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明影法师的的学修经历

明影法师  2018/10/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明影法师的的学修经历

我学佛20多年了,从1993年的下半年开始,基本上是全身心地学习佛法,之前也有一个不断接触的过程。1989年的秋天,一参加工作我就接触到了佛教,在北京八大处灵光寺的地摊上发现《禅》杂志,后来又读到弘一大师的传记和蔡志忠关于禅宗故事的漫画,之后就一发而不可收,不断地学习、思考,1993年的秋天,读了《法华经》以后,就明确地建立了学佛修行的人生目标。

回顾这些年的学修经历,我想与各位分享五点经验。

首先,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我是1994年农历的二月十六在北京广济寺见到净慧老和尚的,第一次见面,关于修行的一些基本误解不知道为什么一下子就消失了,其实师父当时也没有说太多话,但我清楚地知道这是自己今生最重要的善知识。从那儿以后,就尽最大努力争取机会去接近师父,这中间的感受和启发是很奇妙的。许多加持也是非常具体的,比如说师父交给你做一件事情,你去做了也就成长了;有时是交给你一堆难题,让你去面对,成长得会很快;其中也有些奇妙的经验,比如说平时我把主要精力放在读原典上,并没有认真看师父的书,有些启发就在梦中实现了,有了这些启发,再来看师父的著作,往往会非常一致。

现在回忆起来,师父对自己的影响是很深刻的,这种影响到底有多深还要在今后的岁月中去体会。主要的收获之一就是把修行拉回到现实当中来,因为年轻人学禅往往都很仰慕唐宋年间大禅师的生活,没想过会天天搞活动,过比老板们还忙的出家生活。亲近善知识就要听善知识的教化,因为我性格比较随和,师父说的大多都会接受。这些年一路走来,自己的修行生活也就变得越来越现实和真实了,这正是生活禅的修行特色。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也并没有放弃,而是一个理想和生活不断趋近的过程。尤其是师父圆寂以后,更能感受到这种影响的深刻。

其二,僧团是极重要的。我讲的僧团是广义的,是一个善知识的团体,大家一起修行。比如在柏林寺,同参道友们经常互相交流,还有许多居士大德,在一个善友的群体中养育道心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切法因缘生,我们善根的增长是需要环境和条件的。比如自己身上有很多缺点,经常能有人坦诚地提醒你,或者有人主动地推荐一本好书。经常有人把他们认为最好的书(当然并不全是佛法的,也有社会上流行的比较重要的书)推荐给我看,这都是善知识啊。所以,亲近善友,依止僧团是很重要的。

其三,我自己学修的一条主线就是在正见上坚定而持续地用心。在见师父之前是如此,见师父之后也是如此,就是把自己的精力最大限度地用在原经原论的研读和体会上。我的一个经验就是尽量读原典,而且要读最重要的原典,把最重要的原典读懂了,就可以触类旁通。到现在为止我一直在这样努力,我想大概我这一生都不会离开对经典的依止。

其四,要学修结合。作为一个学禅的人,坐禅很重要,持戒很重要,无条件地为集体服务很重要,这些都是很实在的修行实践,是在日常生活中必须要完成的功课。

最后,多年的经验告诉我,这个时代的修行人一定要全面地学习,不宜追求速成。我们并不是已经具备了很好的修行基础,以致几句话、一个法门就能令我们很快觉悟,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大多数人显然不是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多方面的学修来丰富自己,来全面养育自己的菩提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地藏经》教导我们修行的方法

很多道友出家受戒或住几年佛学院之后,经常生起这么个...

在梦境里判断你修行的功力

又见龙神 , 阿修罗等 , 数如恒沙 , 恭敬合掌 , 自...

大安法师:修苦行和往生没有直接关系

修苦行和往生没有直接关系,但有间接关系,这是因为往...

百丈怀海坐禅要义

夫学般若菩萨,起大悲心,发弘誓愿。精修三昧,誓度众...

念佛人修行的三个次第

这个佛号的操作,是在一个什么情况之下操作呢?我们在...

观苦空无常而修净土

【原文】 此世界中,人生皆如水泡,生灭不常。或一岁二...

圣严法师《做个真正的贵人》

在日常生活里,大家都希望遇到贵人,盼望能有贵人相助...

楼宇烈:明星信佛最根本的虔诚,还是要担当社会的责任

楼宇烈老先生刚过了80岁生日不久。他是北京大学哲学系...

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

梵网经

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

【注音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

拾回自己「失落」的心

我们的心,被这些前尘缘影障碍了、埋没了、迷失了,我...

为人处事,如何不让自己伤痕累累

海公在讲《楞严经》的时候,常讲一个观念说,其实这个...

执著于苦的「有」,而看不到苦的「无」

佛教不是宿命论,它告诉人们人生是苦,是困难,是要人...

笑看得失,淡观荣辱

一个人活在世上,目的是追求自己的幸福。到底什么才是...

【佛教词典】四不寄附

(杂语)谓不可寄附财物之四种人。老人者死期近,得财...

【佛教词典】慧布

(518~587)南朝陈代僧。广陵(江苏江都)人,俗姓郝...

净土行人如何分辨杂修夹杂

大凡修净土法门的人,最忌讳的是夹杂。我们在《无量寿...

爱占小便宜,就会没有人缘

阿美很喜欢占小便宜,上学的时候,她经常借钱不还,拿...

佛教里的譬喻故事

佛教善于讲故事,无论是人还是动物,作为生命体验者,...

一切都是我们自作自受

我们看到那么多的经书,里面都是告诉我们觉悟的方法。...

敦煌风格连环画《微妙比丘尼受难因缘》

(1)从前,有一位巨富长者没有儿女,就聘娶了一个贫寒...

【推荐】当遇到逆缘时,要观照两件事情

菩萨要善调自己的瞋心,因为瞋心的活动,对众生的伤害...

杀业之结,唯食肉最为酷烈

原文: 旷观古今,治时少而乱时多,纵令大治,亦不过百...

古镜未磨

有道禅师当初行脚时,路过一间卖茶的茶坊,因为口渴,...

忽然看见异相,这里头有魔也有圣境

如果你念经念得忽然看见光明,忽然之间我们烧的香炉上...

因为知道会死所以要珍惜每一天

人的生命在呼吸间,但我们不能只是知道会死,我们要好...

一切境界,唯心所现

我们修学净土念佛法门,一定要对大乘的通途教理有所了...

【佛学漫画】禅病

轮回中的众生就像是生病的人,每个人都犯有执着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