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何谓「四大皆空」

星云大师  2013/02/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何谓「四大皆空」

一般人因为不认识佛教,再加上以讹传讹,经常对佛教的思想义理,乃至名相用语等,产生许多误解。譬如佛教所讲的“四大皆空”,往往被世人误以为酒、色、财、气叫四大,因此戏称那些不贪酒、色、财、气的人是“四大皆空”。其实“四大皆空”是佛教对世界和人生现象及本质上的说明,它所蕴含的深奥义理,以及它与我人关系的密切,实非一般仅知追逐酒、色、财、气之徒所能理解。 

一、四大的意义及功用

四大是指地、水、火、风等结合物体的四种元素: 

地大:以坚硬为性,能支持万物,不使坠落。 

水大:以潮湿为性,能收摄万物,不使散溢。 

火大:以温暖为性,能成熟万物,不使坏烂。 

风大:以流动为性,能生长万物,调节畅通。 

宇宙间的森罗万象,没有一样不是仰赖地、水、火、风等四大元素结合而成的。譬如一朵花的绽放,要有肥沃的土壤,土壤属于“地大”,水分、日光、空气,这些就是“水大”、“火大”、“风大”,如果缺少一大,花儿就不能盛开怒放了。 

又例如由泥土烧成的杯子,泥土是属于地大,泥土掺和水,加以火烧,故有水、火二大;再经由风吹成固体而为杯子,故有风大。 

有情众生的色身,也是假四大和合而成,以贵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为例,人体的毛发爪齿、皮肉筋骨是坚硬性的“地大”;唾涕脓血、痰泪大小便是潮湿性的“水大”;体温热度是温暖性的“火大”;一呼一吸是流动性的“风大”。人之所以能生存,就是因为四大和合,如果身体有一大不调,就会呈现病相。例如: 

1.身体苦重,坚结疼痛,枯痹痿瘠,这是地大不调的病相。 

2.全身膨胀,肤肉浮满,这是水大不调的病相。 

3.全身烘热,骨节酸楚,呼吸乏力,这是火大不调的病相。 

4.心神恍忽,懊闷忘失,这是风大不调的病相。 

如果身体的四大分散,有情的生命就会随着死亡。根据经上记载,一般人在临命终时,有下列三种征候: 

1.地大增上:因肉体或骨胳的毛病而死亡者,在临终时,觉得全身像大地缓缓的陆沉于海中一样,产生一种很大的压迫感,如同“地大落入水大之中”。 

2.水大增上:因血液循环系统不顺畅而死亡者,在临终时,先是觉得全身有如浸在水中一样冰冷潮湿,然后感到像火烧一般的高热,如同“水大落入火大之中”。 

3.火大增上:因呼吸系统障碍而死亡者,在临终时,觉得身体像是在暮色野火中燎烧,一阵烈风吹刮,碎为微尘,片片烟飞灰灭,如同“火大落入风大之中”。 

二、四大何以称“大” 

宇宙世间一切物体,都是由地、水、火、风等四种元素构造而成,积聚四大即可生成物质,因此四大又称能造之色、能造之大种。以具有下列三义,所以称之为“大”: 

1.体大:四大种的体性广大,遍于一切色法,故有“体大”之义。 

2.相大:四大种的形相广大,例如高山、深海、大火、飓风等,都是四大之相,故有“相大”之义。 

3.用大:四大种的事用广大,有了四大,才能使人体的器官发挥功用,有了四大才能长养万物,故有“用大”之义。 

依《俱舍论》的说法,四大具有假、实的分别,即前文所说的坚、湿、暖、动四大,是实四大、性四大;而世间所谓的地、水、火、风,则是假四大、事四大。实四大属于身根之所触,为触处所摄;假四大则属于眼之所见,为显色、形色所摄。 

三、何以“四大皆空” 

四大虽然通于一切色法,但在不同的色法中,因为其中之一较为增长,所以世间上就有了林林总总的森罗万象。例如:山岳等坚物之中,地大较为增长;河海等湿物之中,水大较为增长。另外未显的三大,仍潜伏在其中,静待其它条件因缘和合而显现其相用。例如:流动的水在温度寒冷到摄氏零度以下时,就会凝结成固体的冰,成为地大;当温度加热到摄氏一百度以上时,又会蒸发成气体,成为风大。 

就人体而言,四大不调,百病丛生,四大离散,则身躯坏灭,这时,我们的身体又在那里呢?所以,无论是世界万物,或是我人的身体,都只是四大和合而成的假相罢了,并没有一定的实体。不仅如此,四大的本身主要是指坚、暖、湿、动四种特性,遇缘就会生起变化,因此,这些特性的当体也是了不可得。“四大皆空”,就是指宇宙万有均无实体的真理。 

四、结语 

一般人因为不能了解“四大皆空”的道理,往往在生活上产生了很多痛苦。例如:看到沧海桑田的变化,目睹亲朋死别,就感到忧伤不已,甚至,将自身以及身外之物执以为我和我所有,因此为了爱惜自己的身体,追寻外在的装饰;为了娱乐自己的六根,向外驰求声色犬马;为了维护既有的名位权力,不惜造下恶业,为了获得更多的财物货利,在五欲尘劳中备受煎熬。 

佛陀告诉我们“四大皆空”的真理,目的就是要我们了知物质世界的虚幻不实,从而返观自照,在心灵上开发无尽的财宝,在精神上寻得永恒的幸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星云大师文章列表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以「空」为乐的生活

人生活着的最大目的是追求快乐,而快乐的来源有很多种...

无我空性的教理如何运用于实修中

魔障 就像《大宝积经》所说:云何名得甘露灌洒?谓烦恼...

因不忍而导致的惨剧

忍就是忍耐的意思了,你能够安住你的心不动,人家把对...

一个人越有特色,功德就越不容易圆满

此诸菩萨,皆于是娑婆世界之下,此界虚空中住,于诸经...

学佛以后,修行的三个重点

我们学佛以后,有三个重点可以修学:第一个是因缘,第...

佛教讲的无我是什么意思

无我,佛在小乘藏教里说三十七道品,其中有四个道品,...

当你最痛苦、障碍最深时,你就修这个观

缘起性空,这是佛教最究竟根本的,一切法就是缘起性空...

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只是暂时的拥有

我们这种身体存在的现象,是由什么来组成的呢?地、水...

佛学常见辞汇(九画)

【皈依】 皈向、依靠、救度之义。皈依佛、皈依法、皈...

三十六种饿鬼

1、获身鬼(迦婆离)。 身高为人的两倍,无面目,手足穿...

关于香疤起源的说法

影视文学作品中,经常会有某人看破红尘,落发受戒为僧...

佛像开光的表法意义

佛教中任何仪式都具有一定的表法意义,开光也不例外。...

【佛教词典】见缚

谓见惑能缠缚著人使不得自在。...

【佛教词典】祝圣寺

位于湖南衡山县西北约十七公里,即南岳之东南麓。慧思...

持戒摄身心惟念功德事

戒是佛给我们的一种方便,这种方便只要守持都可以得解...

佛经中开示不邪淫的功德

1.尔时佛告诸比丘:「于此众中,我不见一法修行已、多...

修行人怎可把这个色壳子看得这么重

在云门寺方丈室后之假石山上,种了不少奇花异草。假石...

会性法师《小净土文略说》

小净土文为宋朝慈云忏主遵式法师所作。遵式法师字知白...

在家学佛的七个条件

对于刚开始学佛的青年来说,怎么在家学佛,有个什么样...

学佛与忏悔

一个学佛的人若欲在修行的道路上远离种种障碍,在现实...

明智的处世之道是以「愚」自居

聪明睿智的人明智的处世之道是以愚自居;讲究道德的人...

理财十事

谈情、做人、理财、处事,似乎是人生必备的基本能力,...

十二因缘法

作为修行人应当知道十二因缘法缘起法的真理。我们生命...

同登彼岸,不为渡河,是为度梦

好,诸位有缘,大家吉祥。 现在我们站在的地方呢,是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