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宜努力消融,过要细心检点。”
这一条同样是告诉我们:面对环境、面对自己,不顺心、发怒的时候,要努力化解怒气,是躬行实践圣贤教诲的重要功课。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面对不同境界,会自自然然生起喜怒哀乐。这里单举出愤怒一条,是因为怒气对自己、对别人伤害最大,也最难以控制。如果愤怒的情绪能够克服化解,其他情绪也就容易调整,不至出现大的偏差与不良后果。当愤怒起来的时候,“宜努力消融”。
这里不是压抑忍耐,而用“消融”,只有消融、化解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明白因果的道理,进一步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拓宽心量,打开心结。如明朝袁了凡先生,年轻时性情善怒,后来接受云谷禅师的开导,明了因果道理、立命之学之后,“遇人憎我毁我,自能恬然容受”,渐渐改掉易怒的缺点,成功改造了命运。或者我们修养功夫还达不到,在境界中念头不能马上转过来,可以先用念佛的方法转移,等情绪稳定后,再去重新面对,解决问题。
对自己的过失要细心检点,找出问题在哪里、哪一方面。首先要知过,才能改过。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塑造人格最重要的就是检讨自己,改正错误,避免过失。真正的伟人和庸人也正是在这里区分。此处“细心”两个字含义很深:如果得过且过,顾及面子,不愿承认、不敢面对自己的缺点,就不可能做到真正的细心检点,又怎么可能发现问题的症结而加以改正呢?如果为了面子,掩饰过失,别人看起来不过是掩耳盗铃罢了。所以,克己功夫就要在境界中作,诚意正心也是在犯过时修,才容易得力。
——辑自《格言别录白话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