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护心勿起瞋

2010/12/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陀住世时,众僧日中一食,托钵化缘毕,或在山林间经行,或于树下静坐思惟谛理,个个摄心专注,精进行道。

一天,有位比丘正安详地行走在草间小路上,听得不远处传来喑哑低沉的声音,唤道:「和尚道人……」比丘抬头张望,猛然看到一条大蛇正逶迤而来,顿时一惊;只见大蛇又说:「道人不要惊慌恐怖,我不会加害于您,我是特地来请您为我说法,让我得以脱离这丑陋可怕的身躯。」

大蛇问比丘:「您有听过阿耆达王吗?」比丘回答曾听过此人,大蛇便言:「我就是阿耆达王。」比丘不可置信地问:「阿耆达王造立佛塔无数,供养三宝,护持正法,功德广大,理当受享天福,怎么会得如此果报呢?」大蛇不胜唏嘘,面露愁苦地向比丘哀诉说:「您有所不知,在我临命终时,为我持扇旁立的侍者不慎失手,致使扇子掉在我的脸上,我不由自主地起了大瞋恨心。一念之间,气绝命终,心与境相应,便堕落成蟒身,身心不宁,日夜受苦。」

比丘听完大蛇的话后,心生怜悯,立刻为大蛇开示苦集灭道、因缘果报、自性清净等种种妙理。大蛇一心乐听,法喜无比,七天七夜不眠不食,过后命终便生天上,得庄严自在的报身。几个月后,天人为了感念佛法利生的恩泽,特持香花来到佛所散花供佛。现场大众突见天降香花,不明所以,天人于是在虚空中出声白言:「我乃过去阿耆达王,幸得道人为我说法而生天上,今日散花以报佛恩!」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去掉傲慢和嗔恚才能成正果

在禅修的过程中,要排除傲慢和瞋恚的心理。傲慢是一种...

如本法师:如何避免火烧功德林

佛法中常以忍辱来对治憎恨,因有憎恨才有忍辱之法,一...

要争气,不要生气

一九三七年,日本出兵侵略华北,在杭州经商的父亲于返...

除灭嗔恚得无忧

昔日佛住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城中有一位婆私吒婆...

哪一件事情因为发脾气而变得更好

我过去在佛学院做执事,带了一批新生,这当中有一个居...

惟觉老和尚:放纵欲念及嗔心的后果

佛法里有句话: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又说:火烧功...

见羲法师:忍辱入道 超越自我

人生在世为什么要修忍辱呢?首先就要明白我这个字的意...

慧律法师《包容异己》

人,生而不平等。 在历史上,有很多人穷究一生的研究...

【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龙藏本)...

【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准提咒持诵仪轨...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对抗危险的唯一保障是正确的心念

难屠替一位富翁看顾牛只,虽然只是个牧牛人,但他尽可...

打猎的果报

隔壁的刘某吆三喝四,呼朋唤友,赌牌下馆子,拉帮结派...

愿所有苦难众生,永不再流浪生死

这是我人生中的真实经历。 一场大病之后,我一直想把我...

《云居山志》上记载的「一粥之缘」公案

云居山就有过这个事情。某某禅师他听说云居山真如寺道...

【佛教词典】罗睺寺

位于山西五台山台怀镇显通寺东隅。为喇嘛庙,供奉文殊...

【佛教词典】色有三种

【色有三种】 p0568   瑜伽五十四卷十七页云:问:于...

每一种果报都经过三个阶段的变现

我们强调业力,我们也讲到果报,那么当果报变现的时候...

因地心和果地觉如何融合

此经独诠无上心要,诸佛名字,并诠无上圆满究竟万德,...

十善业道之不偷盗

《地藏经》云:「若遇盗窃者,说贫穷苦楚报。」 世间上...

你没有突破障碍,如何能见到阿弥陀佛

佛教的因缘观,只有一个观念就是事出必有因,每一件事...

行善的回报实在是太丰厚了

在福建省的莆田有一户林家,祖先有一位老婆婆喜欢行善...

「无我」的定义及其意义

无我是佛教的核心思想之一,是佛教判断真理的标准,也...

如何合理分配来之不易的财富

香港华懋集团原主席龚如心于2007年4月3日突然辞世,留...

泥佛不度水,真佛内里坐

赵州上堂云:金佛不度炉,木佛不度火,泥佛不度水。真...

「般若」对我们人生的妙用

我们在世间上为人处事,都要讲求效能、功用。正如赚钱...

【推荐】未成佛道,先结人缘--佛法教您改善人际关系

我们都知道,社会伦理乃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人...

学佛就是要出离苦恼

现在常有很多人来找师父开示,我问开示什么?他说他要...

坚受信念

在久远的古代,有个喜食人肉的国王,常常命令厨师在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