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古德参究机缘颇多,唯有「念佛是谁」最易得力

憨山大师  2022/02/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古德参究机缘颇多,唯有「念佛是谁」最易得力

出家本为生死大事。今出家儿,不知生死为何物,但知随波逐流业识茫茫,无本可据。古人参方行脚,访寻知识,单为究明己躬下事。今人行尽天下,历遍丛林,唯鼓粥饭习气,竟不知善知识为人处,可惜奔波一生,到底了无下落,是为可怜愍者!

至有一念为生死心的,不知修行之要,或以礼诵念佛为修行,一生辛苦,到底于己躬下事,如黑漆桶相似,于生死分上,了没干涉。

禅人发心真实为生死大事,唯有参究向上一着,为真实工夫。先要办一片长远决定不退之志,古人二三十年,单提一念,不悟不休。第一不得指望速成就,释迦老子,三大阿僧祇劫,磨炼身心,岂是钝根耶?

古德参究机缘尽多,唯有“念佛的是谁”一则审实话头,最易得力。禅人今日发心参究,但将此一则公案,时时提撕。先将身心内外一切妄想杂乱念头,一齐放下,放到没可放处,即深深提起一声“阿弥陀佛”,四字历历分明,急着眼看,看得少不得力,又提一声佛,有力便下疑情,审问者念佛的是谁,审之又审,毕竟是谁。看得才有昏散现前,即便快着精彩,又提又看,又审又疑。疑到疑不得处,胸中如银山铁壁,立在心目之间,如此便是话头得力时也。

若到此得力处,正好重下疑情。于日用一切时、一切处,念念不移,乃至久久梦中,一似醒时一般。若用力到此,决不可退堕,忽然疑团迸裂,自然顿见本来面目。若肯发此决定之志,操不退之心,但只一念直直行将去,切不可求速效,切不得将心待悟。若工夫绵密,自有打破时节也。

如上所说参究一节,最是易为省力,是要放得下,提得起,靠得定,疑得切。不拘行住坐卧,动静闲忙,都是用心的时节。六祖云“若论此事,轮刀上阵,亦可做得”,此之谓也。禅人有志,真为生死,便从此一路下脚。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憨山大师文章列表

如何掌握给亡者助念和开示的时间

问: 法师说,给亡者开示时,不要死板地每隔两个小时...

电视如梦 念佛醒梦

两年前,一位师兄在学佛小组分享的时候说,她已经不看...

我去即来——省庵大师的圆满人生

久负盛名的宁波阿育王寺右侧,有一处隐藏在茂林深处,...

念佛戒烟的感悟

2012年,我开始接触佛法,次年正式皈依三宝,由于那时...

弘扬净土法门的一个重要原则

净土法门唯佛与佛方能究尽,九法界众生靠自己的能力是...

当知念佛目的,必须归于无念

念佛一法,尤为断念方便之方便。不令他念而念佛,亦是...

如何把唯识学跟念佛法门结合

我们怎么把唯识学跟念佛法门结合? 其实唯识学跟净土宗...

【推荐】不管念佛与否都希望你抓紧时间

一声磬响,烦恼顿息。我与弥陀,是二是一? 也许有些人...

佛教之三种简易修持法

今天承诸位善友请我演讲。我以为谈玄说妙虽然极为高尚...

为大众服务应该要有慈悲心

不管执事(执事是指在僧中做事,服务大众的人)也好,...

把「牛」释放,幸福才有可能出现

问: 佛教常说放下?什么是放下?怎么才放下? 一行禅...

不要怕错,只怕不做

人往高处爬,水往低处流。是必然的理则,否则将滞留停...

【佛教词典】正直舍方便

(术语)法华经方便品偈曰:于诸菩萨中正直舍方便但说...

【佛教词典】识实性唯识

(术语)就法相宗以心心所等五法观为唯识言之,观第五...

谁愿作阿修罗呢

佛教把贪、嗔、痴名为三毒,三毒于人乃致命的三害。此...

净土居士楷模--刘遗民

刘遗民是东晋时期,庐山东林寺白莲社十八高贤之一。他...

「穷子喻」对我们的启发

《法华经》讲了一个穷子喻。一个大富长者的儿子离开他...

慧律禅师禅语精选

1、 触目所及,与万物为敌,是谓之凡夫。   2、 当...

娑婆活计轻一分,生西方便有一分稳当

蕅益大师的时代是在明末清初,他是我们莲宗的九祖,也...

比佛更大无上福田

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虽然他的终极关怀是出世间法,...

念佛如何得定、开慧

问: 请问师父,念佛如何达到得定、开慧? 大安法师答...

宣化上人:一切都在演说妙法

世界上,一切一切都在演说妙法。山就演山的妙法;河就...

【推荐】听你「自己」的佛号,心才能专注寂静

一句佛号的操作包括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我...

《易经》智慧:人的命运,藏在这三个字里

时因时乘变,待时而飞 虎落平阳被犬欺,龙困浅滩被虾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