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无事不登三宝殿」的说法从何而来

2018/01/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无事不登三宝殿」的说法从何而来

人们常说:“无事不登三宝殿”。无事不登三宝殿说法从何而来?是什么意思?三宝殿指的是哪里?

“无事不登三宝殿”是指佛教寺庙中有礼拜、供养等法事方入佛殿,无事不得随便在此走动、吵嚷。后引申为有事而来。“三宝殿”指的是佛教寺院中佛、法、僧的三个主要活动场所。

三宝,佛教指佛、法、僧。佛指释迦牟尼,法指佛所说的教义,僧指继承和宣扬教义的僧众。那“三宝殿”究竟是什么意思?清代学者王有光解释:三宝殿是指佛教的“佛、法、僧”三大活动场所。“佛”是指佛教徒登场办事的地方;“法”是指佛家珍藏经书的楼阁;“僧”是指和尚睡觉的禅房。这三处地方是不得随便进去的。因此,在民间就逐渐演变成了“无事不登三宝殿”这句俗语,也就是说“没有事情不登门”。

“三宝殿”也是通常说的中国三大殿,为北京故宫“太和殿”、山东曲阜孔庙中的“大成殿”和泰山岱庙里的“天贶殿”。太和殿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比天贶殿晚了411年。大成殿建成无考,有史记载是宋天禧五年(1021年)大修时,移今址。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徽宗赵佶取《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语义,下诏更名为“大成殿”,比天贶殿晚12年。

“三宝殿”源自佛教。“佛”是佛教信徒登场藏事的地方,如“大雄宝殿”;“法”是佛家珍藏经典之所,如“藏经楼”;“僧”是指僧侣“燕息”(睡觉)的禅房,也称僧寮。

这三处地方,是清静高洁的佛教重地,不可随意闯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学佛学什么

一、学习佛法以增进道德戒学 佛教的戒条有很多种,但...

梵网经菩萨戒和其他菩萨戒有何区别

问: 梵网经菩萨戒和其他菩萨戒有何区别? 大安法师答...

为何念佛人要到临终时,才能见佛来迎呢

问: 佛是无处不在的,那为什么念佛人要到临终往生之时...

念经持咒与念佛是否冲突

问: 念佛法门成就佛道。请问读诵诸如《金刚经》、《...

星云大师《从现实的世界说到佛教的理想世界》

至诚感谢十方三宝,感谢各位法师,感谢各位护法居士,...

与师父相处时的礼仪

不少人在初学佛时,常会不知如何与法师相处,担心自己...

慧律法师《什么是佛法》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这本《什么是佛法》是张澄...

学佛人著魔了怎么办

问: 学佛人著魔了,怎么办? 大安法师答: 著魔一般都...

什么是佛

佛是佛陀一词的略称,古时也写成浮屠或浮图,是Buddh...

菩萨的十重戒

菩萨十重戒,泛指杀戒、盗戒、淫戒、妄语戒、酤酒戒、...

怎样才能到佛学院上学?都有哪些课程?

提起校园生活,大家都不陌生,但是说起佛学院的校园生...

八正道

「苦」是人生实相,离「苦」得「乐」,人之所欲。学佛...

【佛教词典】性觉

(术语)真如之体,不由于他体自觉,体自明,故云性觉...

【佛教词典】灵像

雕刻或绘画佛菩萨、伽蓝神等形像,以其具有灵验之征,...

不穿袈裟的和尚--梁漱溟

梁漱溟在二十世纪的中国,算是比较活跃且具有一定影响...

太虚大师《念佛往生的原理》

佛法明因缘所生法,有两种力:一、可思议力,二、不可...

临终之时,阿弥陀佛抢先把我们带走

复次是利,约命终时,心不颠倒而言。盖秽土自力修行,...

【推荐】财色名三法,就像狗啮枯骨

唯心识观,这个地方我们讲一下。唯心识观就是说, 当你...

西红柿的营养功效

西红柿的营养功效 1、西红柿,又名西红柿、洋柿子、狼...

大安法师:八万四千法门只须净土一法就可以吗

问: 藏传净土法门,特别强调往生事因,明观福田 积资...

既然理即是佛,我们与佛又有何区别

《楞严经》说:理则顿悟,乘悟并销; 事非顿除,因次第...

净土法门下手容易,成就的果位非常高

现在很多人没有自知之明,他觉得他一修行就目空四海,...

如何根治烦恼习气

在凡夫地,谁无烦恼。须于平时预先提防,自然遇境逢缘...

慧律法师《不二法门》

禅,是感情和理性达到最平衡点的境界。此外,禅亦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