解,最高的见解就是自性空与缘生因果、二互不违而相助出生。世俗的正见,我们说就是因果不昧。一切法,应该知道都是从因果来的。

有的人,他对因果不明白,就像看到一些人造恶,却是享受很大的福报,富贵荣华,地位也高。这个,大家都能看到一些。有的人做大官发大财,而品德并不好; 也有的人很讲道德,或很有修行,但是他却很穷,地位也没有,这看起来很矛盾,怎么讲呢?我们说,这个也不离因果,因果不局限于现今一世,是通三世的,过去由于他造了善因,这一辈子,果报成熟,他就享受福报了。那个道德好,或修行好的人,过去没有造培福的因,那么,他这一辈子贫穷了,也是宿业所感。因果,从三世来看,是一点也不会错的。

不懂的人就单看到了现世,这个人做了那么多好事,却那么穷,那么倒霉;相反,那个人做了那么多坏事,却那么富贵,势力又大。就得了一个结论,说因果是没有的,是骗骗人的,圣人设教,目的就是叫人不要做坏事,所以编了一套因果报应之类骗骗人的话。这种见解,叫做邪知邪见。我们说的正知正见,就是说一切法都不离因果,哪怕是在极热的天气,我们能够遇到一阵凉风吹过来,舒畅一下,也不离因果。就是说,在过去造不善业的时候,偶尔起了一念善心,就感受到在现世中炎热难忍的气候时,吹来这股凉风了。

离开因果的事情是没有的,这是讲世俗的正见。出世的,胜义的正见呢,要知道一切法自性空,离开断常二边:既不住断边,又不住常边。假使住于常边,执着一切法都是实在有的,那就不能出离三界,有情与器间都是实在有的,怎么能出离呢?要"照见五蕴皆空"才能"度一切苦厄"嘛!一切法本来都是如幻如化,没有自性的,既没有能流转的有情,也没有所流转的器间,自然出生死,断轮回了。

反过来,如果说一切法都是空的,什么都是没有的,则又错了,堕入断边,成了断见,断见的人,拨无因果,要下恶道。很多人看起来也很用功,观察空性的道理,观一切法无自性,而对缘生因果的道理,事先没有好好地思维抉择去修,最后观察空性,认为一切法都是空无所有的,他得到的,是这么一个"空性",造善也是空,造恶也是空,那么马马虎虎随缘度日就算了,一切不要执着,什么事情都可以去做,只要不执着就对了。

本人以前在上海认得一位居士,他是我以前在范老居士办的法相学社里的同学。他当时很用功,持五戒,茹素,精念诵。后来范老圆寂了,我到五台山去了,他自己在闭户研究,阅藏,自己研究就有一个毛病,师心自用。佛教里边,是要有传承的,靠自己看书,如心有偏执或等起心有过失,往往会走错路。他凭自己有点法相基础,也有点文化、声明知识,在藏经里面,东翻西翻的。最后,他说得到了一个结论,什么呢?说他找到了一条成佛的捷径,是成佛最为快速的一种修法-- 一切法空!做善的是空,造恶的也是空。出家受持二百五十条戒是执着。淫怒痴就是戒定慧,生死就是涅槃。

"哎呀!"他说:"你不要执着了,一切放下就对了。"他认为知道一切法就是空,顺心所欲而行、但不执着,就可以了。他后来五戒也不持了,荤素也无所谓了,淫怒痴也就不拘了,不执着(去对治)了。他原籍绍兴,绍兴戏也去随便看看,无分别智,一切不着,何等潇洒!这个,在佛法里是最危险的,是拨无因果的断见。

我们都是凡夫众生,你说什么都不执着,好的也不执着,坏的也不执着,一切无分别,听起来很好,很高,但是搞错了。胜义谛上固然一切法皆无自性,同一空性,世俗谛上,缘生因果是如如不昧、历历分明的。实际上,我们无始以来,坏的习气很多,你若没有把它对治掉,你一放下,把好的,对治法放下,坏的就会冒出来,什么坏事都会做,这个空,叫做恶趣空,拨无因果的断见恶趣空!你若执着这个断见空,就会下恶道受苦,这是很危险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众生处处着,引之令得出

佛法对人生的解释,是从因缘的角度来解读人生的,说诸...

《寿康宝鉴》白话

(三宝弟子 翻印 印光大师 编订) 古时贤者编了《不可...

你只能求尽心尽力,不能求它的结果

菩萨道的中心思想,也就是所谓的菩萨戒体,总而言之有...

开发超级记忆力的窍决

有人发心念经典,欲度群迷超彼岸, 虽立是愿不思议,旋...

世间之人情执牢结坚固

或时室家父子,兄弟夫妇,一死一生,更相哀愍。恩爱思...

凡修行人,心要有主宰

又凡修行人,要心有主宰。见好境界,不生欢喜,见不好...

福业与波罗密有什么差别

问: 请问尊者,什么是福业?什么是波罗密?它们两者...

了脱生死超凡入圣才是真命好

那天,和信法师独对坐谈说道,信法师谈到世间一切福泽...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

【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地藏十轮经...

【注音版】金光明忏斋天法仪

金光明忏斋天法仪...

【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雨宝陀罗尼...

了解阿弥陀佛之前,先了解他的特色

念佛法门,普遍在整个大众当中,是很多人修学的。 但是...

修行务必去除执着

我们所用的任何方法,无非使我们本具的心性凸显出来,...

坛经与净土宗有无冲突?

来书云:《坛经》说东方人造罪求生西方等语,与莲宗有...

好坏是你自己想象出来的

正视自己的分别心,好坏是你自己想象出来的,我们大家...

【佛教词典】四行

【四行】 p0392 集异门论七卷七页云:四行者:一、苦迟...

【佛教词典】曲女城

【曲女城】 p0629   西域记五卷一页云:羯若鞠阇国人...

江邦济的往生故事

江邦济。字道卿,号晴舟,安徽婺源江湾人,是江易园居...

白隐禅师的「只手之声」

有一位沙弥南利,每天看着师兄们早晚都到禅堂里参禅,...

二种行门,决定得生彼国

智者大师在《十疑论》中说:修行净土念佛法门的人,欲...

佛法为什么要特别强调「无我」的道理

说身无我这个无我的道理,本经上也是常常提到,般若经...

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一失人身,万劫不复,此语谁不知之?知之而漫不加意,...

相信了佛的话,就省去开悟见道的难关

阿弥陀佛因地为什么要发愿建立一个超胜十方诸佛的净土...

这个人重不重要

我有一个朋友,因为与同事交恶,几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

念佛行人应当吃长素

《梵网经菩萨戒》云:夫食肉者,断大慈悲佛性种子,一...

四十八大愿——(第3愿)各得真金色身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觉。 意谓:...

怕死之心与阿弥陀佛大愿相悖

千万不可怀疑,怀疑即是自误,其祸非小。况离此苦世界...

欲上天堂,先下地狱

有一对孪生兄弟,同时进入高考考场。结果,哥哥收到了...

《维摩诘经》的净土观及修行方式

二十世纪的现在,杀人利器发达的今日,来提倡修行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