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诸供养中,法供养最

如瑞法师  2015/04/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诸供养中,法供养最

普贤菩萨强调,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法供就是用法来作供养。我们知道,我们用种种的钱财呀,物品呀来供养,在受三皈的时候,常常会提醒,说经典里面所说:用种种钱财来供养的这个福报,都不如你以一念清净心跪在这里,求受皈依的功德大!因为,财的供养是有形有相的。

外在的财,会有被水冲,火烧,贼偷等等这些过患;但是法财,是任何灾难都不能损害的。我们来供养三宝,就是在三宝的银行里面,储存了我们坚固不坏的功德法财。就是不单单外财的供养,一定还要听佛的话,勤修戒定慧,这样我们才有希望,得生人天,解脱成佛。因此,诸供养中,法供养最。

在《华严经》卷三十八里面,有文讲到:非以财宝、饮食、衣服名真供养。就说不是用财宝、饮食、衣服这些供养叫作真供养。那为什么这不是真供养呢?如来恭敬尊重法故。这就是告诉了我们,说诸供养中,法供养最。因为如来恭敬尊重法的缘故。我们知道,佛在因地里,为了一首偈,都能献身。就为了求得佛法,因为有了佛法,就像黑暗当中,有了明灯。众生才知道恭敬三宝,然后修行善法,勤修戒定慧,所以如来恭敬尊重法故。

打比喻说犹如孝子,尊重父母,承顺颜色,心无暂舍。如果一个真正的孝子,他尊重他的父母,一定要注意到,能顺于父母,承顺颜色。不要说有言语的违背,也就是在面部的表情上面,都没有一丝所谓不欢悦的面色的。心里面没有一会儿,会舍弃他的父母。就是常常会忆念他的父母。那如果又有人,就是敬重他的父母,那作为这个孝子的人,他也更加倍的来尊重这个人。这是比喻,是来说明,诸佛如来亦复如是。

那也是这样,若诸众生供养法者,是真成就供养如来。就说如果众生能够供养法者,这才是真正供养如来。原因就是以诸如来尊重法故。因此我们了解到,在各种供养当中,法供养是第一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如瑞法师文章列表

二时临斋仪中的「三德六味」是何含义

佛教徒都知道,出家人在早、中饭前都要唱念二时临斋仪...

圣严法师:不知不觉布施了一千万

我有一位弟子,在二十年前家中尚不富有时,便偷偷在心...

「诸供养中,法供养最」如何解释

问: 经中说:诸供养中,法供养最。请解释一下。 方海...

施多福大

有一段时期,佛陀住在迦兰陀竹园弘化,每天早晨依惯例...

除了会布施,还得要会回向

诸位在这里要特别注意:你除了会布施,还得要会回向,...

法供养的意义和种类

缘起作用不空、不错乱,每种供养都会得相应果报。比如...

勿以贫贱而轻视小的施舍

释迦牟尼在印度北部游历传教,一日于林中树下静坐,头...

为自己想,更要为别人想

佛光禅师为了推动佛教的发展,创办了许多佛教的事业,...

楞严咒注音版

楞严咒注音版...

【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八大人觉经...

【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劝发菩提心文...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

十念法费时短,而所得功德却无尽大

【原文】 净土之说,有理有迹。论其理,则见于日用之间...

把修行融入到居家生活中

一、起床 作为佛教的居士,我们应该怎么起床呢?起床的...

出家人用功办道,越艰苦道心越坚固

当时,我们在云居山,生活很清苦,工作劳动量很大。每...

未悟的人,犹如瞎子一般

没有悟的人,与大悟以后的人,前途各有不同。大略替你...

【佛教词典】六卷略出经

(经名)是四卷略出经之元经也,初自金刚智三藏金刚顶...

【佛教词典】宿根

宿世之根性。今则泛指修行之根机。(参阅“宿世”4509...

能走多远走多远吧

有师徒两位僧人,从很远的地方去灵山朝圣。一路上一边...

从普陀洛迦谈观音菩萨的感应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今天呢太阳的能量非常足,但是我...

圣严法师《无念不是断念》

所谓「无念」,是没有妄念,没有烦恼心,也就是「心无...

父母子女乃是相互的债主

人是带业来的,来这娑婆世界,受轮回生死烦恼苦、受五...

善人则亲近之,助德行于身心

有一天,有学僧问慧日法安禅师:如何是和尚为人一句?...

付出之后才能有回报

有一位智者曾经对我说:凡事如果能放下自我,站在别人...

至诚称念观音圣号化解冲突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有云:若三千大千国...

三位僧人的神奇事迹,原来佛菩萨就在我们身边

没有慧眼,可不要乱说话。读了下面的文章就会知道,奇...

彻悟大师《念佛伽陀教义百偈》

一句弥陀,我佛心要,竖彻五时,横该八教。 一句弥陀...

太平间是我们最好的大学

问: 弟子经常要路过太平间,就感觉害怕,请法师开示...

如何帮助不务正业的人早日回头

问: 如何帮助一个有赌博,不务正业的人早日回头? 大...

梦参老和尚:如何面对满口佛语却言行不一的朋友

问:长老慈悲,弟子有一些朋友,总是满口的佛语,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