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学习观音菩萨》

圣严法师  2010/10/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很多佛教徒在遇到灾厄时,会祈求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来解救,其实,我们自己平常也应该效法学习观世音菩萨的慈悲精神,这才是更积极的离苦方法。

根据佛教经典记载,让我们知道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而且无一处不往、无一人不救,他随时随地会予众生帮助。如果众生自己忘了念观世音菩萨,他当然不会现前,你的心中一定要有祈求,观世音菩萨才会因应前来。有一个譬喻是这么说的,众生与佛菩萨的关系就如叩钟的人与钟的关系相同,叩钟的人用的力量越强,钟的声音越响;如果那口钟没有人去叩撞它,不论它有多大,什么声音也不会发出来,这是感应之间的关系。所以一定要对观世音菩萨有信心,时时处处要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如果要等到苦难临头时才想到祈求观世音,可能也有用处,这叫临时抱佛脚,会有它的功能。不过若是平时不修行观音的慈悲法门,等到情况非常危急之时,恐怕已想不到要念菩萨名号了。

因此,对观世音菩萨的信仰,不能仅仅于灾变、疾病、急难之际,求观世音菩萨帮忙,也该效法观世音菩萨,学习着变成观世音菩萨的化身代表,去帮助苦难中的众生。如果自己经常学习观世音菩萨,虽然尚不是大菩萨,也能够为他人做消灾免难的救济工作。若能为他人救苦救难,自己的苦难也就不成为苦难了。唯有身体力行,才能体会出菩萨的智慧卓越,菩萨的慈悲伟大;由此也能逐渐培养自己的慈悲心,增长自己的智慧心。当你体会着菩萨的智慧和慈悲的时候,不仅能为他人解救苦难,跟自己过不去的事也少了,为自己造成的困难危险的因素也少了;即使发生困厄或生命危机,也会用观世音菩萨慈悲的力量和智慧的观点来解决问题。

这是双重救济,一方面用观世音菩萨的精神来帮助他人,同时学习着用观世音菩萨的智慧协助自己;接下来不需要观世音菩萨帮忙了,自己可以解决困难;最后不仅自己没有困难,而且能够专门帮别人解决困难。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三十三观音

杨柳观音 又称药王观音。左手结施无畏印,右手持杨柳...

印光大师:八字、命运不好的人如何求得好因缘

人生世间,父母,寿命,相貌,学问,夫妻,儿女,皆是...

六字明功德颂

嗡 能消除天界生死苦, 嘛 能消除非天斗争苦, 呢 除...

脱离滔滔苦海爱河,免除轮回之苦

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普门品》 这是说...

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及普门的含义

名观世音者,以菩萨因中由观闻性而证圆通,果上由观众...

马郎观音的传说

我们知道有一个观世音菩萨像,画的叫马郎妇,这个画像...

观世音菩萨在哪里,他什么时候在,是什么形象

观世音菩萨就在我们心中,没有距离。 观世音大士证得耳...

为何名为观世音

观世音菩萨过去修什么法门,现在得名为观世音呢?具有...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佛顶首楞严咒...

该如何建立新的亲子关系和观念

问: 在这个变化的时代里,我们可否用佛教的义理和智...

莲池大师的净土思想

我们知道,清凉澄观是将禅宗摄于顿教的,莲池大师为标...

圣严法师:感同身受,就能放下执着

凡人都有七情六欲,当我们刚陷入七情六欲的泥淖里时,...

圣严法师:不要自己障碍自己

佛教有一种「业」的观念,凡是我们的一举一动,不论经...

【佛教词典】净主死亡

子题:无岁比丘 行事钞·二衣总别篇:“(一、僧祇)僧...

【佛教词典】冥思

(术语)佛菩萨之思虑,非人所窥知,故云冥。...

善导大师--临睡观念佛法

净土人,凡欲入观及临睡时,一心合掌,正面西向,若坐...

开悟不是想出来的

功夫用踏实了,开荒种地,磕着碰着都能开悟。 香严禅师...

生意人的四个锦囊

有一生意人,虽然事业做得很大,日子却过得不快乐。他...

慈心不杀为诸善之本

读《悲惨世界》那一行行血淋淋的文字令我痛彻心扉,不...

隆莲法师《心经浅释》

今天大家要求讲《心经》,因为大家天天都在念,如果不...

佛像为何还要开光

问: 佛像为何还要开光? 正如法师答: 改革开放后,...

作为出家人,要尊重佛戒

我那个时候才二十多岁,夜不倒单已经有四五年了,整晚...

如何吃素及吃素与学佛关系

先略说素食的功用,以澄清素食与佛教之关系。素食指不...

牛过窗棂,为何尾巴过不得

禅宗公案中有一则牛过窗棂的著名典故。五祖法演禅师说...

境之善恶,由心之善恶所感

适接手书,并《大士集》,不胜欣忭。大士碑文,经黄君...

【推荐】诵经的窍诀有六步骤

凡是佛教徒都知道诵经,大部分的佛教徒都会诵一些经典...

佛说人在临终时投胎到哪一道的现象

《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第十卷阿阇世王受记品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