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送水喻

2012/02/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从前有一个村落,距离国王居住的城里有五由旬远(一由旬约为十六里)。由于这个村子的水特别甘甜,国王就命令村里的人每天送水给他。为了每日的送水,村民疲惫不堪,都想要搬出这个村落,希望远离送水之苦。

村长知道了村民的苦恼,就跟大众说:‘你们先不要离开,我会为你们请求国王,请他把五由旬改为三由旬,让你们送水能近一点,往返就不会太累了。’于是,村长就去请求国王,国王也允诺将送水的这条路改称为三由旬。村民听了以后,都非常地欢喜!但有人说:‘这路程还是原来的五由旬,并没有什么改变啊!’村民虽然听了这些话,仍然相信国王,于是纷纷打消离开村落的想法。

世间人修行也是如此,虽欲脱离地狱、畜生、饿鬼、人、天等五道,但在过程中却易心生疲厌,不能坚持到底而想舍离。于是,如来以大方便,为不同根机者将一乘法分成三个层次来说;小乘根机者听了心生欢喜,认为此路易行,于是修善积德,出离生死。

典故摘自《百喻经·卷二》

省思

《法华经》指出,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为诸众生开示佛之知见,引导众生悟入佛之境界。禅宗祖师说:‘百尺竿头坐底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现全身。’佛弟子既已知生死苦趣,发起离苦得乐之心,进而当回小向大,学佛之大慈悲愿行,‘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行自利利他之菩萨道,普令众生同登觉岸。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佛学漫画】《法华经》故事之衣里宝珠的譬喻

衣里宝珠的譬喻...

调马喻

从前,有一位长者畜养了一匹良马。起初,这匹马性情粗...

【佛学漫画】《法华经》故事之三草二木喻

佛陀对待一切有情众生,平等无二。正觉法雨普润众生,...

正信去邪知,亦保永世安康

过去,佛陀曾生为马王,名叫驱耶,常在海边渡引漂流之...

四位妻子的譬喻

昔日,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佛告诉比丘们:人...

下生死柱得解脱

以前有一个国家,设置了一根非常高大的石柱,完成后,...

【推荐】各种动物在佛经里的寓意

佛教以慈悲为怀,视众生平等,这其中也包括了动物。佛...

佛教寓言故事系列

旧屋闹鬼 村中有一间古老的旧屋,听说那旧屋常常有恶...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捡回了一个爸

一天,我陪患老年痴呆症的父亲出去散步。胖婶颠着小脚...

慈忍治嗔恚

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到处随缘延岁月,终...

世间有这四种人

舍利弗尊者和目犍连尊者在罗阅城的迦兰陀竹园时,有一...

人有善愿,天必从之

明朝时有一个小沙弥,住在普陀山的寺庙里。 有一天,小...

【佛教词典】香房

梵语 gandha-kutī,巴利语同。音译作健陀俱知。又作香...

【佛教词典】妙乐

(术语)殊妙之欢乐也。观无量寿经曰:见彼国土极妙乐...

三法印之诸法无我

我们凡夫的心有两种攀缘,第一个,攀缘外境。第二个,...

疾病就是良药

自从一九九一年我跌断腿骨以来,承蒙信众厚爱,经常接...

念佛之人,亦非不可持咒

【原文】 念佛之人,亦非不可持咒。但须主助分明,则助...

斌宗法师《传授在家菩萨戒开示》

前言 这次贵社社长德钦法师,暨李炳南老居士等,发心...

劫盗分财喻

昔日印度经常发生洪灾,各地民不聊生,有些人为了养家...

出家众要远离五种欺诈的邪命

这个诈,这种欺诈,从一个出家众来说,有五种欺诈的邪...

邪淫后身体的苦痛

生于此世间,受此身体,而行淫行,获得诸多烦恼,诸多...

父母是世间最胜福田(经典节录)

《分别善恶报应经》(节录): 复云何业获报多病。有...

净土法门与诸宗之圆通

学习净土法门的义趣 二十多年来,学教、学戒,讲学、做...

有大企图心,也要做好眼前的事

在中国佛学院,常对学生讲起古人的一句话:志不立,天...

下品中生是什么样的情况

下品中生是什么情况,这是指破戒的众生。这个人先求受...

最富的时候

一位打工仔,外出闯荡多年,睡过街头,捡过垃圾,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