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好好运用这一生

2011/04/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在人生路途上,我们假如能好好把握时间,善用良能与人结善缘,那就不至生死迷茫而任生、老、病、死的荆棘所刺伤。同时,应学会如何把握、运用这一世的生命,让生命在流程中发挥它最崇高的价值,显现生命应有的意义……

佛世时代,有许多外道修持者也具足“五通”。所谓五通,就是:宿命通、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和他心通。 当时,有四位兄弟是婆罗门教徒,他们精进修持,因此也都具足五通,知道各自生命的长短。有一天,四兄弟聚在一起谈论生死大事,发现在共业之下,四人将在同一时间死亡,但他们很有自信,认为有能力逃脱大限的来临。生、老、病、死,是人们所不能逃避的,随着日月的流转,成为人生四种必然的现象。四兄弟即各自计议,一位说:“只要我飞上须弥山顶,躲在两座山之间,既看不到天也踏不到地,这样即可逃脱。”另一位说:“我升到虚空中,脚不着地,不受他物的抬举即可免难。”第三位说:“我想潜到海底去,海阔天辽,无常之神即奈何不了我。”最后一位说:“我要到喧闹人多的城市里,无常鬼找不到我,自会去找别人。”主意既定,他们就辞别了国王,又说:“七天之后,我们会回来,然后便可长命百岁。”

但七天之后传回家:“四兄弟之中的一位莫名暴死于城中”。国王听了既伤心又迷惑,于是就去请教佛陀,说:“这四兄弟皆具足五通,已知晓自己的生死,何以仍无法逃脱死亡的时辰?现在四位既然死了一位,那其它三位也可想而知了。”

佛陀便开示说:“人生有四件事:生、老、病、死是人们所不能逃避的,随着日月的流转,在人世间,这四件事可以说是一种必然。”

圣者的境地与凡夫的境地最大的差异是:圣者可以自我掌握及运用时空,这一世的生命必然会充实。人生这四种必然的现象,在日月沉浮、时光的流逝中组成人间路,任何人都必然走上这条道路。在这路途上,我们假如能好好把握时间,善用良能与人结善缘,那就不至生死迷茫而任生、老、病、死的荆棘所刺伤。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用智慧水去灌溉这个愿

我讲一个《法句经》的小故事给大家参考。神通第一的目...

活好生命中的每一天

等到等到似乎我们所有的生命,都用在等待。 等到我大...

一位医生在长期行医中看到这样的无常观

掐指算来,我从九六年考上医学院至今已经十余年了,从...

佛说法灭尽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

从财富投资到生命投资

由于学过经济管理,所以我也成了多年的股民小散。作为...

我们都会变老

朋友介绍我看《桃姐》,是一部残酷和温暖交织的电影。...

生重前行,死归净土

前面谈到的全是我们自身的事,你不要像看热闹一样,以...

今生最宝贵的

很多人不曾意识到,人的身份究竟有多重要。因为我们此...

从不寂寞

我从不寂寞。寂寞的人不了解内在原本是完美充实的。你...

净土宗十三代祖师

宋代的志磐法师在《佛祖统记》中,除专叙天台宗以外,...

如是因,如是果,如是报

有一位高僧行脚于各个寺院、去礼拜参访。有一回,他来...

佛说布施功德因缘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止住时,曾为大众开...

【佛教词典】业种

(杂语)善恶业之可生苦乐果者。犹如世间之种子。楞严...

【佛教词典】二谛

【二谛】 p0021   如谛施设建立中说。   二解 分别...

见影谓己有

《大庄严论经》中马鸣菩萨提到过去曾听闻过的一段故事...

不同杂粮的滋补作用

我们都知道健康饮食不能长期只吃精粮,要适当搭配杂粮...

印度佛学略史

结集三藏 佛应世时,亲闻佛说,佛示寂后,依佛遗教。佛...

修行如弹琴

参禅的目的就是要开悟,但开悟有什么好处呢?佛教认为...

【推荐】都是自己业力变现出来的

前六识这是属于心法,根、尘是属于色法。那么前六识主...

【推荐】糟糠之妻不下堂

糟糠之妻不下堂是我国古代流传很广的一句俗语,意思是...

一心念佛,切忌三心二意

今天才正月初十,大多数人都还在享受新年的欢乐,你们...

显光老和尚:略述天台宗六即佛义

余四十年前,在苏州胥门外小日晖硚放生池(灵岩山下院...

佛教的环保思想

如果将环境污染比作地球的一场疾病,在病来如山倒的今...

净土法门不可思议之意

不可思议,略有五意: 一、横超三界,不俟断惑;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