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无常的含义

2012/07/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景物依旧,人事已非」,这是一般人对无常的感叹。其实,世间一切有为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起,因缘所生的诸法,空无自性,随著缘聚而生,缘散而灭,它是三世迁流不住的,所以不但有情世间的众生有生、老、病、死的现象,器世间的山河大地有成、住、坏、空的演变,人的心念有生、住、异、灭的变化,自然界的时序更是春、夏、秋、冬,或冷、暖、寒、暑的更替不已。也就是说,一切法在时间上是刹那不住,念念生灭,过去的已灭,未来的未生,现在的即生即灭,正如《金刚经》所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因为世间一切万法无一是常住不变的,因此说「无常」。

无常是宇宙人生一切现象的真理。依物理学来说,宇宙世间一切事物没有一样是静止的,既然是动的,就是「无常」。因此,《八大人觉经》说:「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阿含经》也说:「积聚终销散,崇高必堕落,合会要当离,有生无不死。」《万善同归集》更是形容:「无常迅速,念念迁移,石火风灯,逝波残照,露华电影,不足为喻。」这些都是说明人生无常的道理:三世迁流不住,所以无常;诸法因缘所生,所以无常。

无常依其变化的速度,分为「念念无常」与「一期无常」两种。在世间所有事物中,变化速度最快的,莫过于我人的心念,心念的生灭,刹那不住,比闪电还要迅速,因此《宝雨经》形容心念如流水,生灭不暂滞;如电,刹那不停。

除了心念是「念念无常」之外,其实人的生老病死、物的生住异灭、世界的成住坏空等,莫不是由刹那刹那的渐变,累积成一期的突变。因此,世间一切现象,乃至万事万物,可以说都只是时间性的存在而已。因为不论精神、物质,凡一切现象无一不刹那生灭变化,而且是不断的变化,因此无常是世间实相,是永远不变的真理。

当初佛陀因为感悟人生无常,于是舍弃荣华,出家修道;成道之后,也以苦、空、无常的人生真相来开示众生,所以原始佛教教团的成立,可以说是源于佛陀对诸行无常的体悟。

世间无常故苦。顺遂变成困逆固然是无常,祸厄转为幸福也是无常。因此,无常不是消极的,无常说明:好的会变坏,坏的也能转好。例如:贫穷的人,只要努力工作、经营,也有致富的可能;人事不和谐,只要肯与人为善,广结善缘,自能赢得友谊;做事遇到挫折,只要能够愈挫愈勇,逆境终将突破。无常对人生具有积极的激励意义,因为世事无常,才能使我们脱离不满的现状;因为世事无常,所以得以体会法性的真实平等;因为世事无常,所以不会为神权邪说所迷惑。尤其,修学佛法的人因为有「生死事大,无常迅速」的无常观,所以容易生起出离心,精进不懈,进趣佛道。

《大般涅槃经》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这是说明世间万物无一得以常住不坏,凡生者必灭,因此,唯有超脱此生、灭的世界,才可达到寂静的境域。也就是说,一切有为法的本性是空寂的,所以无常、无我,所以能实现涅槃,这就是「三法印」的思想根据,也是佛教的根本教义。

无常使生灭相续,无常带给人生无限的光明,无限的生机。如果世间一切永恒常住,则世界必然一片死寂,惟其一切法是由因缘和合而起,缘聚则生,缘散则灭,所以才有春夏秋冬的四时运转,才有花开花落、月圆月缺的物换星移,才有聚散穷通、悲欢离合,也才能构成一个生机无限,多彩多姿的有情世间。

无常为我们的人生开拓更宽广的空间,很多苦难都因无常而重新燃起无限的希望。所以,无常才能进步,才能更新,才能生生不息;无常,蕴藏无限的希望与生机,是最实在,最亲切的真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数钱

从前有一个穷人在路上行走,偶然得到了一袋子金钱。心...

如何修不净观与无常无我观

大乘起信论它对因缘所生法的观,主要是提出两点:一个...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

无常,对于所有佛弟子,甚至是丝毫没有佛教信仰的社会...

念佛人常念死时节,方肯切心

一、阿弥陀佛,谁不能念?而偏不易念;西方极乐,谁不...

一代高僧梦参老和尚于五台山安详示寂

当代佛门耆宿梦参长老,于2017年11月27日下午16时30分...

【推荐】明明有很多快乐,为什么佛说众生皆苦

往昔有五位国王,国界相近,常互相往来,不会相互攻打...

感受痛苦和死亡的逼迫

你不能确定何时死去。虽然你拥有宝贵人身,但它全然是...

志公禅师:十二时辰颂

志公禅师即宝志禅师(公元418年514年),南北朝齐、梁...

正法念处经

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悲咒修持仪轨...

轮回

什么是轮回 轮回又称流转、轮转、生死轮回,意思是众...

大乘八宗

佛教从汉代传入中国以后,到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翻...

何谓「一实相印」

一实相印是大乘不共之教理。《大智度论》云:三世诸佛...

【图】僧人威仪规范教学(平兴寺版)

僧仪规范(平兴寺版)...

【佛教词典】观法

(术语)于心观念真理之法也。同于观心。止观曰:观法...

【佛教词典】贰吒

(界名)Akani??ha,天名。译曰色究竟。色界之最顶也。...

证严法师:不说是非难

在日常生活中,有两种表达彼此感受的方式,那就是「声...

助父母往生西方

一个念佛行人,要把念佛的利益为有缘的众生,尤其是父...

为善勿贵人知

示陈定耑曰:小人之为恶也,唯恐人知。君子之为善也,...

有受菩萨戒跟没受菩萨戒有什么差别

第一个、在《瑜伽师地论》上说:一个人受菩萨戒跟没有...

如何开示妻子同生极乐世界

莲池大师在未出家之前,他是示现一个结婚好了之人。他...

念佛如果心力不够,还需要加些净观

《莫到老来方修道》,今天我们讲第九行持门的净观门。...

业障障碍我们修净土法门

一件很难理解的事:修净土一法有这么大的利益,但是很...

慧能大师与法达

一天,从江西南昌来了一位手持锡杖的僧人,名叫法达。...

护心勿起瞋

佛陀住世时,众僧日中一食,托钵化缘毕,或在山林间经...

佛教是如何看待同性恋的

问: 佛教是如何看待同性恋的?同性恋可以往生净土吗...

能走多远走多远吧

有师徒两位僧人,从很远的地方去灵山朝圣。一路上一边...

同地水火风,虚空无分别

同地水火风,虚空无分别。此二句,名庄严心业功德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