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五逆十恶

2011/05/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五逆

所谓五逆罪,是指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若犯其中之一,即堕无间地狱。

一、杀父母:谓父母养育,恩同天地,为子者当竭力孝养奉事,以报其恩,况行杀逆。若行此事,是为逆罪,即堕地狱。

二、破和合僧:谓比丘集众,行布萨时,和合作法。若后来者,当随顺寂默,或当出避。若以嗔恶之心,破其法事,令不和合,是为逆罪。

三、出佛身血:谓佛是一切众生慈父,能令众生,悟明自心,出离苦趣。众生历劫供养,不能报其恩德万一,而况出其身血。若行此事,是为逆罪。(凡恶心毁坏佛像,皆即出佛身血也)。

四、杀阿罗汉:阿罗汉为众生所应供养恭敬,况行杀逆。若行此事,是为逆罪。

五、破羯磨僧:羯磨华言作法办事,谓比丘受具足戒,或行忏悔法时,当依和尚阿阇黎行羯磨法,作法成就,方为得戒。若有人见者,当随顺寂默,或当出避。若以恶心破其作法,令不得戒,是为逆罪。

十恶

“十恶”,又称“十恶业”。在佛学里,“十恶业”是招致各种“苦报”、“恶报”的十种最根本的恶业,简称“十恶”。

“十恶”中,身恶有三种 :

一是杀人夺命,二是不与而取,包括盗窃、抢窃,三是邪淫,指于家室之外发生两性关系,这三种都是行为,故称为“身恶”。

“口恶”有四种:

一是妄言,包括狂妄语、虚浮语、欺骗语等;二是两舌,即挑拨离间、搬弄是非、造谣中伤等;三是恶口,指恶言恶语、粗暴语、出口伤人之语等;四是绮语,指脏话、杂秽语、粗话等。由于这四种都是出自口的语言行为,故称为“口恶”。

“意恶”有三种 :

一是贪欲,指贪财、贪色、贪名、贪图享受等各种贪欲;二是嗔恚,指的是憎恶、愠怒、仇恨和记恨等;三是邪见,指不信佛法,不信因果,并宣扬之。

所谓“八邪”、指的是 :

邪见,邪思维、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又叫邪方便)、邪念、邪定。

以上十恶八邪,是凡夫常犯的恶业;其中每一样发出来都可种下恶因,也都必将招致苦报。对人对己、对社会对众生,都是有害无利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十恶不赦」是哪十恶

十恶不赦是形容一个人罪大恶极、不可饶恕,古代刑法中...

万一犯了五逆和谤法,就不能往生吗

问: 关于往生的条件,在于深信切愿,弟子对这点也是...

谤法五逆还能往生吗

问曰: 如四十八愿中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不得往生。今此...

身患恶疮见佛陀,阿阇世王惭悔得救

提婆达多灭亡以后,阿阇世王并不因他的灭亡而悲哀,反...

五逆罪人能不能往生呢

有人又提了一个问题,《佛说观无量寿经》里面说,五逆...

五逆罪都能往生,我们为什么不能呢

恶女人、动物、五逆十恶的人都能往生,为什么我们不能...

造了五逆重罪和诽谤正法,还能往生吗

问曰,无量寿经言,愿往生者,皆得往生,唯除五逆诽谤...

五戒都修不好,凭什么得出世间的圣果

十恶止了就是十善。心有三种,贪、嗔、痴,要把它断除...

【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戒法、戒体、戒行与戒相

戒法 戒法者,佛为优婆塞优婆夷所制之五戒八戒,式叉摩...

礼佛三拜之含义

礼佛三拜之含义: (1)折伏骄慢心(2)见贤思齐(3)...

沙弥的等位与类别

沙弥,在佛陀初期的僧团中是没有的,沙弥在佛教中的出...

佛像是否要开光才会灵验?

佛像落成后,择日致礼而供奉之,谓之开光。亦曰开眼,...

【佛教词典】异端

在宗教学上,此指非自己所信仰之其他宗教而言。如受洗...

【佛教词典】成就十法邬波索迦

能利自他不能广利。何等为十?谓前所说邬波索迦。自离...

有修行了,自然会有人护持你

以前去太平岩寺听课,有个比丘尼法师开示,他说他常常...

老僧一打坐,能消万两金

沩山老人曾说过,老僧一打坐,能消万两金。唐裴休丞相...

心中觉悟心自安

一、慈悲为本,为善心安 慈悲是佛道之根本,慈爱众生...

修行不在于找「境界」

修行学佛,重要的不在于找「境界」,最主要的应是「自...

把握因缘广植福田

过去,弗羯罗卫国有一位画师,名为羯那。羯那有个因缘...

无论粗细妄念,均须起灭随无而善护修

故无论粗细妄念,均须起灭随无而善护修。 妄念有粗有细...

下品中生是什么样的情况

下品中生是什么情况,这是指破戒的众生。这个人先求受...

印光大师在报国寺闭关的故事

面对佛教衰微、人伦败坏,天灾人祸频繁,人民水深火热...

中国三大处世奇书最精华30句

《菜根谭》《围炉夜话》《小窗幽记》,并称为修身养性...

清定上师《心经开示录》

观自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

星云大师:不要仅看到「有形」的财富

2011年4月13日下午,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国际佛光会...

为什么要在初一十五吃素

农历初一、十五,海洋潮汐的变化因月亮的盈亏影响而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