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取因假设论

陈那菩萨造 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取因假设论一卷

陈那菩萨造

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论曰。为遮一性异性非有边故。大师但依假施设事。而宣法要。欲令有情方便趣入。如理作意。远离邪宗。永断烦恼。如是三边。皆有过故。我当开释。此中取因假设。略有三种。一者总聚。二者相续。三者分位差别。言总聚者。谓于一时有多法聚。随顺世间。以一性说。如身林等。言相续者。谓于异时因果不绝。以一性说。如羯罗罗等位。名之为人。芽等转异。名之为穀。言分位差别者。谓于一事有其多性。异不异时。而为建立。如色生位异无常性。有见有对。业具性故等。由此三义。密意说有补嗢揭罗。及证圆寂。然此三义。但是假设。不可说为一性异性。及总无性。有过失故。此中且辨总聚有聚。无异性言。事唯二种。为当许有。此二自性。遮其性别。谓于有聚。总聚不别。名无异耶。为但无余。说名无异。此有何过。颂曰。

 若无异性体无别  有聚更互成无异
 或于总聚别事殊  此复便成多种体

论曰。若许手等自性与身是一名无异者。此即于身无别性故。手等更互成无差别。手便成足。违世间故。或复说彼别别支分非身自性。于聚集时说为身者。此即全无总聚自体少分可得。为异前义故置或言。若于别事非是总聚自性者。即是自性差别由别性故。于聚集时云何与彼无别自性得成应理。不由总聚舍自性故。此复便成多种体性。总聚于多无异性故。若别若总是无异性。由非总别舍自性故。若顿若渐皆成多性。望彼诸事无异性故。如是且辨二计过失。颂曰。

 若言唯遮余有性  二种非有汝成过
 若一有性是所遮  非无别故两相似

论曰。若言唯遮余有性。二种非有汝成过者。若于有聚无别总聚名无异者。此即更互相待成无异性。若于一处有无异义。第二亦尔。云何汝得免斯过失。如无总聚。有聚亦无。若异此者。无异之言便成无用。若一有性是所遮者。纵许如是于他所执有分实事。唯遮于此名无异者。此亦不然。事无别故。两处相似由无异言。一处既尔于余亦然。如初无异言故。汝不应但遮一处若言意许唯遮彼者。应可但言无其有分。勿言无异。彼之有性是不乐故。若其许彼体性是有不许异者。说无异言方成应理。又有异义。非无别故。两相似者。如离手等更无别身。是有分故。如是手等亦待指等成。其有分手等。如身亦成。非有如是。乃至极微待于声等。声等复待萨埵等。萨埵等复待喜等。待异功能。此即分与有分同有分性故。汝所执便成非有。如是且辨许无异性。有二种过。颂曰。

 异性亦尔以一边  于支分处别别转
 一边便有无穷过  或非是一及全无

论曰。异性亦尔者有二过。言流至于此由彼于自支分转时。或别别转。或复遍转。此中且辨别别转义。若以一边。于手等处。有分转时。彼亦一边。犹如手等。复更应有一边随起。如是展转。有无穷过。或非是一者。异无穷过故置或言。若言身分一边更不转者。此即应无一有分义便成有分唯有一边。若尔应许唯有手等。何烦党执于己支分。有分转耶。及全无者。一边无穷。及更有过故置及言。以此一边。于分转时。此即全无有分可得。由非有分如手足等。有其一边。若言有分离手等时。无别支分。有分体一故若如是者。便成于彼别支分处各各遍转。唯此二计更无第三分别执故。颂曰。

 若遍彼成多种性  及于手等互无差
 或此非彼故便成  诸事皆同一微性

论曰。若言遍者。所许有分与支分量同。于一一处皆周遍故。彼即便成多种体性。更有异义故置及言。由于一处遍皆有故。由不许彼别处性故。及余支分更互无差。由彼和合。同一处时。事无别故。此则手处应许有足。便违世间共许道理。或此非彼者。更有异计故置或言。为避前过云有分体。于足转时非于手等有分别转此则无有。于余支分同处过者。此同捺瘿反出眼睛。若如是者。一切有分成一实事。是故诸事成一极微。由彼有分。于自支分。展转起时。乃至唯有一实极微。住处可得。此一支分。便与有分。同一极微。此有分执理成无用。及违自宗。若言离于色等。别有极微。即无如前所说之过。由彼不于色等处转故无此失。理亦不然。于此亦有二执过故。故应许此。有别方分。或无方分。若尔何过。颂曰。

 有方分性非极微  为遮一性异性故
 或无方分多不聚  或复众同于一微

论曰。由非如是所执极微。理得成就。有方分故。由此方分。更成转细。又复彼遮一异性故。由此于彼自支分处。或同或异。唯此二种。无第三计。已斥其过。非诸极微。有方分故。既无方分。假令共聚。亦不和杂。设许同处。皆同一微。然此极微。不得和聚。一与诸微。相障碍故即诸微体。共成于一。由同处故。如是已说总聚有聚一异之过。颂曰。

 相续若一舍婴孩  渐次乃至童年位
 应失自身非不异  若言不失便相杂

论曰。若许相续。于有续事。无异性者应许自性。有其二种。由此说为相续自性。或但遮余。此之二种同前总聚。已斥其过。于中别者。今更决择。若别别位领受之时。为舍前位。而领于后。为当不舍。斯有何过。若舍婴孩。至童年位。应失自身。汝若许此。于婴儿位。是不异者。彼移易时。自体应失。于此位中。无异性故。故汝宗云。凡诸实事。有别法起。有别法生。为转变者。无如是理。然非不异。移转位别。安危异故。言不异者。此即是彼如是且论转舍之过若不失者。法相和杂。不舍婴孩。领童年位。孩童等位。体相和杂。应成无别。然不见有如斯之事。已说不异性过。颂曰。

 若是异性身不安  为欲求安劳妄设
 转不相应及生灭  若言体别成实事

论曰。相续有续。体若异者。诸有先病。后时求差。所有劬劳。皆成妄设。流转之理。不相应故。曾不见有别体之物。如牛马等。得相续故。若言不可说事亦不见者。此难非理。是所成立故。由离二边。于世间事。因果之处。见有斯事非于余处。又如酸酒。欲转成美。心散乱人。修令寂定。所设劬劳。并应无益。由体异故。若异性者。生灭之理。亦不相应。诸有生灭。相续起者。应于现在。支分处转过未现在。云何转耶。一分全遍。并如前破。又性异者。相续体殊。不应生灭。此复何过。若言别者。有为相异。所许相续成实事有。此不应理。次后当说相续一异。已彰其过。复次分位差别。于果性等。其事云何。颂曰。

 于果性等分位处  取彼事已施言说
 若异彼者事无体  不异二过辨如前

论曰。于果性等。分位之处。取彼事已。而兴言说。异彼无体。谓于色等。说为因果。一异性。自他性。有见有对性等。若言彼事异于此者。此即便成非因果等。亦无自体由无一事。不待于德。于自体处可成言说。此不异性。有二种失。如前总聚已彰其过。于随有处。应可思之。若于有法。说无异性。舍不舍性。亦如前辨。或此于身相续转时。有差别性。譬如牛味。于热病者。能为止息。复能于此。为发动因。已说三种假设之事。异不异性所有过失。总拨无者。次当辨释。颂曰。

 若不许身是实有  无倒说法应无益
 又复应无邪见人  亦无差别作用事

论曰。如于身处。颠倒说为常乐我净。无倒为说四念住法。若无身者。应成无用。又若不许有相续者。能治所治便成差别。如于余身执以为常为对治彼。便于余身为说无常。此成无用。复次若无分位差别者。说无常等法。亦为无用。又邪见人。说无施无受等。及诸总聚所有福事。应非邪见。然衣食等所有施物。皆是总聚。如有说言。风不能吹。河不流等。言无相续。亦非邪见。然非佛教。许彼风等有实业用。虽有风吹等用。然而不许彼能向余方相续生起。若无相续。皆无如是邪见之事。若无分位差别者。于一色处苦集二相拨无之时邪见差别应成非有色无别故。亦无差别作业之事。又若不许有总聚者。于毗诃罗窣堵波等。福德差殊。应皆非有。又相续别故。其福亦殊。如世尊告勇健长者曰。若有苾刍。受食食已。入无量意定。正念而住。于如是等福德差别。应成非有。若不许有分位差别者。此差别故。业用差别亦成非有。事虽不殊势力有异。其用亦别。是共许故。犹如毒药。和余物时。便为害命。疗病用故。如是等类。拨无其事。皆有过失。若有如是众过失者。何不许彼是实物有。此不应理。有过失故。何者是耶。颂曰。

 由遮一性异性故  非是展转藉因成
 自体亦是可说故  似境唯从于识起

论曰。由于色等。是实有故。更互相望一异之性。是可说故。其总聚等。是不可说。若如是者。身望余身。云何名异。此由非是更互相因。凡诸事物。若舍于彼。而心取此者。斯则不名取因假设。由不取彼以为因故。然于身等。更互相待。若舍彼时。意不取此。此乃方名取因假设。若舍色等。无其总聚。是故应知。但于自事一异之性。是不可说。非于一切然分位差别。于异性等。更互名异。说之为假。若如是者。于色等处。亦不取故。说为异性。应非实有。理不应尔。由彼自体。是可说故。亦是可得体相别故。非于余事不弃舍故。然此似境。亦从识起。于彼所有一切境相。若离识者。即不能知所有自性。亦是假设。故无有过。如有颂言。

 鬼傍生人天  各随其所应
 同处心异故  许境非实有

又总聚等非实物有。非是有为无为性故。一切诸法。皆是有为无为性摄。此且非是有为之相。颂曰。

 相不相应非有为  若言有说是密意
 于数取趣亦见说  若是无为应不坏

论曰。若是有为。应如识等。有生住等有为之相。此不如是。于总聚等。二微聚时。相乃无边。有无穷过。亦非假事。有如是相。一事便有。无边相故。然于现有假施设事。聚集等时。便有生灭。可了知故。若言有说者。实有此言。说总聚等有为之相。如有颂曰。

 积聚皆消散  崇高必堕落
 合会终别离  有命皆归死

此谓三谟诃等。说有灭相。于毗诃罗等。说有生相。虽有此说。皆是密意。非于胜义有如是相。此生等相。世人皆知。于假处有。即如其事。而为说法。此由随顺离欲事故。虽非胜义。顺清净故。为欲利益诸有情故。作如是说。佛告诸苾刍。若见女人。与母状同者。应为母想。如是等言。皆是假说。宁知生等。是密意说。非胜义耶。于补嗢揭罗。说有生等故。如有一人出现世间能多利益等。又说一切有情皆依食住。又说吾今衰老。须供侍人。一切有情皆归死等。然非于人有生等事。如是且辨。于总聚等。非有为性。若尔应许是无为性。若是无为。应不灭坏。由无为法无灭坏故。诸总聚等。应是常住。如虚空等。非总聚等。可成实事。有为无为。皆不应理。岂复世间于现事处一异性等有不可说耶。有如是说。现见世人。于衣等处。于丝缕等。不曾思量一异性等。而皆共为卖买等事。世尊为欲利益世间。方便宣说。亦不言其一性异性。颂曰。

 世尊欲令断烦恼  同彼世间可思事
 不言一性及异性  方便说法化众生

论曰。诸佛世尊。不坏世间。如其所有。离难思事。于诸众生。随其意乐差别之性。于被缠迫随眠位中。为欲断彼诸烦恼故。宣说法要。佛告诸苾刍。汝等勿同世人作无益思虑。我说能知能见尽诸有漏。非不知见。乃至如理作意。非不如理。如是应知。如理作意是断烦恼之正因也。不如理思。能生众苦。当遣邪思。宜顺正念。颂曰。

 一切义成由此本  易为方便极难遇
 色命须臾不暂停  智者宜应速修习

取因假设论一卷


上篇:掌中论

下篇:观总相论颂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瑜伽部目录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唐三藏沙门义净译 如是我...

佛说譬喻经

佛说譬喻经 大唐三藏法师义净译 如是我闻: 一时薄伽...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

十八空论

十八空论(亦十六亦十八亦十四亦十七) 龙树菩萨造 陈天...

显扬圣教论颂

显扬圣教论颂 无着菩萨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摄事...

大乘法界无差别论

大乘法界无差别论一卷(一名如来藏论) 坚慧菩萨造 大唐...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卷第一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

佛说五无反复经

佛说五无反复经 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闻如是: 一时,佛...

佛说老母女六英经

佛说老母女六英经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佛为世尊,...

【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

信心铭

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

法海经

法海经 西晋沙门法炬译 闻如是: 一时,佛游瞻波国,...

【注音版】佛说法乘义决定经

佛说法乘义决定经...

劝发菩提心集

劝发菩提心集卷上 翻经沙门慧沼撰 一明菩萨种姓相门 ...

这一生有两件事情绝不能做

一个人所拥有的最好的东西是什么?不是昨天的辉煌,也...

圣严法师《如何管理好情绪》

问:从医学和心理学来看情绪,它是自然反应,那么佛法...

猎狗的雕像

我在书上看到一则苏格兰的故事。书上说,当地有个墓园...

真如的心必须要离开三件事情

当我们能够在因地于妄念当中,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

以和气迎人,以静气养身

以和气迎人,则乖沴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气消;以浩气...

宽恕行忍的龙

大海中住着两条龙,一个生性刚直,一个生性慈忍。一日...

如何看待职场上的公平问题

人人都希望公平,但世上有百分之百公平的事吗?譬如在...

临终时靠音声特别稳当

净土宗它强调临终的正念,整个成败就在临终的时候,所...

何以拜佛能罪灭河沙

佛教主张礼拜佛、菩萨圣像,当然它有很深的哲义存在。...

梦参老和尚:念经念佛还会有灾祸吗

每个人都有六亲眷属,你周围的人要是不信佛的,你怎么...

【推荐】会伤害我们的是对事情的想法

那天,天降大雨,他依约搭公车去赴会,车上乘客拥挤,...

念佛乃明理悟心之捷径

净土法门,为佛法中最平常,最高深之法门,若非宿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