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警惕无常,欢喜消业--佛陀生病的时候

证严法师  2011/07/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人生病有时候是对人类的一种警惕,让我们知道人生的无常,不知道什么时候病苦灾难会来临,警惕我们要赶快把握人生:今天不做、明天不做、今年不做,不知道是否还有明天、明年可做?因此而能时时刻刻警惕自己不敢松懈。

不只是凡夫身有病是正常,连佛也会有病啊!

有一天佛陀和阿难出去托钵,他们居住的地方和人群聚居的地方有一段距离,当走到树林和乡村交界处时,地上有很多断落的树枝和竹刺,佛陀一不小心脚底刺到断裂的树根,痛彻心肺,弟子们赶快把他扶回居住的精舍,他痛到昏过去。

二千年前医学并不像今天这么发达可以送到医院去,他们用土方为他敷伤,可是佛陀的脚仍然又痛又肿,人也昏迷不醒。很多弟子都非常的担心,在家的居士也很惊慌,怕佛陀因此而消失在人间。

一位大臣匆匆忙忙的跑住王宫内向国王报告:“不得了啊!佛陀的脚被树枝刺伤,现在非常的危急。”

国王听了这个消息,心中非常著急,等到心定下来时说:“我们现在赶快去探望佛。”车子到精舍门口时他就赶快下车,并把王冠拿下,衣服整理好,表示对佛的敬重。

他恭恭敬敬的跑到佛陀的床前,看到佛陀仍旧昏迷不醒,他就屈膝在床前,牵著佛的手说:“佛啊!我是阿阇世,我听到你受了重伤马上赶来。佛陀!您一定要怜愍众生,您走不得啊!世间国家都需要您啊!”

佛陀睁开眼,牵著国王的手说:“你起来坐著。”国王就坐在床边,佛陀也由弟子扶著坐了起来,弟子们全都围靠过来,佛陀又开始为他们说法了。佛陀向四众弟子说:“人在世间,总是乘业而来;带业而去却又乘业而来。”

佛说:“过去生中,我虽然生生为行善道,但难免也有一些观念错误;一念差错,千劫难逃啊!所以每一世我都欢喜的消业,虽然该消的业消了,但未消的余业犹存,所以我还继继在消受余报啊!”

诸位,我们听了这段小故事,就可以知道佛陀虽然已经成佛了,但他的身躯还是父母所生的肉体啊!所以一枝树枝都可以伤到佛的脚,细菌也会使他的伤口肿起来,疼痛不已啊!甚至到昏迷的程度;何况我们是凡夫呢?

正因为我们是凡夫,所以更该知道身体病痛是正常的事,只身病心不病,身体有了小病痛就要视为自然的现象,更要时时警惕自己人生无常。要好好把握人生,提醒我今天不做,不知是否还有明天可做?

我们有一分的力量就要赶紧付出,付出才是我们的本分,助人也是快乐的根本,如果我们都能这么想,做一分就可得一分。

反过来说我们如果做了一点点,就想说我已经有在做了为什么还会再生病?那就不只是身在病,连心也有求不尽的病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怨恨恼怒烦」是疾病来源

清末明初的一个老先生认为,一个人如果你在心性里面若...

【推荐】佛佑中阴往生——德文法师的往生纪实

东林寺丈室衣钵德文法师,于2024年1月22日23时12分,在...

大安法师正月初二新春开示|善导大师《劝念佛偈》

南无阿弥陀佛,大家新年吉祥!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善导...

你这样去想,心惊胆战啊

用功的人,你晚上做梦是不是还知道用功,梦中有七八分...

我们为什么会有忧愁恐惧

我们学佛的人就是要把世间人所迷了的、颠倒了的事给颠...

若能心自在,虽住生死界,实同出生死

很少人能够在面对生离死别时若无其事,以我自己来说,...

【推荐】肺癌晚期的父亲念佛往生

我的父亲,一位慈爱祥和、意志坚强、博学多才、倍受家...

【推荐】为何平时就要常念佛

自性坚定、清净,是西方义 自性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是...

永嘉证道歌

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

肇论

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要学佛道,先结人缘

兜率从悦禅师,参访密行的清素禅师,非常礼敬,有一次...

四种马喻不同根器

一天,释迦牟尼佛坐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里,出去托钵的...

【佛学漫画】六字大明咒

六字大明陀罗尼的故事...

宝天比丘

恭喜!恭喜!恭喜长者您喜获麟儿!哇!真是太不可思议...

【佛教词典】通道观

北周武帝建德三年(574)五月,废佛道二教,为培养保存...

【佛教词典】三种加持

(名数)大日经入秘密曼荼罗性品所说。有师弟及曼荼罗...

众生的罪业会跑到我们心中吗

我问大家一个问题,考考你们的因缘观,你认为众生的罪...

广钦老和尚教打坐方法

打坐时先要身心清净,然后上坐。初步练习不一定就要双...

模写供养地藏像感得地藏菩萨化现

今日我们很幸运,得遇地藏愿王,愿力最大,能满众生之...

信愿与持名之间的关系

这个信、愿、持名是本经的修学纲要,一个人能够往生净...

除苦助伴济他身,施药瞻视有病者

除苦助伴济他身,施药瞻视有病者 ,病人看病,碰到有病...

若以这种心来持咒诵经,则是舍本逐末,不善用心

持咒诵经,以之植福慧,消罪业,则可矣。若妄意欲求神...

活在当下

从前,寺院里住着一老一少两个僧人。老僧才学广博,声...

但肯生信发愿持佛名号,定蒙弥陀垂慈接引

唯念佛求生净土一法,专仗弥陀宏誓愿力。无论善根之熟...

一息尚存,弥天之恶仍可悔改

弥天之恶,犹可悔改。古人有一生作恶,临死悔悟,发一...

哪一宗最好

有一天,法启禅师听到几个小沙弥在讨论佛教宗派的问题...

幸福家庭必备的五个基本要素

一、沟通 狮子和老虎之间爆发了一场激烈的战争,到了...

净土宗第七祖省常大师画传

一、生于乱世,七岁出家 省常大师,生于后周世宗显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