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教放焰口的由来

2021/10/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佛教放焰口的由来

饿鬼又称焰口、面燃等,属于三恶道众生之一, 其体枯瘦,咽细如针,口吐火焰,以生前悭吝之故,遂有此一果报。曾有饿鬼在阿难入定中显现,并由此而成为佛教“放焰口”仪式的缘起。《顺正理论》中举出三种饿鬼:

1、无财饿鬼

包括炬口饿鬼、针口饿鬼、臭口饿鬼等三种。全无食物,常陷于饥渴之苦恼,若偶尔获食,于将食时,又化作火焰,无法下咽。

2、少财饿鬼

包括针毛饿鬼、臭毛饿鬼、瘿饿鬼等三种。专食脓、血等。

3、多财饿鬼

包括希祠饿鬼、希弃饿鬼、大势饿鬼等三种。食人残物或布施物;亦包括受富乐之天人。

地狱道的众生寿量不定,有的饿鬼寿命可长达数万人间年,受着因不善业力而感召之无量痛苦果报。饿鬼大多承受着在黑暗中流连、饥渴不堪的痛苦,同时也被饿鬼道中势力大者欺压。

据《瑜伽师地论》记载,饿鬼在饮食上会受到三种障碍。

一曰外障:此类饿鬼因为常受饥渴,所以发乱面黑,形容枯槁,唇口干焦,只能以舌舐口,虽然四处奔走求食,所见池水却都变成脓血而不能饮用。

二曰内障:此类饿鬼咽细如针,口大如炬,腹鼓如山,然而即使得到食物,却因喉细而不能吞咽。

三曰无障:此类饿鬼饮食虽无障碍,但是不论所受食物为何,皆会燃烧成火,仍受饥渴大苦。

饿鬼道众生是胎生,每胎会生下几百个鬼子。投生饿鬼道的因缘,据《业报差别经》载,令众生得饿鬼报之业有十种:

(一)身行轻恶业;(二)口行轻恶业;(三)意行轻恶业;(四)起于多贪;(五)起于恶贪;(六)嫉妒;(七)邪见;(八)爱著资生即便命终;(九)因饥而亡;(十)枯渴而死。

投生饿鬼道的因缘,除了共通的不善业之外,也特别与不肯施舍助人、偷盗或见难不救之业因有关。

观世音菩萨大悲愿力化光幻化成“焰口能仁”,即面燃大士,以此来度化饿鬼道众生。在这个苦难世界里,菩萨以“焰口能仁”的加持普度他们,使他们在饥渴难忍的苦难中迅速脱离痛苦得到解脱。

依据《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记载:佛在迦毗罗城中,为诸菩萨、比丘说法。那时辰,阿难尊者茕居静处,修习禅定。当晚三更事后,阿难突然看见一个枯瘦丑陋、口中喷火烧、咽细如针、头发蓬乱的饿鬼,名叫“焰口”,来到阿难跟前。阿难看到到这焰口饿鬼时很害怕。焰口饿鬼对阿难说:“三天之后,你行将命终,投胎饿鬼道中,就像我这个样子!”

阿难听了之后,起大恐慌,急忙问道:“如果我死后,会堕入饿鬼道中受苦,可有什么要领,能令我免受此苦吗?”焰口饿鬼说:“有!你如果能在明天,布施百千万亿如恒河沙数的饿鬼,及百千婆罗旧俗门上贴的神像仙等,并用摩伽陀国群众所用的斛器,各施一斛之食,且为我赡养三宝,如此就能令我离开恶道之苦,往生天上,而你呢,就能免除堕入饿鬼道之苦,增长寿命福德!”

阿难听完,立即去请教佛陀。佛告阿难:“你不必担忧害怕,那些焰口饿鬼,其实是观音菩萨为度化众生所变示现,我这里有个方便法,使你在一食顷之间,就能够布施百千恒河沙数恁地多的饿鬼、神仙等饮食。”

于是,佛陀便为阿难宣说《无量威德从容光明殊胜妙力陀罗尼》,也就是佛门课诵本中普传的《变食真言》。佛告诉阿难说:“如果有持诵此咒者,即能餍足无量百千恒河沙数饿鬼及婆罗旧俗门上贴的神像仙等上妙饮食,并令他们一一众等,皆得摩伽陀国所用之斛七七斛食。”

接下来,佛陀为阿难介绍变食真言的传授继承来历:“阿难,我于前世作婆罗门时,在观音菩萨及世间自在威德如来处,受持这真言,故能布施无量饿鬼及诸神仙种种饮食,令诸饿鬼解脱魔难之身,往生天上。阿难,你今日能受持这真言,福德寿命,皆得增长。”于是,佛陀就为阿难说了变食神咒。

同时,佛陀宣说、称诵四大如来名号之法门,即称诵:

南无多宝如来——(使饿鬼消弭疾苦得到赡养福利)

南无妙色身如来——(使饿鬼表面再也不丑陋可骇)

南无广博身如来——(使一些体态身又矮又小的饿鬼变得高大)

南无离怖畏如来——(使饿鬼再也不害怕,前来享用饮食)

修此法时,于一切时,取一净瓶,盛以净水,置少饭及诸饼食等,右手持按瓶,诵陀罗尼七遍。饿鬼们竞相赶来,使百千恒河沙的饿鬼得以饱食。这即是佛教中“放焰口”法事的由来。

根据《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而举行的施食饿鬼之法事,而被称为“放焰口”法事。该法事以饿鬼道众生为主要施食对象;施放焰口,则饿鬼皆得超度,亦成为对死者追荐的佛事之一。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什么样的布施能成就广大功德

云何菩萨其施广大?若诸菩萨于惠施中离娑洛想。 前面是...

学佛人的一天--从供养开始

供养是佛弟子一天当中出现频率极高的行止,举凡早课前...

应该用什么态度来布施

我们再看正修。应该用什么态度布施才能够构成波罗蜜。...

做供养要具备这三个条件

做供养要具足三个要点:第一,福田清净;第二,意乐清...

佛誓断众生贪欲之因缘

世间狂逸之甚,莫过于贪欲,因此应当勤断贪欲烦恼。 《...

粥有十利饶益有情

摩诃僧祇律云:粥有十利、饶益有情。佛住舍卫城时。难...

供养的时候,天上的宫殿也给你修好了

我们做善事没有根,这回做了,下回可能不做,做一做也...

圣严法师《以布施对治贪念》

贪念会带给我们许多的烦恼,该如何帮自己除贪、解毒呢...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瑜伽菩萨戒本

《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观音菩萨的十二大愿

第一:广发弘誓愿: 广发弘誓大愿心,度尽众生消烦恼...

六念法

一、念佛, 念佛具足十号,有大慈大悲大光明,神通无...

戒定慧

(一)修戒 戒的定义是不当作的不能作,应当作的不能...

结夏安居的意义与供养安居僧的功德

何为结夏安居? 在印度,夏季的雨季长达三个月,佛陀乃...

【佛教词典】九品安养之化生

安养者,极乐之异名。往生极乐净土之人,有胎生、化生...

【佛教词典】悉昙四十二字门

就梵字之字母四十二字而各别论其义门。又作四十二字门...

因缘果报如影随形

《大庄严论经》中马鸣菩萨提到,若是造作善业,自然就...

具缚凡夫,欲度众生,无有是处

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里面有一个结论,就是具缚凡夫...

念佛是消业障的最好办法

有的众生,杀父杀母,出佛身血,五逆十恶,做尽坏事,...

培养临终的第二念

净土宗要培养临终的正念是什么意思?临终第二念的正念...

犯戒后在佛前忏悔可以吗?以往的罪是否能消

问: 动念犯戒,在自家佛像前忏悔可以吗? 天因法师答...

这两个念头,让你最快速增长福慧

佛法有两个目的,第一是修福,第二是修慧,即福慧双修...

王雷泉教授谈禅悟人生

去年底,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

宏海法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第一讲) 各位大觉世间正法学堂的同修们,大家请合掌...

正报身心世界的虚妄相是怎么来的

我们再看第二段的明众生相续。 这个众生指的是我们五阴...

把厌离心彻底地提出来

原来我在佛学院讲净土课的时候,比较年轻的学生说,哎...

星云大师《残缺就是美》

每次看到残障人士,我总是想起家乡那个踽踽独行的小女...

在家人可以披袈裟吗

在佛门里,袈裟是代表佛陀的传承,佛法的正传。所以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