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地藏菩萨的本生事迹

2011/11/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地藏菩萨的本生事迹

关于地藏菩萨本生事迹,大乘佛经里有几种记载:

(1)过去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有佛号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地藏菩萨那时为婆罗门女,其母悦帝利不信三宝,修习邪道,死后堕入地狱受苦。此女卖掉家宅财产,广求香华,于佛塔寺,大兴供养。以至诚恭敬,摒息杂念,一心称念佛号。其母承女孝顺,为作功德,离狱生天。

(2)地藏菩萨于过去无量劫中为孝女,名曰光目。其母生前喜食鱼子,犯杀生罪极重。光目女知母死后必堕恶道,请阿罗汉入定观察,果意其母在地狱中,受大苦难。光目女一心念佛,恭敬供养,以诚孝的力量,拔救母亲离地狱苦。

这两个故事,说明地藏菩萨提倡孝道,重视超度救济父母。当然更为重要的,是父母还健在的时候,作子女的要竭尽孝道。对父母除衣食供养,老病侍奉外,最根本的是劝说父母,尊敬三宝,深信因果,止恶行善,具足正见。中国人特重孝道,其慎终追远的精神,与地藏法门有所吻合。所以地藏菩萨在中国,受到人们普遍的尊敬,不无道理。七月十五日的盂兰盆法会,七月三十日的地藏法会,在我国各地广泛流行的原因,是地藏法门与中国孝道结合得很好,所以明朝的紫柏、莲池、憨山、蕅益四大师和先师圆瑛大师,都特别推崇地藏菩萨。其意趣所在,是将佛教的度亡与中国儒家的孝道揉合一起,使佛教进一步与中国社会相适应。

(3)在过去久远不可说劫前,地藏菩萨曾为大长者子。彼时有佛名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长者子见佛相好庄严。心生敬慕。问佛作何行愿。而得此相?佛答:欲得此相,为当久度一切苦恼众生。长者子遂发愿,我今尽未来劫,为一切苦恼众生,悉令解脱,我方成佛。

佛的相好,是功德庄严,具足万行的体现。地藏菩萨于久远劫前行菩萨道,说明他是果位很高的大菩萨,为度众生,故于秽土,现声闻身。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人相貌长得好坏,是其思想与行为如何的集中表现。今人不察,不在行为美,思想美上狠下功夫,而是采取整容,打扮的办法,结果是适得其反。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答复地藏菩萨的话:‘欲证此身,当须久远度脱一切受苦众生'的话,是发人深省的。

(4)过去无量劫前,有佛号一切智成就如来,未出家时,为小国王,与邻国王为友,同行十善,饶益众生。一王发愿:早成佛道,普度群生,此即一切智成就如来。一王发愿:若不先度一切众生,脱离苦恼,令其实乐,得至菩提,绝不成佛。此即地藏菩萨是。

这个故事反映了地藏菩萨的大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地藏菩萨度众生的特点:那里最艰苦,就到那里去。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最艰苦的地方,当然是地狱。所以地藏菩萨的工作物件,是在地狱里度极重罪的众生,那些恶贯满盈的众生,只要改恶从善,至心诵念地藏菩萨圣号,可以解除一切苦厄,使地狱相,隐而不现。医生治病,要注意防与治相结合,地藏菩萨度众生也是如此。对已堕地狱的,令其离狱。但工作的重点,还是放在末堕地狱的众生身上,如何令其护持善根,永远不造堕地狱的恶业。

在《十轮经》卷三,介绍有四类十一种罪,能使人堕入地狱。

(一)五无间罪:(1)杀父,(2)杀母,(3)杀阿罗汉,(4)出佛身血,(5)破和合僧。

(二)造五无间四根本罪:(1)杀、(2)盗、(3)淫、(4)妄语。(3)谤正法。(4)疑三宝。

若人犯上述十一种罪中的任何一种,必堕无间狱中。地藏菩萨向人们广泛宣传这十一种罪是堕地狱的种子和因缘。使人们认清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特别要认清堕地狱的极恶业,才能避恶趋善。不造此类的恶业,就不受恶报,免堕地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地藏经》教我们回向的方法

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遇佛形像...

受持读诵《地藏经》的殊胜利益

地藏菩萨誓愿宏深,悲心至切。曾无数次发愿:地狱未空...

【推荐】称名供养礼拜地藏菩萨,求诸所愿速得满足

地藏菩萨常以不可思议禅定之力度化无量世界众生,满愿...

你能够这样做,你就是菩萨

【更能每日念菩萨名千遍。至于千日。是人当得菩萨遣所...

梦参老和尚:念万遍地藏菩萨圣号

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诸人等衣食不足,求者乖...

地藏菩萨的净土在哪里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与八十百千那庾多频跋罗菩萨。...

供奉地藏菩萨能获二十八种利益

如果您家中有供奉地藏菩萨的圣像或画像,并且常虔诚的...

平时念佛与临终念佛的利益

【世尊,现在未来一切众生,若天若人,若男若女,但念...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

佛说月光菩萨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

佛说法灭尽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佛教过堂的要点与意义

佛教传到汉地之后,形成了严格的过堂用餐仪轨,规定了...

佛学常见辞汇(七画)

【弟子】 徒众对老师的自称。 【伽蓝】 1.僧伽蓝...

【推荐】佛教十宗略述

释迦世尊住世之时,说法四十九年,皆随众生根机,方便...

【推荐】观世音菩萨

《一》前言 今天是观世音菩萨的圣诞日,所以向诸位介...

【佛教词典】随非福识

【随非福识】 p1367 法蕴足论十卷八页云:云何造非福行...

【佛教词典】毗兰若

(人名)婆罗门名。请佛安居,废忘而不知佛至,如来于...

佛教中的「五行」有哪些含义

我们常说的五行为五元运行之意。指水、火、木、金、土...

每一种果报都经过三个阶段的变现

我们强调业力,我们也讲到果报,那么当果报变现的时候...

放下仇恨才能解放自己

我把心里一直记恨的人列了一张清单。这其中伤害我最深...

怀玉禅师上品上生的故事

这里我举一个公案,大家看看。把这位法师求到上品上生...

素食的十大益处

素食的好处极多。至少具有下列十大益处: 1.益寿延年...

【推荐】要有能接受批评的雅量

在职场上,难免遇到因为行事风格不同、立场有异,而有...

观此六尘如六大贼

六大贼者,即外六尘。菩萨摩诃萨观此六尘如六大贼。何...

在家供佛,何业不消何福不生

供养佛菩萨像。或西方三圣佛像(阿弥陀佛、观音菩萨、...

参究念佛的利与弊

念佛的方法有多种,比如像观想念佛,观像念佛,实相念...

拜忏之精神与正确态度

忏仪在佛门里是修行的方法,也是修行的仪式。以修行的...

穷微极妙的莲华座

《观经》讲那个莲华座,你看看它穷微极妙到什么程度?...

至诚念观音菩萨就能逢凶化吉

在佛法里面,有很多经典都在介绍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