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各宗要略——禅宗

界诠法师  2021/05/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各宗要略——禅宗

源流

佛教分显密和教宗之别。宗指禅学,禅宗是以心传心,见性成佛,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佛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迦叶契悟,相承至达摩,于梁代来华,初至广州,后到金陵,与梁武帝谈而不契,遂赴洛阳后往嵩山少林寺,面壁九载。有得法弟子慧可,付与衣法,为禅宗之源始。

二祖慧可传法与三祖僧璨。僧璨传道信为四祖。四祖道信以下,分两系:一为黄梅弘忍,为本宗正传,称五祖。一为牛头法融,称牛头禅,为旁系。

五祖弘忍以下,也分两系,正受法者为六祖慧能,化行南方,称南宗禅;次为神秀,化行北方,称北宗禅。慧能所弘为顿教,称南顿;神秀所弘为渐教,称北渐。此后北渐趣衰,南而日盛。

六祖门下,传心得法者有:南岳怀让、青原行思、菏泽神会、南阳慧忠、永嘉玄觉。以上五师各化行一方,其中尤以怀让、行思两大师,传法最盛。

怀让传马祖道一,道一传百丈怀海。怀海下又分两宗:一为黄櫱希运,希运传临济义玄立临济宗。二为沩山灵祐,灵祐传仰山慧寂立沩仰宗。

行思传石头希迁,希迁下又分二系:一为道悟以下相承有崇信、宣鉴、义存。义存下又分两家:一为云门文偃立云门宗,一为师备,备传桂琛,琛传文益立法眼宗。希运下另一系是惟俨,法嗣相承有昙晟、良价、本寂立曹洞宗。

以上五宗,虽各有传承,而尤以临济、曹洞二宗为最盛。有天下临济、曹半边之称。

宗义

从迦叶脉脉相传,以心传心,不立文字,是故不依经论根据。而达摩是以四卷《楞伽经》传法。至四祖道信,五祖弘忍,盛唱金刚般若,维摩诘等经。

六祖曾闻《金刚经》中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故此宗修观从心下手,即不思量一切,万缘放下,排除杂念为根本。《楞严经》云:“心生即种种法生,心灭即种种法灭。”《维摩经》云:“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遗教经》云:“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故知一切善恶皆由自心,转此妄心成真心即是诸佛,故心为根本。欲求解脱,先须识本达源——心。若不知此理,于外相求,无有是处。

求佛智慧,要即禅定,若无禅定,念想不息,功德难生,所以妄想不生,明见本性曰禅定。即是见本性无生之心,所谓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历来祖师求法者,总以反诘追问,令回光返照,竟令于自心中见取,非从外得。

二入四行

禅宗的宗旨是单刀直入,直示心性,以彻见此心性而成佛,根据达摩的二入四行学说,把入道的途径区分作理与行两种称为二入。

(一)理入:凭借经教的启示,深信众生同一真如本性,但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所以令舍妄归真,修心如墙壁坚住不移的观法,遣荡一切差别相,与真如本性之理相符,寂然无为,此为理入。

(二)行入:行入分四种行。依理入之理而发于行动名行入。

(1)报怨行:泯冤亲爱憎,逆来顺受的忍辱行。

(2)随缘行:苦乐得失,无动于心,无所愿乐,万事随缘随分无贪著。

(3)无所求行:无所贪求,息心息念。

(4)称法行:安心无为,任运与法性之理相称而行,即合于诸法实相,行广六度,而无所著。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界诠法师文章列表

参禅的下手方法

老和尚慈悲,大和尚慈悲,各位班首师傅和各位法师慈悲...

坐禅时如何调身

在坐禅的过程中,懂得调身是很重要的事情。禅定的功夫...

不再为世间所囚缚

唐朝的曹山本寂禅师,是福建泉州莆田人,从小学习儒学...

慧律法师《佛教的根本精神不是一句阿弥陀佛,一句观世音菩萨》

有一个信徒拜佛拜得非常烦恼,她念佛念观世音菩萨念了...

入禅之门第一讲:什么是禅

今天讲第一个题目:禅是什么,或者说什么是禅。这是个...

为什么不能吃葱、蒜、韭菜

所谓素食,不仅仅是不吃肉而已,而且连葱、洋葱、韭菜...

【佛学漫画】寺院的一天

本文以禅宗寺院为范,粗浅阐述寺庙一天场景,所见更多...

参禅人的一念之差

我以前跟谛闲老法师学教,在他那里参学。听谛闲老法师...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楞严咒注音版

楞严咒注音版...

【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劝发菩提心文...

三十三观音

杨柳观音 又称药王观音。左手结施无畏印,右手持杨柳...

什么是独头意识

唐代传奇名篇《枕中记》里记载,郁郁不得志的卢生在邯...

袈裟的功德

袈裟,指缠缚于僧众身上的法衣,因为法衣的颜色不正而...

佛教的十善业

一、不杀生而慈心于仁 杀是杀害,生是生命,不杀害众生...

【佛教词典】私聚百因缘集

凡九卷。日僧住信著于正嘉元年(1257)。全书分为印度...

【佛教词典】如来心经

(经名)佛顶放无垢光明入普门观察一切如来心陀罗尼经...

居士今日要务,唯当谢绝人事一心念佛

《与茅静远居士书》是省庵祖师写给茅静远居士的一封书...

演莲法师《在家菩萨戒浅说》不邪淫戒

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邪淫。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

观四谛发弘誓,当仁不让要成佛

四弘誓愿是智者在观察声闻教苦、集、灭、道四圣谛之后...

仗弥陀功德力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

破戒的过患

持戒的功德不可思议,但是破戒的过患也很可怕,因此我...

参禅人在修行中会出现的种种境界

真实用功办道的人,首先要明了佛法的道理,尤其是参禅...

出家有年龄限制吗

问: 出家有年龄限制吗? 体恒法师答: 出家就是脱离...

五个【不要紧】与十个【无论如何】

五个【不要紧】: 如果您的微笑得不到回应,不要紧;...

禅定有多少种类

四类禅 依据宗密的《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之一,禅有五...

禅堂的法器与仪规

五家钟板 中国禅宗在六祖之后,形成了五家七派的弘法模...

【推荐】肺癌晚期的父亲念佛往生

我的父亲,一位慈爱祥和、意志坚强、博学多才、倍受家...

修行人应如何看待所见境界

接手书,知日诵精勤,欣慰无似。所言黑影,非佛菩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