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讲品行保气节的范景文

2013/03/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讲品行保气节的范景文

人生际遇各有不同,但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一致的,那就是要坚守道德和节操。

中华民族历来重气节,千百年来出现了很多讲品行、保气节的仁人志士,明朝的范景文就是其中的一个。

范景文历任兵部侍郎、工部尚书等职。他以名节自励,从不收人贿赂,遇到有德才的人皆无私相助。对于亲朋好友登门相求,他一律谢绝说:“若是有利国利民的好事,我自会关照你们,若是自利肥私的小人之事,恕我不能从命。”

他在府门上写了六个大字:“不受嘱,不受馈”,被人称为“二不”公,百姓们都十分仰慕他。一次,当地发生饥荒,范景文舍出全部家财赈灾救民,他诚恳的对百姓说:“都放心收下吧!你们乃我衣食父母,我一切衣食所用皆你们所赐,我施予这些实在是应该的。”

范景文任吏部尚书时提出了“三当”:“天地人才,当为天地惜之;朝廷名器,当为朝廷守之;天下万世是非公论,当与天下万世共之”,成为当时的名言。意思是要爱惜人才、对国家负责、对历史负责。

他大公无私,提拔了很多贤良之才,使千疮百孔的明朝曾一度“群贤登进”、“景文力为多”。一时贤士皆得重用,小人怨恨。有人对范景文说:“你掌权不为己,无权无势时何以为靠呢?”范景文回答说:“为国选贤,乃朝廷大计,若存私心,害国害己,祸大难料。我并非讨好贤士,也不是故意和小人作对,此乃职责使然啊!”

魏忠贤擅权时想拉拢范景文,但范景文从不买帐。一些人劝他说:“你不投靠魏忠贤,今后怎么办事啊?!”范景文坚决拒绝。他对家人说:“如今奸人当道,与其同流合污只能使自己背负骂名,这是得不偿失的事。我知道自己难以立足朝廷,但求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他于是主动辞官,不少人替他惋惜。范景文对他们说:“如果一个人为了私利而丧失人品,这是很愚蠢的。我虽失去了官职,却获得了自由,良心得安,我真的非常坦然。”

崇祯即位后,铲除了魏忠贤等奸党,任范景文为河南巡抚。崇祯二年,皇太极领兵进攻,范景文率军进京勤王。他对手下的将士说:“一国之兵,如不能保境安民,便是与贼无异。我希望你们都能严格自律。”史称“京师戒严,四方援兵多剽掠,独河南军无所犯。”

路上有百姓给范景文送来了香茶,范景文接过香茶恭恭敬敬酹在地上,说:“将士们在冰雪风霜之中奔走,来赴国难,冻裂了嘴唇冻伤了指头,一勺水都喝不到嘴里。我怎么能在这里喝香茶呢?感谢你们的好意,我把这香茶祭献给大地吧!”将士们听了,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范景文后因政绩突出,授任太常少卿,内阁大学士。他一如既往,忠于国事。一次,他向崇祯帝进谏,不想崇祯十分不快。有人劝阻他,范景文却一再进谏,他对崇祯说:“奸党横行之时,尚有人不怕死难,主持正义。如今陛下英明,臣自不敢为惜己身,让陛下有所差错。”崇祯听后感慨的说:“只有你这为国尽忠之人,方有这般胆量啊!”

有气节的人令人钦佩,因为他们为了理想和信念,为了维护正义,在逆境压力面前不屈服,表现出高尚的人品。气节在任何条件下都要坚守,君子慎其独也。当今社会风气一落千丈,呼唤“气节”和道德良知已成为当务之急,做人就要做有人格有品质的人,这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所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顺着道德去做,就能得到五种福报

《周易》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宝地谁人有福得而居之

唐代相州(今河北邯郸)人源乾曜,在唐玄宗开元年间曾...

看人家都没有德,其实是你自己没德

如果皈依三宝的弟子连坚定的信心都没有,对佛、对法没...

荷花与污泥

出污泥而不染是荷花的四品质之一。也是荷花最动人的地...

宽容是做人的美德

宽容是做人的一种美德,一个宽容的人善于补人之过,容...

世乱已极,将何以治

昔有问于予曰,世乱已极,将何以治。予曰,汝若能知乱...

涵养也是一种财富

香港巴士阿叔是一段用手机拍摄后放到网络上的视频。前...

善良不仅是美德,而且是护身符

人世间最宝贵的是什么?法国作家雨果说得好:善良。中...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除了自己,谁也不爱

佛陀曾遇到这样的事:有一天国王来到佛陀跟前听法,并...

心安处便是吾乡

为了尽快成佛,有好几个月,一休和尚独自一人在禅堂打...

慈忍治嗔恚

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到处随缘延岁月,终...

波罗奈人身贫供养因缘

佛弘化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之时,那时,国中有一位大...

【佛教词典】三善知识

三种善知识,即教授善知识、同行善知识、外护善知识。...

【佛教词典】无上眼

(术语)无上之法眼也。中阿含经二十九曰:堪任正梵行...

不净观颂

死想第一 (人死时心脏和呼吸均告停止,其状可畏) 有...

大寂法师:明白自己今世贫穷或富有的原因

为什么有的人会出生在贫穷人家,有的人会生长在富贵人...

遇到不如意的境界,起烦恼也没用

我们今天身为一个菩萨,我们内心要面对很多的境缘,你...

星云大师《禅者云游与参访》

各位贵宾,各位护法信徒: 我前天和昨天都在这里讲禅...

流通佛法,须具内护外护

佛法者,心法也。此之心法,乃十法界之根本。不明此法...

发愿为先——愿立则道业可成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三资粮:信、愿、行。信的内容:信...

如何对待子女的不孝

有些中老年人遇到了子女不孝的问题,感到很苦恼。有些...

修净土是否着重在孝道

问: 我是一名修净土的佛子,可是弟子觉得修净土着重...

印祖告诉我们家里怎么恒吉祥

念佛之人,当吃长素。如或不能,当持六斋,或十斋(初...

怒宜努力消融,过要细心检点

怒宜努力消融,过要细心检点。 这一条同样是告诉我们:...

佛教七七追荐的由来和规矩

我国最早为亡者做七的记录,始于北魏。《北史外戚传》...

一念心性具足十如是

我们的一念心具足十如是─所谓的如是相、如是性、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