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了解阿弥陀佛之前,先了解他的特色

净界法师  2013/06/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了解阿弥陀佛之前,先了解他的特色

念佛法门,普遍在整个大众当中,是很多人修学的。 但是我们仔细的去了解,在这么多念佛人当中,真正对净土的教义,有真实了解的人非常的少。 大部分的人虽然嘴巴念佛,但是对净土的教义、对名号的功德,都只是片断式的粗浅认识。 我们对于所归依的境,就是你念佛,虽然你心中对佛号是真实的归依,但是你对于所归依的佛号了解得不够透彻,这个时候,佛号在你心中运转,产生调伏感应的力量,就相对的薄弱。

所以蕅益大师说:「信既不深,行亦无力,悠悠泛泛,一事无成。」就是说,我们虽然很认真的念佛,但是我们对于所归依的佛号,它的真实相是什么不了解,所以产生的力量就很薄弱了,这是非常可惜的。 所以,我们的确有信既不深,行亦不力,终日悠悠,净功莫克。

 

需要很认真的──我们不要作片断的了解,我们要很真实的去探讨净土宗的教义到底是什么?我们念阿弥陀佛的这句佛号,它代表的是什么样的真实义?我们应该好好的了解清楚。

这就是我们这三个月的时间,希望透过这样的学习,了解什么是阿弥陀佛,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 这个就是我们开「净土学」的目的,就是让你了解什么是阿弥陀佛。 第二点,我们说明净土宗在整个大乘佛教当中,它到底有什么特色?身为一个有情众生,我们内心的本性是想要离苦得乐。 虽然有时候我们颠倒,造了很多罪业让自己痛苦,但是我们想要离苦得乐的本性是没有改变的。

我们想离苦得乐,我们要知道一个生死的问题:因为所有的痛苦,都来自于我们在三界当中受生,只要你三界的受生不停止,你的痛苦是不会停止的,因为你每一次的受生,都累积很多老病死折磨的痛苦。

所以,当我们开始思惟「生命的离苦得乐」,我们开始思惟三界的轮回应该如何来出离? 出离三界,我们有二个选择:一个是用圣道门,就是仰仗自力,断惑证真,了生脱死,靠你内心的戒定慧,来断烦恼而出离三界。 但是这样的方式,是要经过多生多劫的,所以古德说这是「难行道」。

另外一个,就是你仰仗佛力的加被而往生净土,这个法门是一生可以成办的,所以我们叫「易行道」。 这个意思就是说,在我们修行的过程当中,我们有很多的选择:你可以持大悲咒、你可以念观世音菩萨圣号、你可以念嗡玛尼贝美吽,都可以。 在这么多佛菩萨的法门当中,你念阿弥陀佛有什么特色呢?

如果站在消业障、增福报的角度,阿弥陀佛是没有特色的,是一样的,如果你的目的只是要消业障、增福报,那你念观世音菩萨、念阿弥陀佛都是完全一样的。 但是,如果你是站在了生脱死、要出离三界的角度,阿弥陀佛的圣号就有不共的特色。

就是说,今天你对来生的抉择是要远离三界的话,这句佛号对你的意义就重大了,因为它提供你一个很特别的捷径,是其他法门所没有的──就是有弥陀本愿的摄受。 所以我们在修这个法门之前,你要知道有什么样的特色? 它的特色一言以蔽之,就是「带业往生,横超三界」,这个是你在整个大乘佛法当中找不到的地方,这是它特别的地方。 所以我们在了解阿弥陀佛之前,先了解他的特色。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明学长老:恪守印祖规约,道风远播中外

灵岩山能够像今天这样道风很好,主要是根据印光法师定...

「往生西方,是否需—心不乱」的争论

近来在净土同仁间, 酝酿着一场往生西方, 是否需心不乱...

往生是活着去还是死后去

问: 请问,当人往生去极乐世界时,是活着去或死后去...

十念往生者,都是宿世善业强

一切法都是从心想生,临终能够遇善知识,十声往生,这...

遍一切处的毗卢遮那净土

整个无边无际的广大宇宙中,我们怎么样来认知和建立根...

星云大师《几个最有效的念佛法门》

一、要欢欢喜喜的念 念佛目的在求生西方极乐,我们要...

生西劝持观音圣号

生西劝持观音圣号, 为什么《印光法师文钞》当中有这么...

日常如何修行净土

这是从《印光大师文钞》里摘下来的开示净业学人日常如...

右绕佛塔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

【注音版】佛前上供仪

出自弘化社《日诵经咒简要科仪》...

【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八大人觉经...

在观想的过程中,生命产生了两道力量

我们要知道,在观想过程当中,当你起观,不管是观极乐...

心净则国土净,为何还要跑到极乐世界

多少人自以为是,说心净则国土净,当下就是净土啊,何...

圆瑛法师《劝修念佛法门》

念佛发起因缘第一 念佛即是修行第二 念佛最为稳当第三...

短暂的十念佛号怎能灭除这么多的罪业呢

《阿含经》曾说有一大富长者,他的儿子因感情受挫折而...

【佛教词典】法身等有异无异

【法身等有异无异】 p0765   摄论三卷十六页云:诸佛...

【佛教词典】止观不二

(术语)法性寂然为止,寂而常照为观,止如明镜止水,...

只转心,而不精进做功课有用吗

【原文】 宋 智印 智印。不清楚他的出身。居住在浙江川...

少康法师传念佛法的妙计

少康法师是净土宗五祖,少年出家,历学法华、楞严、华...

供养地藏菩萨、诵地藏经就能获得二十八种利益

地藏菩萨的威神力量实在不可思议,如果有按照上面所说...

对因果应有的正确认识

世间法因为受到个人主观、情感等因素的影响,很难有绝...

得了什么享用,先供养

我今天就讲一个字横,横就是不顺当,我们怎么把横顺当...

做不到通身靠倒,这样的状态要如何打破

问: 弟子目前状态是这样的:说我信吧,却做不到通身靠...

圣严法师《发愿》

每一个人都会贪生怕死,只可惜当我们正在呱呱落地之时...

每天三呼快乐

世间的名利就像枷锁一样,会缚住我们的身心;不破名利...

禅是清凉自在的享受

禅是清凉自在的享受,是超越一切对立的圆满,是脱离生...

我去即来——省庵大师的圆满人生

久负盛名的宁波阿育王寺右侧,有一处隐藏在茂林深处,...

心境转了相貌自然会改变

佛陀时代,有一位波斯匿王,他的女儿们个个都很美丽,...

懂得体贴他人的窘境

英国王室在伦敦为印度当地的领袖举办一场宴会,宴会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