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法会」的原意究竟是什么

2015/02/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法会」的原意究竟是什么

谈起佛教的共修活动,“法会”算是许多人认识佛教的入门砖。但是学佛新手初来法会现场,对法会内涵及仪轨还不认识,往往只能从陌生的环境中自行摸索,尤其在知客处跟着大众写牌位、点灯,让不少人误以为法会仅是为了消灾延寿、超度亡者而设的佛事。那么法会的原意究竟是什么?佛陀时代也有法会吗?参加法会对我们具有什么意义呢?

法会的范畴

法会又称为佛事、法事,指的是各种说法或供佛、供僧及布施等活动的集会,其根本精神是“以法相会,如法修行”。一般来说,寺院的朝暮课诵、定期举行的共修,以及根据不同经典、含摄佛菩萨誓愿的经忏佛事,皆属于法会的范畴。

当代的法会,集梵呗、供养、诵经、礼拜、念佛、持咒、观想等多种修行法门于一身,可说是汉传佛教所独有;佛陀时代的法会则不然,纯粹是“听法、说法的聚会”。

佛陀成道后,在恒河两岸游化、应机而说,开演教法多达三百余会。当时大众一起聆听佛陀说法、一起受戒诵戒,或者接受国王、大富长者的布施供养等,皆可说是法会的雏型。当佛陀入灭不在人世后,说法听法的场景不再,迦叶尊者与五百阿罗汉集结经典, 亦透过弟子之间的口耳传诵佛陀所说的教法, 开展出分享佛法、弘扬佛法的内涵。

诵经之外,僧俗弟子也在各地起造佛塔,每日早晚绕塔、礼拜、供养香花、歌咏赞叹佛的功德。佛的遗迹和舍利塔,不仅是大众巡礼参拜的对象,也逐渐发展出定期的集会。每逢纪念日法会,更是盛况空前,法会的内容不再局限于说法、诵经;出于对佛的虔敬与忆念,香花、灯、伎乐供养,以及梵呗也加入法会的行列。

回归佛陀说法的本怀

回到法会的最初,无论是佛陀说法、经典的受、持、读、诵,或是仪式与义理并重的经忏佛事,无非是透过种种方便,帮助我们回归佛陀说法的本怀,让众生都能离苦得乐,成就佛道。

法会的形式固然随著时空环境更迭,但其根本精神仍在,领众的法师、参加法会的信众,是否能体会佛陀出世本怀、祖师大德创制忏仪的心念?参加法会既不是赶庙会看热闹,也不是把超荐佛事交给僧众来做,就算功德圆满。不该只是寻求消灾免难、超荐亡灵一类的心灵慰藉,这些都只是世间的安心而已。

除了提醒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开放心灵,纳受法义,并如法修行,参加法会时,要从诵经过程中培养觉照力,从经文脉络中学习佛菩萨如何去感受众生的苦、救度众生的苦,并将这份愿心和愿行延续到周遭的人,让佛法从经文忏本中改变自己的生命、走入人群。如此一来,才能真正回归法会“说法听法、修行佛法、弘扬佛法”的本然。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参禅与修净土的人,还需要研读经教吗

原文: 有自负参禅者,辄云达摩不立文字,见性则休。有...

佛教徒应该用什么方式祭奠亡灵

佛教主张给亡灵焚烧纸钱吗? 作为寺院来讲,清明节一般...

吃素与吃斋的区别

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天子王臣在祭祀之前就有斋戒的传...

寺院道场的十九种法事法会

法事是寺院道场重要行事之一。在所举办的法事当中,有...

佛也有寿命的吗

问: 佛有寿限吗?如何理解此佛寿命多少多少劫?劫后...

学佛学什么

一、学习佛法以增进道德戒学 佛教的戒条有很多种,但...

广超法师《佛学基础知识》

业力与轮回 一、业的定义 古印度语称为竭摩,梵语(K...

佛教不能保证任何人不病不死

我这两天接到一个电话,就是说:我家有人住在寺庙里,...

佛教徒可以吃「香菜」吗

是否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对香菜这一词有些忌讳?尤其是...

出家的要求:十三重难与十六轻遮

有些人以为出家做和尚,乃是最容易的事,只要头发一剃...

过堂

过堂,是上斋堂用餐之意,就是佛门中的吃饭,有别于印...

善男子善女人的含义

善男子(梵kula-putra;巴kula-putta;藏rigs-kyi b...

【佛教词典】戒牒

(物名)亦曰度牒。受戒之证书也。初以谁为和尚,以谁...

【佛教词典】佛世

指佛陀在世教化之时代。然欲值佛世甚难,此系众生八难...

为什么要给佛像开光

问: 佛教为什么要给佛菩萨像开光 济群法师答: 供养...

持戒忏悔使现生带来好运吉祥

不管多伟大的人,业力来临,都抵挡不住,至此才知道人...

婚外恋产生的究其根源

受西方性自由思潮的影响,包二奶、养情人、纳妾等有损...

在五浊恶世里,众生的身心障碍特别大

现在我们谈谈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说三乘呢?...

凡是肉类都含有尸毒

食肉具有危险性的个主因,就是凡是肉类都含有尸毒。那...

好好运用这一生

在人生路途上,我们假如能好好把握时间,善用良能与人...

清点你的财物

《清点你的财物》作者叫黄云。如果早上醒来,你发现自...

普贤菩萨和《妙法莲华经》的因缘

中国的菩萨,观音菩萨和众生缘分最足。普贤菩萨的感应...

如何才是开悟

一、无心可安即可开悟 有一个相当著名的公案: 禅宗的...

学佛修行的11大禁忌

1、永远都要记住学佛就是修心;就是勤修戒定慧、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