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善择正法

2011/05/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当摩竭提国的频婆娑罗王得知佛陀来到善住天寺祠祀林中的消息,立刻带领上万的车马与数千万的婆罗门前往拜见佛陀。频婆娑罗王等人恭敬顶礼佛陀后,便各自就座。此时,大众看见一直是事火外道的优楼频螺迦叶也身处其中,不禁起了同样的疑惑:‘我们现在是以佛陀为师,还是以优楼频螺迦叶为师?’

佛陀深知大众心中的困惑,故意询问优楼频螺迦叶:‘你曾长期修习事火法门,现在是什么因缘让你决定舍离?’优楼频螺迦叶回答:‘我过去修习事火法门时,仍然贪爱美味,无法放下五欲之乐,这些都是让身心不得自在的秽垢,所以我决定舍离事火法门。’

佛陀说:‘我知道你已不再贪着五欲之乐,能否说说看,你现在所深信、喜乐的又是什么呢?’优楼频螺迦叶尊者回答:‘我过去非常愚痴,不认识真实法而修习事火苦行,以为能从中获得解脱,就像盲人般看不见解脱的正途。直到佛陀为我开示正知正见,才知道无为法是真正的修行之道,能够调御烦恼,解脱生死,自利利他,饶益一切。而佛陀所开示的正法,让众生都看见了智慧之光。’此时,佛陀说了一偈:

‘汝今为善来,所求事已得,汝有善思力,能别最胜法。汝今应观察,大众之深心,为其现神变,使彼生敬信。’

频婆娑罗王听到佛陀所说,疑惑顿消,对佛所教,信受不渝,欢喜奉行。

典故摘自《别译杂阿含经·卷一》

省思

佛陀出世,宣说正法,引领众生远离苦海,得究竟大乐,这是佛陀济世本怀。所以欲出离生死、解脱烦恼,应依循大善知识的教导,如同七觉支中的择法觉支所提示,若能时时以智慧心来选择真实法,如法修行,就能有所成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住持佛法 律为共学

佛法大要,总为戒定慧三学;法海浩瀚,无出经、律、论...

菩萨十八重戒之毁灭正法

《集颂》: 毁谤、背舍、灭正法,声闻、缘觉、菩萨乘...

《苦行头陀墓林僧笔记本》是否能流通修学

问: 最近全国各地流行的《苦行头陀墓林僧笔记本》一...

今之外道,遍世间皆是

原文: 今之外道,遍世间皆是。以佛法深妙,人莫能知。...

令一切众生悟入佛之知见

(佛说十重四十八轻戒)第十五条:若佛子,自佛弟子及...

在顺境时抽到下下签

其实一张签诗是好是坏都没有关系,它最大的意义是在让...

佛弟子如何看待儒道思想

问: 弟子熏习道德教育多年,今方闻正宗佛教一年,倍有...

佛弟子应如何正确看待疾病

问: 佛弟子应该如何正确看待疾病? 慧律法师答: 不...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地藏十轮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不爱一人,何以百万

印度的德兰修女建立临终关怀院的初期,曾有位官员专门...

修行这条路没人能够代替我们走

印度北方有一个叫做舍卫城的都市,佛陀有一个供大众内...

生活原本没有痛苦

法国记录片《微观世界》中有这样一个场景: 一只屎壳...

清朝陆安人往生的案例

清朝陆岫梅,六品官吴昌濂的妻子,江苏苏州人。一生乐...

【佛教词典】金刚密迹

(术语)又曰密迹金刚,密迹力士,金刚力士,金刚手,...

【佛教词典】十不二门

(术语)荆溪尊者释法华玄义所明之本迹十妙,立十种不...

真理法宝胜于金银财宝

达摩祖师本名叫菩提多罗,南印度人,出身婆罗门贵族,...

现代人很多是寿终医院,不是寿终正寝

人道中有许多是不正常的死亡,那就属于横死。人的生命...

这是一个大安乐处啊

禅宗有一个雪峰禅师,他在福建的一个道场做方丈。福建...

勿作「二宝」弟子

在家信众修行中首先要恭敬僧宝。尤其在佛灭度之后,佛...

生活在别人的口中,这样的人多没智慧

我们学《地藏经》就知道,佛菩萨都是在利益众生,而凡...

什么样的人应当来学佛

今天一件事情的反思,使我想跟大家说一说,关于什么样...

纵欲是以消耗福报为代价

当欲望的享乐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风尚时,一些在传统道...

信心不是一句话,你的信具足了吗

信心不是一句话 我要说每个道友说你没信心,他绝对心里...

【推荐】临命终时永远记住一句话:往事不堪回首

诸位!我们一定要知道,你平常不管怎么用功,临命终永...

诸有为法如幻化,亦如聚沫非坚牢

诸有为法如幻化,亦如聚沫非坚牢,如空注雨起浮泡,自...

「随缘不攀缘」和「积极争取」的区别

问: 我们在社会工作学习中,应该如何区分随缘不攀缘...

五逆重罪和诽谤正法的人会堕落到哪里

先讲五逆重罪和诽谤正法的人堕落到哪里?既然他往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