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因为这一幕,屠夫从此不再杀生

梦参老和尚  2019/10/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因为这一幕,屠夫从此不再杀生

【“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能尽形寿远离杀生,即是施与一切众生无惊无怖,令诸众生不生忧苦,离毛竖畏。”】

“尽形寿远离杀生”。

就是你从生来,一直到你一死,不伤害一切众生的生命,要远离杀生。这个远离杀生,就布施给一切众生无畏施,让众生不害怕,没有惊,没有怖,没有惊恐。

为什么说不杀生是菩萨的无畏布施呢?令众生不生忧恼,不生忧苦。人要丧失生命那一刻之中,惊恐怖畏,身毛,身上的汗毛都竖起的。这毛发无畏施,施给他不恐怖的无畏。说我们一个人,到恐惧的时候,一个有生命的时候,到他生命被人伤害要死的时候,那汗毛都立起来,毛发尽竖;经常有人说冒冷汗,这个时候要丧失生命时候。不杀生,不杀众生,众生就没有忧恼了,没有苦害了,所以叫“无畏施”,恐怖的无畏。

这个“施”都有很多的故事在里面。清朝的道光年间,有个姓张的,这姓张的屠户,专门杀猪杀羊、杀鸡杀狗,以杀牛为职业的。他有一天买了一个母牛,还带个小牛犊,买了就是为了杀了卖肉的。在他要杀这个牛的时候,屠刀不见了,杀牛的刀不见了。他心里很奇怪,他说刚拿出来刀,怎么会刀没有了呢。

然后他突然看见这个母牛流眼泪,看到母牛流眼泪,像人一样地恐怖不安,周身在颤抖,看着它这个小牛,看着牛犊那个表情非常地难受。那小牛犊在那墙角上坐着,一动不动地坐着,也是那个流眼泪,小牛犊流眼泪,看着它的妈妈,看着母牛。

在这种情境,这个张屠夫他的心就动了,心动了。他就去撵那个小牛犊,怎么撵它,怎么打它,牛犊不走,说什么都不动。这屠夫就回去,拿个棍子来打这小牛犊,拿棍子打那小牛,也不动。这个小牛还小,所以这个屠夫抓着这个小牛的两个前腿,把这牛犊就推开。

他把牛犊一推开,他发现他不见那把屠刀,要杀牛那个屠刀就在牛犊爬着、卧着身底下。

因为这个小牛犊,看见这个屠夫张屠夫要杀这个母牛的时候,就在他不注意的时候,它就把这个刀藏在它自己的身下,那这个牛犊来护它妈妈。这一幕啊,这一境界相,张屠夫看见,他就非常地感动,那他就把这个母牛的捆绑母牛的绳索就解开了。

他把母牛一解开之后,那小牛犊就过去跟它妈妈亲,亲热,那母牛也用舌头来舔这个小牛,一边舔一边嘟嘟囔囔的、咕噜咕噜的说话,说小牛犊好像听懂了,听懂了它妈妈那个老牛跟它说的话,这个小牛犊就跑到这个张屠夫跟前,就给他跪下了。

这一幕要演上电影,可能就很感动人,很好看的。它两条腿就给他跪下了。张屠夫他既然是屠夫,杀牛不眨眼的,他平常就没有什么感动,今天他就感动了。不但这个牛他没有杀,从此不杀牛了,信奉佛教,皈依三宝。

这段故事记载当中,这个张屠夫活了86岁,在他很老的时候他死了。张屠夫死了,那个小牛犊,在他家里养着的那个小牛犊也长老了。张屠夫死了之后,这个小牛犊,就是这个牛不吃不喝,七天也死了。

说一切众生都有感情的,都爱护它自己的生命。能够尽形寿不杀生命,如果我们能够这样地做,尽形寿不杀众生,完了把这个功德又回向给众生,使众生惊恐、忧怖都消失了,这就叫“无畏施”。布施给众生无畏,这比那财施还重要,对一切众生,它都生安全感。不伤害一切众生,使众生远离恐怖。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将心比心,如果是你会怎样?

一问: 兵荒马乱的时候,幸亏老天的保佑,我们侥幸逃过...

在家人如何减少杀业

问: 我已皈依三宝,知道众生平等不能杀生,但作为一...

厨师的忏悔:宁死也绝不再杀生

我是一个厨师,从业二十余年来杀生无数,如今学佛,深...

永明延寿大师《戒杀俚言》

堪嗟人心如铁,终日杀生造业,他身滋养尔身,心上如何...

印光大师《普劝爱惜物命同用清明素皂以减杀业说》

甚矣近世天灾人祸之频数,而人民死亡之多且惨也。岂天...

众生肉、子女肉、父母肉,有何区别

张居士学历很高事业有成,信佛多年,在全国的佛教界很...

【推荐】鱼的真相:不是用来吃的

与我们所认为的恰恰相反,鱼不是用来吃的,而是用来保...

如何解决堕胎所带来的困扰

问: 如何解决堕胎所带来的困扰? 慧律法师答: 堕胎...

女儿的礼盒

一个母亲惩罚了自己5岁的女儿,因为她把一整卷精美而...

不为外境所动

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夜晚,帝释天王释提...

欢喜心听佛法和赚大钱,哪一样比较殊胜

佛陀的姨妈为佛陀做了一件金缕衣,佛陀却要姨妈拿这件...

梵天劝请佛陀说法的因缘

三千多年前的印度摩竭陀国,释迦牟尼佛于菩提树下善胜...

【佛教词典】四明尊者教行录

凡七卷。南宋宗晓(1151~1214)编。又称四明教行录、...

【佛教词典】风幡

(地名)传灯录五,六祖章曰:仪凤元年,届南海,遇印...

鹦鹉吞珠

从前,有一个贫穷的沙门。他穷得一无所有,终日以乞讨...

「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是何含义

问: 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是不是说,你有什么...

只要戴上佛珠就会吉祥吗

问: 法师,现在很多人喜欢戴佛珠,只要戴上就会吉祥吗...

如何才能获得好人缘

人缘,其实就是指着一个人的人际关系。一个人的人际关...

集体皈依的仙人

中印度有一个宗教首领名叫弥遮迦的,得五种神通,领导...

看问题不能停留在表面上

不少人,对没有亲眼看见的事物,常常给予否认。你说:...

慧律法师《佛陀的格言2》

各位尊敬的法师、各位慈悲的护法居士大德: 今天是20...

妄起即觉,觉即妄离

话头即是一心。你我此一念心,不在中间内外,亦在中间...

深入佛法舍假修真

末学生于一九五四年四月八日,法名演兵,一九七四年高...

了解阿弥陀佛之前,先了解他的特色

念佛法门,普遍在整个大众当中,是很多人修学的。 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