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五缸黄金的秘密

2010/07/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在佛陀的时代,有一位富翁,他虽然很有钱,但却生性悭贪,经常交代他的儿子:“如果有乞丐或出家人来家里 就把他们赶出去,想吃饭不会自己去赚钱!绝对不能拿钱给他们,钱是我们自己赚来的。”

富翁除了对他儿子如此交代外,又害怕家中财宝引人觊觎,便偷偷地将许多金银财宝换成黄金藏在他家的后花园里,过着守护财产的日子。

但这守财奴的日子也守不了永远,在无常的岁月中,富翁渐渐年老、生病,继而死亡。富翁过世后,由他的独子继承财产,儿子娶妻生子,建立自己的家庭。

富翁死后投胎在一个乞丐聚集的村落里面,这个乞丐村平时大家出去乞讨都不是太困难,多少都能乞讨些食物,但说来也奇怪!不知为何?最近整个村落的人都很倒楣,大家出外乞讨几乎都是空手而回。

这时,较为年长者的老乞丐就说了:

“我们这村落中一定有一个倒楣鬼,所以才会害大家乞讨处处碰壁!”

结果整个村落的乞丐开始用他们的方法去调查,最后终于找到一个怀孕的妇女,大家判定就是这一位怀胎的妇女带来了楣运,连累整个乞丐村讨不到饭吃,就将那位怀胎的母亲赶出去,之后乞丐村的人出外乞食就不再处处碰壁了,大家多少有点收获。

这个怀孕的乞丐女人,被大家赶出去之后,生活更困苦了,她怀着身孕沿街乞讨,却每每吃闭门羹,弄得几乎餐餐都去捡人家倒出来的馊水喝。

由于母性使然,乞丐女仍旧疼爱腹中的胎儿,无论多辛苦,还是将怀胎十月的孩子生下来。

虽然孩子是生下来了,但是每次抱着孩子去乞讨时,还是一样讨不到食物,最后还是吃馊水,但是她如果将这个小孩寄放在别人那里,独自去乞讨,就能讨些食物,也不至于让母子挨饿。

经过几次的试验,这个乞丐妈妈终于相信了:“原来我儿子真是倒楣鬼来投胎的,自从怀上他就开始倒楣、开始饿肚子。”

但是这乞丐妈妈一样将孩子养大,等到孩子养到十二岁时,她就丢了一根棍子给她儿子,并且对他儿子说:“我对你已经恩尽了,你现在已经十二岁了,你自己独立吧!”说完就将她儿子赶出去了。

小乞丐只好开始过着独自乞讨的生活,但是他真的没有一次好运过,走到哪儿都讨不到饭吃,又回到过去喝馊水的日子。

就着样,小乞丐经常改变乞讨的路线,希望能在不同的地方讨些食物。

结果走着走着,有一天他走到他上辈子居住的城市来了,一种莫名的熟悉感,让他走回了上辈子所住的房子,很自然的,他就直接走进屋里。结果他一进到里面,就被一个小孩子用石头丢出来,还不断的被挨骂,原来这小孩是他过去世儿子的小孩,也就是他的孙子。

这时,佛陀知道这户人家的因缘具足了,佛陀就来到这户人家。

佛陀对着这个丢石头打人的小孩说:“去叫你父亲出来!”

一个中年人从屋里走出来,佛陀对他说:“你叫你的小孩打的这个小孩子是你的父亲,你这是叫孙子打祖父!”

那中年男子回答:“佛陀,那是不可能的,我的父亲明明已过世多年。”

佛陀接着又说:“他就是你去世的父亲所转世的孩子,你不相信吗?那你知道你父亲在世时曾经藏五缸的黄金在你们家后花园的这件事吗?”

“我不知道这件事,父亲并没有交代。”男子回答着。

佛陀转过身对小乞丐说:“去吧!去把你前世的财物找出来交给你儿子。”

小乞丐听了佛陀的话,就直接走到后花园将前世所藏的那五缸黄金挖出来,交给这中年男子,眼见为凭,这时候大家才相信这件转世奇闻。

藉着这个机会,佛陀开示大众:“由于你父亲在世时不曾布施又生性悭贪,虽然没有犯戒,所以让他来生得以保有人身,但因悭贪又阻止人家布施供养的业报,使得他这一辈子虽然可以做人,但却生为乞丐,走到那里都倒楣,必须遭受贫穷的果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为什么有的人一生尽享福

要富贵得先修供养,不布施怎么感果呢?为什么今生有穷...

贫生童子的供佛斋僧果报

在佛陀时代的印度王舍城地方,有一位商人的儿子,因为...

【推荐】燃身燃指供佛,不一定非烧不可

在好多大乘经典上,如《法华经》所说的舍身、燃身、燃...

佛誓断众生贪欲之因缘

世间狂逸之甚,莫过于贪欲,因此应当勤断贪欲烦恼。 《...

商那和修尊者的总持因缘

昔日,世尊游化到摩突罗国,见到一处苍翠繁茂的山林,...

四种布施时的想法,果报各不相同

世尊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有一位名为四姓的居...

买富卖贫

迦旃延在阿磐提国弘法后,想回到舍卫国去听闻佛陀说法...

布施的五大功德

过去佛陀与其五百位大比丘弟子,一起住在毘舍离的獼猴...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文殊菩萨心咒

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居士楷模彭际清

彭际清(1740~1796),名绍升,字允初,号尺木,又号...

没有一颗美好的心灵

佛说: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心生。以我观物,万...

吝啬鬼伊利沙

有一个人名叫伊利沙,富有万贯家财。但他生性吝啬,从...

降伏内心的悭贪

舍卫城中,有一位长者名叫最胜。家中非常富裕,但是为...

【佛教词典】念诵忌十五地

念诵,即想念持诵真言、佛名等;忌者,即不宜之义。据...

【佛教词典】成就十六法邬波索迦

【成就十六法邬波索迦】 p0668   法蕴足论一卷四页云...

求生净土的灵芝元照律师

靠持戒很难解决生死问题的,这个时代靠戒律很难断见思...

小老虎修成阿罗汉

优波笈多修得阿罗汉果后,仍然继续在摩陀罗国的那哆婆...

八种开发智慧的方法

今晚我们讲如何开发自己本有的智慧,如何能够增长智慧...

圣严法师:慈悲没有敌人

可怜人、同情人、原谅人、爱护人、关怀人等,都可以算...

假冒佛教僧人四大骗术揭秘

揭秘骗术之一:经济搭台,宗教唱戏,公司办寺院骗取钱...

如何知道这个人能够承担大事业

修行人顺顺境境的、平平安安地过日子不是很好吗?为什...

达妄本空,知真本有

为什么我们读经典?就是借教观心!一个修行人,什么叫...

修行时要先「调五事」

修行既要有好的大环境作保证,如安定的社会和清净的道...

两个人同时布施,为何差别那么大

一切法门,以明心为要,一切行门,以净心为要。 这个是...

培植福德的十种方法

一、孝亲 百善孝为先,所以孝亲为修福第一要务,人间第...

修行中的三种错乱过失

在修行当中,我们一般凡夫有三种过失。 第一种人,凡夫...

持戒念佛才是真念佛

中国大陆净土宗的传承是专一持名,不必再带观想。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