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梁皇宝忏》十卷都说了些什么

2021/10/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梁皇宝忏》十卷都说了些什么

礼拜《梁皇宝忏》是佛门中修忏悔的主要法门之一,流传千载,经久不衰,感应无数。起因梁武帝梦见蟒蛇,为妃子生前嗔恨心重死后而堕入蟒蛇身,恳请武帝为她祈请高僧为其忏悔业障,代她广修供养增长善根培植福德,后其即刻脱离畜生业障得解脱。

《梁皇宝忏》开篇先述编制名称的缘起,即梁武帝为超度皇后、消其业障而设忏法。后因梦到弥勒菩萨,感其慈悲精神,便以“慈悲”为忏法名称,因此《梁皇宝忏》又名《慈悲道场忏法》。

弥勒菩萨本名“慈氏”,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中“慈”为首利益众生,观世音菩萨以“悲”来济度众生。“慈能与乐,悲能拔苦”,在《梁皇宝忏》中,先拜“弥勒菩萨”,后拜“观世音菩萨”,寓意慈悲具足一切善根福德,发无住清净心,实践慈悲心,方能降伏烦恼,福德圆满。并劝勉佛弟子要在身语意中,贯彻菩萨的慈悲心,如此可以“守护三宝,令魔隐蔽”。

接下来我们看各卷大意:

《梁皇宝忏》卷第一

纵观十卷忏文,以第一、二卷之内容最为关键切要。第一卷主要分为三部分,即皈依、断疑、忏悔。

皈依

欲礼忏必先皈依。因世间万事万物皆迁流变化,在世事无常中唯有佛法僧三宝可作怙恃,依之而能消除罪障、断灭轮回。因此拜忏以皈依为首,是为礼忏者增长福德善根。

断疑

既已皈依,当信三宝,但世人多疑,不能尽信,使功德徒增损耗。对此佛教允许善信存疑,因为有疑,才会去进一步探寻真相,最终生起信心。在这一部分,忏文列举了多个“好报与恶报”等世人时常疑惑的例子,并以三世因果之法为众断疑,从而劝勉大众“若欲得道,当依佛语”。

忏悔

皈依、断疑后便可以开始修行,修行的第一步便是“忏悔”,即忏悔过错,再不复犯,从而去恶趋善、改往修来。

《梁皇宝忏》卷第二

既已“忏悔”消除宿恶,当速修善法,以免恶业再起、苦难重演,因此第二卷主讲“发心”,即“发菩提心”“发愿心”“发回向心”。

发菩提心

不要以为“发心”很难,生活中我们会经常“发心”,如:愿暴富、愿找到好姻缘等等,但这些只是凡夫心,无法帮助我们从苦难中解脱。因此,当我们忏悔恶业以后,就要发和佛菩萨一样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心。

发愿心

发菩提心不光只是嘴上说说,还要有切实的目标,这就是“发愿心”。我们所熟知的有药师十二大愿、弥陀四十八大愿、普贤十大愿等。忏文中也劝勉礼忏者发下二十大愿,大家可以去恭读了解。

发回向心

发菩提心、发愿后,还要把实际行愿所获的利益人天的功德全部回向给一切众生,让大家能够一起远离苦难,这便是利益众生的“发回向心”

《梁皇宝忏》卷第三、四

第三、四卷总体类似,主要讲述了六道中的种种果报。

一切众生总是畏果不畏因,就好像做坏事害怕惩戒却依然忍不住去做,吃食者怕生病,但却对存有隐患的野味敞开肚皮。如是种种,不一而足,因此忏文先讲述众人所畏惧的“果”来警戒众生,再举例说明导致这些结果的原因,最后诚祈诸佛菩萨度脱六道一切众生、灭除六道一切众苦。

《梁皇宝忏》卷第五、六

第五、六卷主要讲述了众生因“心想颠倒”,总是“贪著世间”,但事物总共就这么多,一方拥有的多,另一方就拥有的少,也就有了利益纷争,结下怨仇。

第六卷中具体罗列了结怨的因缘,并再次强调“忏悔”,令怨怼双方都互相宽容、原谅,也就解怨释结,化违缘为善缘。

《梁皇宝忏》卷第七、八、九

虽然我们在这轮回中受苦无量、与诸多众生结下怨怼,但我们生为人身也有许多值得庆幸的事,如未堕地狱、畜生道、可读诵经典、可利益众生等十种幸事。

第七卷主要讲述了我们的种种幸运与善缘,庆幸的同时更应心怀感恩。

因此第八、九卷便劝勉礼忏者对于那些曾护佑加持我们的护法龙天、此生及过去生的父母师长等,通过代他们礼拜诸佛菩萨从而为其祈福,并再次将礼忏功德回向众生。

《梁皇宝忏》卷第十

在最后一卷中,进一步教导礼忏者菩萨的回向法门、劝勉发六根愿。我们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虽然是罪恶造业的源头,但同时也是缔造善业的基础,故忏文中如是写道“众恶所起,皆缘六根,是知六根众祸之本。虽为祸本,亦能招致无量福业。”

纵观十卷,其以皈依为入门,以忏悔来断恶,以发心发愿为修善培福之核心,以回向为利益一切众生之行门,逐渐培养礼忏者大乘菩萨的胸襟,并与十方三世诸佛菩萨感应道交、广结法缘,从而使历劫罪垢得以消除,终获清凉。

 

历劫怨怼六道中 听我发愿对众生

欠我债者不再要 我欠债者为诵经

恕我无明愚痴罪 共同皈依佛法僧

待到九品莲花坐 再来娑婆度有情

又复皈依。如是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三宝。愿以佛力。法力。大地菩萨力。一切贤圣力。令某等父母亲缘。于六道中。有怨怼者。各及眷属。皆悉同时集此道场。共忏先罪。解诸怨结。若有身形拘碍不得到者。愿承三宝之力。摄其精神。皆悉同到。以慈悲心。受某等今日忏悔。一切怨怼。愿蒙解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出现恐惧的时候,千万要紧抓这句佛号

我们闭关念佛,很多人就谈到,他一入关就觉得很害怕。...

念佛能消业障,为什么还会遇到障缘

问: 师父,刚才说到念佛消除业障,有的人念了很多佛...

到寺院参加法会,为何要提前斋戒三天

问: 师父您好,请问为什么到寺院参加法会,需要提前...

念阿弥陀佛能否灭除定业

原文: 须知一句阿弥陀佛,持之及极,成佛尚有余,将谓...

信佛后遇到大病苦,应该如何应对

问: 请问法师,对于一些信佛的人,信后遇到一些大的...

心念念相续,才能构成业力

我们内心的一种造作的功能,佛陀说就像一个暴流,就是...

拜《药师忏》可以替代别人忏悔

在《《药师忏》法特点四》的日记中讲了《药师忏》第四...

冤亲债主鬼神障如何破

这个业力的资持,我讲一个公案,大家体会一下这个生命...

弥勒菩萨的象征意义

到寺院朝拜过的善男信女都知道,在汉传佛教寺院的天王...

寺院屋檐下为什么要挂铃铛

在我国一些寺庙等传统古建筑的屋檐下,总能看到这系挂...

各宗要略——华严宗

宗义及学统 华严宗是依《华严经》而成立。释尊初成道,...

「常住物」有四种分类

常住物有四种:一、常住常住物;二、十方常住;三、现...

【佛教词典】俱舍四善根

(名数)一暖法,总相念住后念所生之善根,名暖法。有...

【佛教词典】楚南

(813~888)唐代禅僧。福建人,俗姓张。幼依开元寺昙...

静能修身,静能生慧

当季节将一床雪袄冰被,覆盖在大地上的时候,我知道,...

一次施舍的福德

在舍卫国里有个名叫拘留的老人,他非常富有,却一点也...

念地藏菩萨名万遍,一切毒害不能损之

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或因治生...

济群法师的修学经历

今天在这里,主要是和同学们谈谈心。同时向大家介绍一...

【推荐】肺癌晚期的父亲念佛往生

我的父亲,一位慈爱祥和、意志坚强、博学多才、倍受家...

净业行人为何要读诵大乘经典

《观经》中佛为何提出净业行人要读诵大乘经典?因为念...

宣化上人:欲速则不达

很多学生刚入学时,皆抱定一个目标:预备读好书后,要...

深信切愿不容易,如何才能生起信心

问: 我学佛不久,今年29岁,尽管我的家人基本上都在...

丰子恺《十二生肖》漫画

丰子恺《十二生肖》漫画。以上作品由丰子恺原创,吴浩...

往生净土的愿,绝非世俗浊欲

佛教说这个欲望,比如具体谈到五欲财、色、名、食、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