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知道与不知道

2012/06/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从前,有一位大师,充满智慧,远近闻名。

这位大师讲道十分精彩,一个村子就请他去讲道。他接受了邀请。到村子时,早已有好几百人等在那儿了。隆重的迎接仪式过后,大师站在讲台上开始讲话,台下的人都竖起了耳朵。大师说:“亲爱的兄弟姐妹!我很荣幸今天能到这儿和大家在一起学习。但我想问一下,我今天要讲的内容,你们知道吗?”

全体听众都大喊着回答:“知道!我们知道!”大师停下来,看着大家笑了,说道:“嗯,既然你们都知道了,我就不用讲了,对吧?”于是他一声没吭,下台走了。

村里的人都很失望。他们决定再请他一次。大师也答应了。这天到了,大师受到了传统仪式的迎接。即将开始时,他又问了和上次同样的问题。这次,大家都准备好了。所以当大师一问:“我今天要讲的话题,你们知道吗?”台下所有的人就一起喊道:“不知道!我们什么也不知道!”

大师停下来,脸上带着一丝调皮的微笑,说:“我亲爱的朋友,如果你们什么也不知道,我讲了也白讲,是吧?”还没等大家反应过来,他又走了。所有的人都惊呆了。他们都以为“不知道”就是大师想听的答案。

但大家都拒绝放弃。他们问自己:“如果大师的问题既不能回答‘知道’,也不能回答‘不知道’,那到底答案是什么?我们怎样才能得到大师的智慧呢?”于是,村里开了个会讨论。他们集体商量好该怎么办,都觉得这回是胜券在握了。他们又一次邀请了大师。日子到了,大家又紧张又兴奋。同样,大师这次又问道:“我今天要讲的话题,你们知道吗?”大家毫不犹豫,一半人喊:“知道!”另一半人喊:“不知道!”然后,大家就等着大师的反应。大师说:“嗯,那让那些知道的人教那些不知道的人吧!”这给了在场的每个人当头一击。还没等大家缓过来,大师就静静地离去了。

这下该怎么办?村里的人还是不死心。他们决定再试一回。

大师来了,他又问了同样的问题。这次谁也没说话。台下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下都听得见。在一片寂静中,大师最终开口了,他智慧的话语流淌到了大家的心田。

大师说道:“只有在寂静中我们才能听见心灵智慧的声音。”

第一次, 当大师问村里的人是否知道他要讲的话题,他们说:“知道!我们知道!”这是骄傲的自我。当一个人脑子里充满信息时,什么也装不进去。就像一个盛满水快要溢出来的杯子,一滴水也添不进去。

第二次,大家回答说:“不知道!我们什么也不知道!”这是消极的回答。一个关闭、消极的脑子也接受不了最高的智慧。这就好像把杯子底儿朝上倒过来,再怎么倒水也没用。

第三次,大家既说“知道”又说“不知道”,这反映出大脑怀疑、左右摇摆的两面性。一个不稳定、充满疑虑的脑子是无法吸收真知的。这就好像杯子装的水掺了泥。水已经不纯了,再往里加的水也同样会被污染。

只有当脑子静下来,不胡思乱想了,我们才能听见心灵深处的声音。沉默就好像向上摆着的空杯子,可以装入和容纳真知的泉水。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由一切种识,如是如是变;以展转力故,彼彼分别生

由一切种识,如是如是变;以展转力故,彼彼分别生。 第...

智者除心不除境

许多人喜欢在寂静的环境中,读书修道。如果没有这样的...

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在我们大乘佛法的修学当中,佛陀的慈悲开了很多很多的...

人生的七味心药

人生在世,既短暂又坎坷、既荣幸又无奈、既富裕又贫穷...

分分秒秒观照当下一念心

过去有一位年轻的修行者,在深山里的道场打坐用功。他...

什么是缘修与真修

(三)十界差别: 图片 释义 这个观念我们再把它强调一...

圣严法师《心灵环保》

以健康、快乐、平安的身心,照顾自己、照顾社会、照顾...

念佛的十种心

「念佛之人,虽观如来相好,而不生爱着之心;于无念中...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化妆的比丘尼

佛陀时代,一位沙门在山中修苦行,一天,忽然看见山间...

对「攀缘」意义的误解

有一回,佛陀对弟子说:「要把自己的心照顾好,不要攀...

【佛学漫画】根治自我内耗的终级灵药

根治自我内耗的终级灵药...

世间有这四种人

舍利弗尊者和目犍连尊者在罗阅城的迦兰陀竹园时,有一...

【佛教词典】缘起缘已生法

苾刍当知。老死是无常。是有为是所造作。是缘已生。尽...

【佛教词典】雪峰

(人名)福州雪峰禅师,名义存,得法于德山。唐懿宗咸...

把心从外尘境界上收回来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练习养成随时摄心的习惯,我们常...

明白诸相皆空,面对毁谤无需太在意

【原文】 经言:人之谤我也,出初一字时,后字未生;出...

怎样避免罪业的增长强大

贯通三世,强者先牵 前面是讲到业力的生起,这以下讲到...

【推荐】依止不生灭心为本修因

在楞严经当中就是说,你整个修行的起跑点,第一个出发...

口业清净了,首先利益的是自己

口有四种过恶:两舌、恶口、妄语、绮语。两舌就是斗乱...

打开生死痛苦之门

什么是痛苦之门呢?《楞严经》讲主要就是我们攀缘的心...

玄奘大师译《大般若经》及圆寂事

东国重于般若,前代虽翻不能周备,众人更请委翻。然般...

显光老和尚:略述天台宗六即佛义

余四十年前,在苏州胥门外小日晖硚放生池(灵岩山下院...

常想病时则尘心渐灭,常想死时则道念自生

寿者,福之本也。福者,慧之基也。念念思警策者,慧之...

天竺高僧善无畏

善无畏,是大唐盛世来自天竺的一个高僧,深受唐玄宗李...

【推荐】放下名利枷锁 老老实实念佛

现代人生活忙碌,从出生到小学、中学、大学再到社会。...

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

在《维摩诘经》中,佛说了一句非常有名的话,若菩萨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