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鸠摩罗什法师大义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卷上

宋国庐山慧远法师。公少瞻儒道。擅坚白之名。及脱俗高尚。亦江左须弥。凡所述作。莫非皆是实归之路。默问常安草堂摩诃乘法师鸠摩罗什。苻书云。什是天竺大婆罗门鸠摩罗炎之子也。其母须陀洹人。什初诞生。圆光一丈。暨长超绝。独步阎浮。至乎归伏异学。历国风靡。法集之盛。云萃草堂。其甘雨所洽者。融伦影肇渊生成睿八子也。照明之祥。信有徵也。大乘经中深义十有八途。什法师一一开答。今分为上中下三卷。上卷有六事。中卷有七事。下卷有五事。

初问答真法身 次重问答法身 次问答法身像类 次问答法身寿量 次问答三十二相 次问答受决。

初问答真法身

远问曰。佛于法身中为菩萨说经。法身菩萨乃能见之。如此则有四大五根。若然者。与色身复何差别。而云法身耶。经云法身无去无来。无有起灭。泥洹同像。云何可见。而复讲说乎。

什答曰。佛法身者。同于变化。化无四大五根。所以者何。造色之法。不离四大。而今有香之物。必有四法。色香味触。有味之物。必有三法。色味触。有色之物。必有二法。有色有触。有触之物。必有一法。即触法也。余者或有或无。如地必有色香味触。水有色味触。若水有香。即是地香。何以知之。真金之器用承天雨。则无香也。火必有触。若有香者。即是木香。何以知之。火从白石出者。则无香也。风但有触。而无色也。若非色之物。则异今事。如镜中像。水中月。见如有色。而无触等。则非色也。化亦如是。法身亦然。又经言法身者。或说佛所化身。或说妙行法身。性生身。妙行法性生身者。真为法身也。如无生菩萨。舍此肉身。得清净行身。又如法华经说。罗汉受起为佛。经复云。罗汉末后之身。是二经者皆出佛口。可不信乎。但以罗汉。更不受结业形故。说言后边耳。譬如法身菩萨。净行生故。说言作佛。如是佛事。虽皆是实。而有参差。有真有伪。真法身者。遍满十方虚空法界。光明悉照无量国土。说法音声。常周十方无数之国。具足十住菩萨之众。乃得闻法。从是佛身方便现化。常有无量无边化佛。遍于十方。随众生类若干差品。而为现形。光明色像。精麁不同。如来真身。九住菩萨尚不能见。何况惟越致及余众生。所以者何。佛法身者。出于三界。不依身口心行。无量无漏诸净功德本行所成。而能久住。似若泥洹。真法身者。犹如日现。所化之身同若日光。如首楞严经。灯明王佛寿七百阿僧祇劫。与此释迦同。是彼一身无有异也。若一佛者。此应从彼而有。法性生佛所化之佛。亦复如是。若言法身无来无去者。即是法身实相。同于泥洹。无为无作。又云。法身虽复久住。有为之法。终归于无。其性空寂。若然者。亦法身实相无来无去。如是虽云法身说经。其相不生不灭。则无过也。

远领解曰。寻来答要。其义有三。一谓法身实相无来无去。与泥洹同像。二谓法身同化。无四大五根。如水月镜像之类。三谓法性生身。是真法身。能久住于世。犹如日现。此三各异。统以一名。故总谓法身。而传者未详辨。徒存名而滥实故。致前问耳。君位序有判为善。

次重问法身并答

远问曰。法身实相无去无来。般若经中法上菩萨。答常悲已有成观。又法身同化。如镜像之类。方等诸经引喻言。日月宫殿不移。而光影现于江河。此二条是所不疑。今所问者。谓法性生身妙行所成。毗摩罗诘经善权品云。如来身者。法化所成。来答之要。似同此说。此一章所说列法。为是法性生身所因。非若是前因者。必由之以致果闻。致果之法。为与实相合。不若所因。与实相合。不离余垢。则不应受生。请推受生之本。以求其例。从凡夫人。至声闻得无着果。最后边身。皆从烦恼生。结业所化也。从得法忍菩萨。受清净身。上至补处大士。坐树王下取正觉者。皆从烦恼残气生。本习余垢之所化也。自斯以后生理都绝。夫生者。宜相与痴言。若大义所明。为同此不。若同此。请问所疑。得忍菩萨。舍结业受法性生身时。以何理而得生耶。若由爱习之残气。得忍菩萨烦恼既除。着行亦断。尚无法中之爱。岂有本习之余爱。设有此余。云何得起。而云受身。为实生为生耶。不生为生乎。若以不生为生。则名实生。便当生理无穷。若以生为生。则受生之类。皆类有道。假令法身菩萨。以实相为已住。妙法为善因。至于受生之际。必资余垢以成化。但当换之。以论所有理耳。今所未了者。谓止处已断。所宅之形。非复本器。昔习之余。无由得起。何以知其然。烦恼残气。要从结业后边身生。诸以効明之。向使问舍利弗。常禅定三昧。声色交陈于前。耳目无用。则受澹泊而过。及其在用暂过。鼻眼之凡夫。便损[虚*予]大乘。失贤支想。所以尔者。由止处未断。耳目有所对故也。至于忘对。由尚无用。而况绝五根者乎。此既烦恼残气。要由结业五根之効也。假使慈悲之性。化于受习之气。发自神本。不待诸根。四大既绝。将何所摄。而有斯形。阴阳之表。岂可感而成化乎。如其不可。则道穷数尽。理无所出。水镜之喻。有因而像。真法性生。复何由哉。

什答曰。后后五百岁来。随诸论师。遂各附所安。大小判别。小乘部者。以诸贤圣所得无漏功德。谓三十七品。及佛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等。以为法身。又以三藏经。显示此理。亦名法身。是故天竺诸国皆云。虽无佛生身。法身犹存。大乘部者。谓一切法无生无灭。语言道断。心行处灭。无漏无为。无量无边。如涅槃相。是名法身。及诸无漏功德。并诸经法。亦名法身。所以者何。以此因缘。得实相故。又大乘法中。无决定分别是生身是法身。所以者何。法相毕竟清净故。而随俗分别。菩萨得无生法忍。舍肉身次受后身。名为法身。所以者何。体无生忍力。无诸烦恼。亦不取二乘证。又未成佛。于其中间所受之身。名为法性生身。然诸论师。于此法身。而生异论。或言无诸烦恼者。已得涅槃。不应复生。如如自在王经说。佛告自在王菩萨。我于燃灯佛时。通达四自在。即于尔时已得佛道。入于涅槃。是吾末身也。自在菩萨言。若尔时得涅槃者。从是以来复何所作。佛言。自利已办。但为教化众生。净佛国土。具足诸神通力威德故。以此因缘。可知身分虽尽。常以化身。度脱众生。或言。是事不然所以者何。若尔时得涅槃实道者。身分都尽。又无心意。云何能现化五道。度脱众生净佛土耶。譬如实有幻师。然后能幻事。若无幻师。则无幻事。是故菩萨。得无生法忍。虽无烦恼。应有余习。如阿罗汉成道时。诸漏虽尽。而有残气。但诸罗汉。于诸众生中。无大悲心。诸有余习更不受生。而菩萨于一切众生。深入大悲。彻于骨髓。及本愿力。并证实际。随应度众生。于中受身。存亡自在。不随烦恼。至坐道场。余气及尽。若不尔者。佛与菩萨。不应有别。或言。得无生法忍菩萨有二。一者得五神通。二者六神通。得五神通者。烦恼成就。但不现前。如人捕得怨贼。系之在狱。不能为患。如是诸菩萨。无生忍力故。制诸烦恼。永不复生。但以清净心。修六波罗蜜功德。如凡夫人。成就三界烦恼。上二界烦恼。不现在前。虽有烦恼。无所能为。住五神通。种种现化。度脱众生。故留余结。续复受生。若无残结。则无复生。犹如责米。故留穀种渐渐具足六波罗蜜。教化众生。净佛国土。乃坐道场。舍烦恼结。然后成佛。具六神通者。所作已办。自利足。如阿罗汉辟支佛。无复异也。此身尽已。更不受生。但以本愿大悲力故。应化之身相续不绝。度众生已。自然成佛。所度既毕。自然而灭。先是实灭。以汲引众生故。变化其身。令复示其都灭。又三藏论师。菩萨虽得六神通。不尽诸漏。行四无量心。生色界中。乃至末后身。生罗睺罗。于尼连禅河浴。为大水所漂。力不能制。嫌愦五人舍我而去。坐道场时。以十六心。得阿那含。以十八心。断无色界结。以三十四心。破一切烦恼。得一切智。成佛已具受人法。饥渴寒热老病死等。虽心得解脱。身犹有碍。但以一切智慧大悲心为胜耳。如是等诸论义师。皆因佛语。说菩萨相。于是各生异端。得中者少。意谓菩萨得无生法忍。舍生死身。即堕无量无边法中。如阿罗汉。既入无余涅槃。堕在无量无边法中。不得说言若天若人若在若灭。何以故。因缘故名为人。因缘散自然而息。无有一定实灭者。但名有变异身。得如是法门。便欲灭度时。十方佛告言。善男子。汝未得如是无量无边见顿佛身。又未得无量禅定智慧等诸佛功德。汝但得一法门。勿以一法门故。自以为足。当念本愿。怜愍众生。令不知如是寂灭相故。堕三恶道。受诸苦恼。汝所得者。虽是究竟真实之法。但未是证时。尔时菩萨。受佛教已。自念本愿。还以大悲。入于生死。是菩萨。名之不在涅槃不在世间。无有定相。以种种方便。度脱众生。设有问言。菩萨答尔。无复实生受勤苦。无诸恼患。功勳甚少。应答是事不然。着于凡夫时。以颠倒着心。要期果报。虽修苦行。皆非实行。今得诸法实相。具涅槃乐。而入生死。化度众生。是为希有设复问言。若此人戏想都灭。又无我心。何复以功德希有耶。应答。菩萨之心无有斯事。但为分别者。言有大有。如师子有大力。不以为大。但余狩以为大耳。又如神药。为益众生故。出于世间。而无分别。但余人知有大力。如之人言身毕竟寂灭相。如幻如梦。如镜中像。不可以生相不生相为难。何以故。此人堕在无数量。不应以戏论求之。但以人妄谓。菩萨有至道场。尽诸结使。断彼意故。说言菩萨唯有结使残气耳。如大乘论中说。结有二种。一者凡夫结使。三界所系。二者诸菩萨得法实相。灭三界结使。唯有甚深佛法中。爱慢无明等细微之结。受于法身。爱者。深着佛身及诸佛法。乃至不惜身命。无明者。于深法中。不能通达。慢者。得是深法。若心不在无生忍定。或起高心。我于凡夫。得如是寂灭殊异之法。此言残气者。是法身菩萨结使也。以人不识故。说名为气。是残气不能使人生于三界。唯能令诸菩萨。受于法身。教化众生。具足佛法。譬如凡夫结使或有障天人道者。所谓邪见瞋恚悭嫉等。以甚恼害众生故。或有不障者。所谓身见戒取爱慢无明等。以其不恼众生故。结使或生三界。亦如是。是故菩萨亦名得解。亦名未脱。于凡夫结使为脱。于佛功德结使未脱。或言。得六神通。为尽三界结使故。或言。得五神通。为未破菩萨结使故。又言。尚无法中之爱者。谓无凡夫二乘法中之爱。所以者何。菩萨出过二地故。如须陀洹。知一切法无常苦患。即不生爱。若心不在道。即有所爱。又如罗汉。于一切中无所爱。于佛法中。而有所爱。如舍利弗摩诃迦叶。闻佛甚深智慧无量神力。便与以言。若我本知佛功德如是者。在于地狱中。宁一脇着地。乃至迳劫。于佛道中。心不应有悔。又诸声闻皆大号泣。声振三千大千世界。云何乃失如是大利。是故二乘成道。虽断三界爱结。于佛功德法中。爱心未断。诸菩萨忽如是无生忍力故。总言一切无所爱。而念佛恩重。深爱佛法。但不起戏论耳。若于一切法中。已断爱者。即不复能具足上地。而此人未满应满。未得应得。又言正处已断。所宅之形非复本器。昔习之余。无由得起者。三界外形现妙。爱习之余亦微。是故设复异形。理相因发。即无过也。又此涅槃而为障。如大乘经。一切法从本以来。常寂灭相。一切众生。所作已办。但无明等诸结使障故。不能自知我等即是寂灭相。菩萨如是灭除障碍。尔乃自知我今作佛。若无菩萨结使障者。先已是佛有三种障。一者三界诸烦恼。障涅槃道。二乘菩萨结使。障于佛道。此最难断。以其微隐故。譬如怨贼界避。内贼难识难知。得无生法忍时。世间实相。虽破凡夫结使。未除佛道结使。于佛道中。犹有错谬。若无错谬。得无生法忍时。即应是佛。若欲教化众生净佛国土。便可一时顿具。何以故。得先碍实智故。所以不得尔者。以有微障故。又无生忍力。但能破邪戏论等。示诸法实相。后得佛时。乃于一切法中。通达无近无远无深无浅。问有菩萨阿毗昙。当广分别结使相。如声闻阿毗昙广分别根本十结。又言四大既绝。将何所搆。而有斯形者。既云生涂不绝。法身之应无所疑也。但阿毗昙法摩诃衍法。所明各异。如迦旃延阿毗昙说。幻化梦响镜像水月。是可见法。亦可识知三界所系阴界入所摄。大乘法中幻化水月。但诳心眼。无有定法。又小乘经说。化人为何界所摄。答无处所。今以大乘法。论说法身。无有四大五根幻化之事。肉眼所见。尚无所摄。何况法身微妙耶。是故但无三界麁四大五根耳。为度众生因缘故现。缘尽则灭。譬如日现清水。浊则不见。如是诸菩萨。常在法性中。若众生利根福德清净者。即随其所见。应度之身。复次若欲求其实事者。唯有圣人。初得道时。所观之法。灭一切戏论。毕竟寂灭相。此中涅槃相。生死相。尚不可得。何况四大五根。如是不应以四大五根为实。谓无此者。即不得有法身也。如一有为法。皆虚妄不实。有为法者。即是五阴。五阴中最麁者。所谓色阴。若然者。虚妄之甚。不过四大。所以者何。思惟分裂。乃至微麁亦复不有。论中广说。但于凡夫数法和合。得名色阴。色阴无有决定。何况四大五根。是故不得以凡夫虚妄所见色阴。以为实证。而难无量功德所成之身。若欲取信者。应信法身。如经中说。所有色。皆从四大有为三界系使因缘故。说菩萨法身四大五根。同如变化。不得以之为一也。又欲界色界众生。以四大五根桎梏。不得自在。乃至阿罗汉辟支佛。心虽得离三界之累形。犹未勉寒热饥渴等患。法身菩萨即不然。无有生死。存亡自在。随所变现。无所罣碍。

次问真法身像类并答

远问曰。众经说佛形。皆云身相具足。光明彻照。端正无比。披服德式。即是沙门法像。真法身者。可类此乎。若类于此。即有所疑。何者。佛变化之形。託生于人。于人中之上。不过于转轮圣王。是故世尊。表出家之形殊妙之体。以引凡俗。此像类大同。宜以精麁为阶差耳。且如来真法身者。唯十住之所见。与群麁隔绝。十住无师。又非所须。纵使有待于来。足不俟之以进业。将何所引。而有斯形。若以功报。自然不期而后应。即菩萨不应标[打-丁+(暇-日)]有位。以立德本。

什答曰。佛法身菩萨法身。名同而实异。菩萨法身虽以微结如先说。佛法身即不然。但以本愿业行因缘。自然施作佛事。如密迹经说。佛身者无方之应。一会之众生。有见佛身金色。或见银色车渠马瑙等种种之色。或有众生见佛身与人无异。或有见丈六之身。或见三丈。或见千万丈形。或见如须弥山等。或见无量无边身。如以一音。而众生随意所闻。或有闻佛音声。崇濡微妙。如迦陵频伽鸟。白鹄之声。如狮子吼声。如野牛王声。如打大鼓之声。如大雷声。如梵王声等。种种不同。有于音声中。或闻说布施。或闻说持戒禅定智慧解脱大乘等。各各自谓为我说法。是法身神力无所不能。若不尔者。何得一时演布种种音声种种法门耶。当知可皆是法身分也。白净王宫佛身。即是法身分。不得容有像类。何以故。释迦牟尼佛身。能一时于千万国土。皆作佛事。种种名号。种种之身。教化众生。言十住无师者。为下凡夫二乘九住已还。可非于诸佛。言无师也。乃至坐道场菩萨。尚亦有师。何况十住。如十住经中说。菩萨坐道场欲作佛。尔时十方佛口中放光明。来入其顶。是菩萨即时深入无量三昧诸佛三昧陀罗尼解脱等。通达过去未来劫数。无量劫为一劫。一劫为无量劫。一微尘为无量色。无量色为一微尘。分别无量十方三世国土名号。及众生名字行业因缘本末种种解脱道门次第。以一心相应慧。通达一切法。得无碍解脱。名之为佛。无碍解脱是佛法之根本。如经说。十住菩萨当知如佛。是佛赞叹十地功德。如赞诵法华者。即为是佛。又言。我以两肩荷负此人。又如放钵经中。文殊师利语弥勒大士。汝可取钵弥勒不能取之。文殊师利。即申其臂。下方取钵。尔时弥勒。语文殊师利。汝今虽有如是之力。我作佛时。如汝之比。无量无数。不能知我举足下足之事。而此大菩萨。皆是十住。施佛法不可思议。皆不能及。又文殊弥勒等。于佛法中。处处多有所问。或为利益众生故。或复自为利益。使得甚深佛法故。若然者。云何言十住无师耶。又诸大菩萨。不分别是麁是细。能观一切法皆细。能观一切法皆麁。如般若波罗蜜经中说。须菩提言。世尊般若波罗蜜甚深。佛言。菩萨观般若波罗蜜。观浅亦失。是故不得说。如眼所见为麁。心所见为细。大菩萨闻已。离于眼等诸根。但以法界。从佛闻法。如不可思议解脱经中说。文殊师利。与十方菩萨。在佛会中。共坐听法。而能有身南国游行。又大菩萨。常在定中。而能见佛听法。声所不能及。如思益中说。普华菩萨。问舍利弗。汝入灭尽定。能听法不。答言不能。菩萨即能。如是法身菩萨所能行。无量不可思议。若有果报生身三根者。可有此难。精麁不同。然体平等者。身心无复差别之相。复有人言。法身菩萨。利益众生故。以眼等见佛闻法施立供养。而有所闻。所以者何。欲为开引新发意菩萨故。

次问真法身寿量并答

远问曰。凡夫寿。皆行业之所成。成之有本。是故虽精麁异。体必因果。乘来答云。法身菩萨非身口意业所造。若非意业。即是无因而受果。其可然乎。如其不然。妙体之来。由何而得。又问从法忍菩萨。始还法身。暨于十住。精麁优劣。不可胜言。其中所受。皆有命根长短。亦应随精麁而为寿量。自十住已还。不复精论。今所闻者。旨在十住。十住经说。十住菩萨。极多有千生补处。极少至一生补处者。此即是法身生。非若是者。必为功报转积。渐造于极。以至一生也。为余垢转消生理转尽。以至一生乎。若余垢转消。即同须陀洹七生之义。以圣道力故。不至于八。今十住不过千生者。为是何力耶。若是遍学时。道力所制者。即生理有限。不得至千。以是而推。即不同生七可知。若功报转积理极故唯一生者。一生即是后边身。身尽于后边。即不得不取正觉。若不得不成。何故菩萨有自誓不取正觉者。自誓之言。为是变化形。为真法身乎。若变化形者便是推假之说。若是真法身者。数有定极。即不得有自誓无穷之言也。

什答曰。今重略叙法身有二种。一者法性常住如虚空。无有为无为等戏论。二者菩萨得六神通。又未作佛。中间所有之形。名为后法身。法性者。有佛无佛。常住不坏。如虚空无作无尽。以是法八圣道分六波罗蜜等。得名为法。乃至经文章句。亦名为法。如须陀洹。得是法分。名为初得法身。乃至阿罗汉辟支佛。名后得法身。所以者何。罗汉辟支佛。得法身已。即不复生二界。是佛分别三乘义。故不说有法所去处。准法华经。有此说耳。若处处说者。法华经不名为秘要之藏。又亦不能令人多修习涅槃道。尽诸漏结。是故天竺但言歌耶。秦言或名为身。或名为众。或名为部。或名法之体相。或以心心数法名为身。如经说六识身。六触身。六受身。六爱身。六相身。六思身等。始八圣道等众事和合。不相离故。得名为身。得无生法忍菩萨。虽是变化虚空之形。而与肉身相似故。得名为身。而此中真法身者。实法体相也。言无身口意业者。是真法身中说。或有人言。得无生法忍菩萨。解能业相。坏三界业故。但以大悲心。起菩萨事。以坏业故。名为无业。谓无如凡夫分别之业耳。如佛言。我从得佛已来。不复起业。灭业相故。名为非业。又诸菩萨。有所起业。皆与无生忍合故。名为无业。是故菩萨施业中。不分别取相。名为无业。经言千生者。所未闻故。不得委要相答耳。如普贤观世音文殊师利等。是十住菩萨。具足佛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以本愿广度众生。故不作佛。如文殊师利受记经中说。若干阿僧祇劫。当得作佛。而释迦文佛等。皆以文殊师利。为发意因缘。尔时势力已成。如是推求本末。即不限千生也。若经言有千生者。即是本无别愿久住世间。或是钝根未具足。诸佛法故。即有多生。若功德具足者。即是一生。又功德积满。唯有一生。不得不成正觉菩萨有二种。一者功德具足自然成佛。如一切菩萨。初发心时皆立过度言。我当度一切众生。而后渐渐心智转明。思惟筹量。无有一佛能度一切众生。以是故诸佛得一切智。度可度已而取灭度。我亦如是。二者或有菩萨。犹在肉身。思惟分别。理实如此。必不得已。我当别自立愿。久住世间。广与众生为缘。不得成佛。譬如有人。知一切世间皆归无常。不可常住。而有修习长寿业行。往非有相非无相处。乃至八万劫者。又阿弥陀等。清净佛国。寿命无量。

次问修三十二相并答

远问曰。三十二相。于何而修。为修之于结业形。为修之于法身乎。若修之结业形。即三十二相。非下位之所能。若修之于法身。法身无身口业。复云何而修。若思有二种。其一不造身口业。而能修三十二相。问所缘之佛。为是真法身佛。为变化身乎。若缘真法身佛。即非九住所见。若缘变化。深诣之功复何由而尽耶。若真形与变化无异。应感之功必同。如此复何为独称真法身佛妙色九住哉。

什答曰。法身可以假名说。不可以取相求。所以者何。声闻三藏法中。唯说佛十力等诸无漏法为法身。佛灭度后。以经法为法身。更无余法身名也。摩诃衍中说。菩萨无生法忍。断诸烦恼。为度众生故。而为受身。诸论议师。名此为法身。何以故。是中无有结使。及有漏罪业。但是无为清净六波罗蜜果报。此身常有自在无碍。乃至成佛也。转轮圣王。人中第一。唯有三十二相。是故菩萨应世之身。有三十二相。于生死中。种其因缘。于菩萨法身。令增益明净。所以者何。三十二相。凡夫亦有。非为难事。如佛弟难陀。前身以雌黄尽辟支佛塔。而作是愿。愿我当得金色相好之身。如是福德因缘。寿终之后。为波罗捺国造利奢王子。复见迦叶塔。心怀欢喜。即中作盖。以是因缘故。天人中受无量福乐。末后生为迦毗罗婆国白净王子。具三十二相。出家学道得阿罗汉。于诸端正比丘中。最为第一。阿泥律陀。供养波利陀辟支佛。七世生忉利天上。七世生人中。作转轮圣王。七宝具足。得三十二相。又如佛言。汝等比丘。见有受最上乐者。当知我亦曾受如是乐。所以者何。从无始世界以来。所生之处。无不迳历。而今虽复恶世。犹有得一相二相五三相者。以是故知。生死身中。修诸相好。但相好所得。庄严清净。光明照耀。威德具足名为佛。所问三十二思者。迦旃延弟子。自以意说耳。非佛所说。又所谓三十二思者。非一念中具也。一念时促不住。事不成辨。一切有为法。要须和合能有所成。如人见三十二人过恶。若欲害者。非但一念。然当断命时。乃名杀心。虽前后多有杀心。但是得名称三十二相。有人言。菩萨若见佛身。若见佛有三十二相。以所修福德回向。愿我得如是果报。或时佛为人。说修三十二相法。人眼见佛三十二相。便发愿言。我当于未来世。得如是相。然后以净功德。令其成就。如先下种后加溉灌。如施草苁林等。得立安相。施燃灯明等。得大光明相。慈悲等观众生。得绀清眼。常以头面。敬师长贤圣。及施盖帽等因缘故。得肉髻相。或有人不从佛闻。亦不从佛。但闻他说有三十二相。或自读经书。便发愿言。我得三十二相。渐渐满足。如上所说。或有人。若见佛若不见佛。其心无在。但闻大乘义。于众生起慈悲心。欲以诸法实相。利益众生。愿我当得第一心身。汲引众生。令信我说。如印经中佛为弥勒说。有七因缘。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一者佛令发心。二者见正法坏时。护持法故发心。三者见众生可愍故发心。四者菩萨令发心。五者见人发心亦发心。六者大布施故发心。七者闻佛有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而发心。佛告弥勒。前三发心必得成佛。不复退转。后四发心。不能当定多有退转。是故当知。种三十二相。其事不同。又法身菩萨者。经亦不了了说有法身国土处所也。但以理推之。应有法身。若诸菩萨。灭诸烦恼。出于三界。既无生身。亦不入涅槃。于是中间。若无法身。其事云何。是故诸论师言。于此中间。从无漏法性生身。名为法身。又此非从一身而已。随本功力多少。而有其身。或有二身三身十身百千万无量阿僧祇身。乃至无量十方世界。皆现其身。为具足余佛法。兼度众生故。迦旃延阿毗昙中。无漏法元有果报。何以故。声闻法中但说三界事。及小涅槃门。大乘中过凡夫法。及小涅槃门。更说清净大乘事。如不可思议经等。如凡夫虽起善业。烦恼未断故。侵夺福德。以性相违故。不令善业增益。诸阿罗汉。虽无烦恼。毁损善法。证涅槃故。其心不发。不能增长佛道善根。是菩萨灭烦恼。无有[虚*予]损善法故。复不证涅槃故。心即不复功德增长。尔时起一切德。胜本从无始世界来。所为福德。如思益经说。我以五华施佛。胜本一切所施头目髓脑等。何以故。本布施皆是虚妄。杂诸结使。颠倒非实。此施虽少清净真。如人梦中得无量珠宝。不如觉时少有所得。以菩萨三界障碍都灭。唯有佛道微障未尽耳。如以一灯破暗。不能破第二灯分。若能破者。第二灯即无所增益。而第二灯所破闇与初灯合。但无初灯所破之闇。菩萨得无生法忍亦如是。舍生死身受法身。破三界凡夫障碍。不能破诸菩萨障碍。若破者即是十住便应作佛。是人尔时起业。无有三界结缚。唯有菩萨结缚微碍。有所超业。皆悉真实清净无量。何以故。不为生死所拘。不与烦恼共合故。心志广大。从法身以后。所受之身。如幻如镜中像。业亦如是。心所起业随。所得果报随。不可以三界麁身。难菩萨微妙。出过三界之形也。问所缘佛为真法身。为变化身者。是事先已答如上说。或有见者。或有闻者。或自为众生故。庄严其身。或有人不见佛不闻法。尚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何况见佛闻法者。此人以心眼。缘三世佛相。过去佛身相。我当知是念。现在未来世佛身相。我身亦当如是。或有人随所好乐。自生忆想。我所作功德。回向佛道。后作佛时。寿命国土功德相好。当如是此缘。释迦文佛本初发心经说。于无佛无佛法国中。为大王名光明。时有小王。以好白象子。奉光明王。王见已欢喜。令象师如法调伏。象师如法善治。令王乘之。游戏林野。是象于林中。闻牝象香气。淫欲心发。驰走趣向。王语象师制之令住。象师即以钩制。不能令止。时王眼视外物。物皆运转。深入榛薮。坏衣伤体。即仰攀树枝。得免济。象后念人间饮食。还来至宫。王问大臣。若人为王作此因缘者。应何治之。大臣言。罪应极法。时象师言。莫诳杀我已善治。王言。象恶如此。如何善治。象师即于王前。烧大铁丸。语象言。取赤铁丸吞之。若不吞者。还以本法治汝。象自筹量。宁须臾而死。不能久受苦痛。便取铁凡吞之。烧身彻过。大吼而死。王见此已。知其调伏。即问象师。调伏如此。近以何因缘。有此恶事。象师言。心有淫欲重病。势用发故。无所领计。王闻已惊怖。淫欲大病。此从何来。象师言。我亦不知所从来及其增减时。王言如是之病。无人能治耶。象师言。欲治之者。众皆不得其法。还自坠浴。有人为破淫欲贼故。离五欲受苦行。或有人其受五欲。情即厌离。以是因缘。得脱此病。或有出家。种种因缘。欲免斯患。皆不拔此淫毒树之根。王闻已忧怖。说象师言。如此之病。难可得治。于天人之中。有能破此病者耶。象师言。我传闻有大人出世。身体金色。有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常光远照。愍哀众生。号之为佛。是人了知淫欲生灭之道。愍众生故为说之。王闻是已。即便下床右膝着地合掌而言。我以如法治国。及布施等功德。以此福德因缘。当得成佛。治一切众生淫欲重病。从是发心已后初值佛。号名释迦文。于寿百岁众生中作佛。今释迦佛事皆同彼佛。时光明王。作陶师字广炤。彼释迦文佛。度众生已。与五百阿罗汉。度广炤。极行圆出至其家。广炤即以煖汤涂油燃灯石蜜浆等。供养于佛。陶师从闻佛法。而发其心。我当来世作佛。亦当如是。是人于无佛法世。尚能发心。何况见佛闻法。种三十二相者。若初发心了了不错者。复何贵成佛耶。唯佛一人。得无错耳。是故当知。如光明王。遇得因缘。便自发心。以是因缘。复得人身。值释迦文佛。从佛闻法然后愿。昔于暗中发愿。但为破淫欲病者。后得值佛。了了分别名号而发其愿。渐渐心转微妙。能自以身施转。后于诸法中。无所取相。安住毕竟空。具足六波罗蜜。发清净愿。本愿与吾我贪着心杂。今之所愿。清净无垢。又不可无因。唯愿而得净愿。是事为难。如莲华虽净。必因泥生。不可生于金山上。如维摩诘经中说。又佛法离一异相故。无决定真身。离异相故。无决定麁身。但以人颠倒罪因缘故。不能见佛。颠倒渐薄。净眼转开乃能见也。佛身微妙。无有麁秽。为众生故。现有不同。又众生先世种见佛因缘。厚薄名异。薄者如今见形像舍利等。厚者得见相好生身。施作佛事。见生佛亦有二种。或有见佛如须弥山等。或有见佛无量无边之身。如转法轮时。持力菩萨。欲量佛身。是见上身也。如上诸身。能度众生。破除尘劳者。虽精妙不同。皆为是实。于妙中。又有妙焉。乃至真法身。十住菩萨。亦不能具见。唯诸佛佛眼。乃能具见。又诸佛所见之佛。亦从众缘和合而生。虚妄非实。毕竟性空。同如法性。若此身实。彼应虚妄。以不实故。彼不独虚妄。虚妄不异故麁妙同。宜以麁身。能为众生作微妙因缘。令出三界。安住佛道。亦不名为麁也。

次问受决法并答

远问曰。受决菩萨。为受真法身决。为变化之决。若受变化之决。则释迦受决于定光。弥勒受莂于释迦是也。斯类甚广。皆非真言。若受真法身决。后成佛时。则与群麁永唯。绝当十住菩萨。共为国土。此复何功何德也。若功德有实。应无师自贵。复何人哉。如其无实。则是权假之一数。经云。或有菩萨。后成佛时。其国皆一处补处。此则十住共为国土明矣。若果有十住之国。则是诸菩萨终期之所同。不应云说或有或有而非真。则是变化之流。如此真法身佛。正当独处于玄廓之境。

什答曰。说菩萨受记者。各各不同。或有人言。为利众生故。与其受记。或以肉身菩萨。于无量劫久行菩萨道。为彼受记。示其果报。安慰其心耳。或云变化麁中有受记义。义于法身。则无此事。或有人言。受记是实事。唯应与法身受记。不应为变化身也。复此何功德者。如来智德无量无边。利益十住。其功最胜。以彼利根所受弥广故也。如般若中说。供养无量阿惟越致。不如一人疾作佛者。言无师自觉者。但不目外道为师耳。此义上以明。若如实诸者。诸佛威仪麁事。尚不可知。何况受记深奥义乎。有众生未发心。而佛与受记。有人现前发心。不与受记。有人发心时。便与受记。于生死身得无生法。而为受记。有舍生死身受法身。而得受记。如文殊师利等是也。有菩萨。从无量诸佛受记。如释迦牟尼。从燃灯佛。莲华上佛。华上名佛。乃至迦叶佛。皆从受记。有天王佛。与释迦牟尼真身受记。或于大法身菩萨众中。是菩萨虽于大众中。佛先受记。不以为说。何以故。自知处处身受记故。不以一身受记为喜。亦不可见喜事故。譬如阿那婆达多龙王受记时。阿阇世王言。汝得大利。于大众中受记为佛。龙王言。谁受记者。若身也。身如瓦石。若心也。心如幻化。离此二法。无受记者。当知有何利。而生欢喜也。若我受记。一切众生。亦当受记。其相同故。如是无量不可思议。不应以事迹为难。又诸佛菩萨身量。音声说法。无量神通方便。为利益菩萨。兼利众生故。而与受决。难言。众生不应说云或有者。佛法无量。不可顿尽。随时应物。渐为开示。十住之国。是诸菩萨终期。所同理故然矣。佛种种广分别诸菩萨相。故住生品中说言。或有独处玄廓之境者。若以独处玄廓为本。来化众生。此复何咎。诸佛从无量无边智慧方便生。其身微妙不可穷尽。众生功德。未具足故。不能具见佛身。唯佛与佛乃能尽耳。功德智慧等。皆亦如是。如四大河从阿那婆多池出。皆归大海。人但见四河。而不见其源。唯有神通者。乃能见之。人虽不见。推其所由。必知有本。又彼池中清净之水。少福众生。不能得用。从彼池出。流诸方域。尔乃得用。其佛法身。亦复如是。当其独绝于玄廓之中。人不蒙益。若从其身。化无量身。一切众生尔乃蒙益。

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卷上

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卷中

宋国庐山慧远法师。默问常安草堂摩诃乘法师鸠摩罗什。大乘经中深义。十有八途。什法师一一开答。分为上中下三卷(上卷有六事。中卷有七事。下卷有五事)。

次问答法身感应 次问答法身尽本 次问答造色法 次问答罗汉受决 次问答观佛三昧 次问答四相 次问答如法性真际。

问法身感应并答

远问曰。天形开莫善于诸根。致用莫妙于神通。故曰菩萨无神通。犹鸟之无翼。不能高翔远游。无由广化众生净佛国土。推此而言。寻源求本。要由四大。四大既形。开以五根。五根在用。广以神通。神通既广。随感而应。法身菩萨。无四大五根。四大五根则神通之妙。无所因假。若法身独运。不疾而速至于会。应群麁必先假器。假器之大。莫大于神通。故经称如来有诸通慧。通慧则是一切智海。此乃万流之宗会。法身祥云之所出。运化之功。功由于兹。不其然乎。不其然乎。若神通乘众器以致用。用尽故无器不乘。斯由吹万不同。统以一气。自本而观。异其安在哉。则十住之所见。绝于九住者。直是节目之高下。管窥之阶差耳。

什答曰。法身义以明法相义者。无有无等戏论。寂灭相故。得是法者。其身名为法身。如法相不可戏论。所得身亦不可戏论若有若无也。先言无四大五根。谓三界凡夫麁法身。如法相寂灭清净者。身亦微细。微细故。说言无如欲界天身。若不令人见则不见也。色界诸天。于欲界天亦尔。又如欲界人得色界禅定。有大神通。而余人不见。以微细故。又如禅定无数色。虽常随人。而不可见。虽有而微。微故不现。菩萨四大五根。复微于此。凡夫二乘。所不能见。唯同地以上诸菩萨。及可度者。乃能见耳。又如变化法中。说欲界变化色。依止欲界四大。色界变化色。依止色界四大。菩萨法身如是。似如变化。然别自有微细四大五根神通。非可以三界系心。及声闻心。所能见也。若得菩萨清净无障碍眼。乃能见之。如不可思议解脱经说。十方大法身菩萨。佛前会坐听法。尔时千二百五十大阿罗汉。佛左右坐。而不能见。以先世不种见大法身菩萨会坐因缘故。如人梦中见天上之园观。及至觉时。设近不见。又如人入水火三昧。若不闻者。虽共一处。都无所见。或人言法身菩萨神通。不须因假四大五根乃有施用。世间神通。要因四大五根耳。如地上火因木而出。天上电火从水而出。及变化火亦不因木有。当知不得以四大五根。定为神通之本。如佛变化种种之身。于十方国。施作佛事。从佛心出。菩萨法身亦如是。任其力势。随可度众生。而为现身。如是之身。不可分别戏论。如镜中像。唯表知面相好丑而已。更不须戏论有无之实也。若神通乘众器以致用。用尽故无器不乘者。圣人所可引导群生器用。无非神通。皆是初通中说神通之事。或有功行所成。或有果报所得。若以果报得者。不须功业。随意应物。非果报得者。假于定力。乃有所用。若九住十住所见。麁细不同者。是则为异。十住所见之身虽妙。亦非决定。何故。唯诸佛所见者。乃是法身决定。若十住所见是实者。九住所见应是虚妄。但此事不然。故有所见精麁浅深为异也。乃至须陀洹。但见实相身。十住大菩萨。亦同所见。如蚊子得大海之底。乃至罗睺阿修罗王。亦得其底。虽得之是同。而深浅有异。则因佛法身相精麁。了声闻人。及初习行菩萨。因丈六身。而得实相。或有菩萨。功德纯厚。信力弥固。所见之身。过于丈六。随爱色而得实相。如密迹经说。得无生忍阿惟越致菩萨。所见佛身。无量无边。世间端正第一无比。而不取相。不生贪着。因此身已。得甚深三昧陀罗尼等。如是转胜。如声闻法中。所有不同须陀洹。欲得斯陀含道。舍本所得大道。虽非颠倒。以斯陀含道微妙大利故。如人为大利故。舍于小利。菩萨从一地至一地亦如是。虽得无生法忍。实事为定。而得一地舍一地。以本地钝不明了。不微妙故。此二俱趣佛道。不名为异同也。不出于实相故。实相则是无复别异。大小菩萨分别佛身者。所见为异。

次问法身佛尽本习并答

远问曰。大智论曰。阿罗汉辟支佛尽漏。譬烧草木。烟炭有余。力劣故也。佛如劫烧之火。一切都尽无残无气。论又云。菩萨违法忍得清净身时。烦恼已尽。乃至成佛。乃尽余气。如此则再治而后毕劫不重烧。云何为除耶。若如法华经说。罗汉究竟。与菩萨同。其中可以为阶差。烦恼不在残气。又三兽度河。三士射的。今同大除。此皆都闻经。非大类立言之本意。故以为疑。又问真法身佛。尽本习残气时。为以几心。为三十四心耶。为九无碍九解脱耶。为一无碍一解脱耶。若以三十四心。烦恼先已尽。今唯尽残气。不应复同声闻经说。答以九无碍九解脱。烦恼有九品。双道所断故。无有此用。可烦恼残气。非三界漏结之所摄。余垢轻微。尚无一品。况有九乎。若以一无碍一解脱。计三界九地中。皆应有残气。不得遍治上地。若从不用以上。先以世俗道断。今虽上地而有疑。何者。无漏法与世俗道。俱断九品结。功同而治异。故有斯义。推本习残气。尚非无漏火所及。况世俗道乎。夫功玄则治深。数穷则照微。理固宜然。想法身经。当有成说残气中。或有差品之异。是所愿闻。

什答曰。声闻人谓佛与阿罗汉辟支佛俱共得。若断诸烦恼。无复有异。是故世间大劫尽大为喻。又以菩萨至坐道场。乃断烦恼。是故分别习。有余无余为异耳。如摩诃衍经说。得无生忍菩萨。断诸烦恼。具六神通。而诸论师所明不同。或言若菩萨断烦恼。得漏尽通者。则同漏尽阿罗汉。漏尽阿罗汉。永不复生。是事不然。所以者何。以菩萨未断习气。而证于涅槃。无大悲心故。不能复生。菩萨无此二故。明生生不绝。或有人言。菩萨得无生法忍时。三界系烦恼。及习气俱尽。而法身菩萨。别有结使未灭。虽然亦不妨习行佛道。如贼系缚在狱。虽为未死。无所能作。是菩萨结使。并地地中断。至坐道场。实欲成佛。尔乃灭尽。此义如上灯喻中说。如是义者。则无所妨碍。以其不灭故。而今菩萨具足十地。言法身菩萨断烦恼者。此说亦实。为断三界凡夫烦恼故。法身菩萨。不断烦恼者。此说亦实。有菩萨细微烦恼故。如燃灯时有闇有明者。得有所见。有闇者。燃第二灯时。其明增益。当知先有微闇故。若光无闇。燃第二灯时。不应有异。又三十四心。九无碍道。九解脱道。皆非佛说。何以故。四阿含毗尼。及摩诃衍中。无此说故。但阿毗昙者。作如是分别。若佛有此说者。当求本末而来难。以之为遇。不受所论。又三十四心九无碍九解脱道。以人通议故。是以于大智论中。说为分别。佛与二乘为异耳。诸摩诃衍经说。佛以一念慧。断一切烦恼习。所有应知应见。无不通达此一念慧。于无量劫来。修习明利。最为第一。不复须假余心力也。若声闻辟支佛诸菩萨。所有智慧。不能如是者。乃用九无碍道九解脱。以其钝故。如人刀钝手力劣弱。多斫乃断。若大力利刀一斫则断。如是佛坐道场。末后之慧。最第一利。无能胜者。一时断诸烦恼。永尽无余。以人不议故。名为残气耳。而有为议法。皆羸劣故。众缘和合。乃有所作。最后金刚之慧。则不然也。以有大力故。唯用相应共生心心数法处。不须余心力。如是说者。于理为便。如凡夫结使习气不能大悲事。而令身口业相小有异相。起彼不净之心。菩萨结使亦如是。势力衰薄。虽不能起罪业。但稽留菩萨。不令疾至佛道。是故说法身菩萨成佛时。断烦恼习。昔闻有菩萨阿毗昙。地地中分别诸菩萨结使及其功德。如大品十地说。舍若干法。得若干法。先来之日。不谓此世无须菩萨阿毗昙事。而来问精究。苦求残气之差品。今未有此经。不可以意分别。是故不得委由相答也。

次问答造色法

远问曰。经称四大不能自造。而能造色。又问造色能造色不。若能造色。则失其类。如其不能。则水月镜像复何因而有。若有之者。自非造色。如何又问水月镜像色阴之所摄不。若是色阴。直是无根之色。非为非色。何以知其然。色必有象。象必有色。若像而非色。则是经表之奇言。如此则阿毗昙覆而无用矣。

什答曰。经言一切所有色。则是四大及四大所生。此义深远难明。今略叙其意。地水火风。名为四大。是四法或内或外。外者何也。则山河风热等是。内者则骨面温气等是。四大如是。无所不在。而众生各各称以为身。于中次生眼等五根。五根虽非五识所知。亦不得谓之无也。所以者何。譬如发爪。虽是身分。无所分别。以离根故。又如癞病之人。身根坏败。虽有皮肉。而无所觉。是故当知。皮肉之内。别有觉用。又能生身识。以是故。名为身根。假令身肉但有身根者。以指触食。唯知冷热。不知香味。是故当知。别有鼻舌根等。若然者。四大之身。必生五根。分别五尘故。五根之色。其为微细。非五识所知。难了难明。是故佛名四大所生色。若问五根难明。佛名为四大生色者。五尘何以复名四大所生色耶。答曰。五尘亦复微细。如水月镜像等。虽复眼见。无有余尘若离余尘。则非是色。若声从触有。谓为可闻。无有住处。时过则灭。因缘虽存。无声可闻。若香离色味触。则不可得。味触亦然。是故五尘。亦名四大所生色。以其小故。或言身根遍于一体。其余四根少分处生。如瞳子内鍼头之处。眼根见色。余处因此。总名为眼。其余根皆亦如是。身根所触。审有所觉。凡夫之人身所觉事。以之为实。如人得罹于官。苦以刀杖治之。终不以余尘为用也。乐亦如是。众生多五欲。于细滑中。淫欲偏重。乃有随而死者。是故佛经或以之为初。又如人尽见于色。闇中虽无所见。以身触故。便得其事。当知身根常有实用余根无有此力。又身根遍生身识。是故身所觉法。名为四大。若问身根所觉有十一事。何故但说四法为大也。答其余七法。皆四大所摄。四大为根本。是其气分耳。轻重是觉分。坚是相密。若分散则为轻物。若集之则为重物。澁亦然。地有二种。一微尘。次密相近。名为滑物。若微尘疎远。名为澁物。寒是风水之分。水常冷相。若与火合则热。离火还归本相。风亦冷相。若火力偏多。名为热风。离火还为冷风。如热时摇扇。即得冷风。又身内风发。便令体冷。若服热药。冷风则止。水有二相。一为流相。二为冷相。经中多说流相。以相常有不可坏故。一切法皆有二相。客相旧相。佛通达一切法本末故。说其旧相。如水或与火相。可使为热。流是旧相。虽与热合。犹不舍流相。是故寒是火所摄。饥渴者。以人腹内风火力故消食。消食已则从剋人身。是故饥虽食难消之物。而无所患。以能消故。若如是分别。四大气分。乃应无量。如长短此彼麁细方圆燥湿合散等。皆可以身根觉知。何止七事耶。佛是一切智人。是故但说四大色。及四大所生色。或言眼见草木。从种出生。如是细为麁因。如种中无树。推树为从何来。有人言无因无缘。自然而生。或有人言万物皆从大生。有人言从微尘生。有人言从常性生。唯佛言从四大生。所谓种中地水火风也。此中虽有余物。佛但说四大。以四大能利成果故。坚相能持。水相能烂。火相能成熟。风相能增长。如是树得成茂。色等无有此用。是故不说。又内四大。人初入胎时。地能持之。水能和合。火能成熟。风能开诸窍。令得增长。尔时小儿未有眼等根故。不能分别。以初得身根故。而分别四大所能。是故说一切色。皆四大为根本。如经说六种十二触八十八意行四善处。名之为人。是中分别义者。如小儿初入胎时。未有眼等故。但有六种。四大虚空及识。虽有色香味等。以其不觉。不为利益。故不说也。六入既成。于外麁受乐。名为触生受。而复意识。常多发用。眼识所见色。分别好丑中间。乃至意所知法。分别好丑中间。是名十八意行。又终能住于四善之处。所谓乐分别诸法。是智慧处。乐实不虚。是诚谛处。乐舍则舍恶。是舍处。乐离愦闹。是寂灭处。或言次第而生。如大劫尽时无所复有。唯有虚空。尔时虚空中。有诸方风来。互相对持。后有天雨。风持此水。水上有风。扰动而生水沫。水沫积厚于乃成地。从生草木等。以观一切水色。初始皆从风出。以能持故。是以说所有尽皆以四大为根本。今色味等。亦为四大因缘。四大亦为色等之因缘。但以初得名故。如穀子中。大有色有味等。牙时色味等。亦有四大。但分别先后因果。得其名耳。如内四大。初入胎时。系在赤白不净之中。虽有色香味。以无眼等故。不觉不知。唯有身根。觉知四大有用。佛因此心故。说四大为生色之本。是故十二因缘中。第三因缘时。虽有四大所生色。以微细未能遮识。识增发故。说识因缘名色。歌罗罗时四大成就。反名为色。歌罗罗时中识成就。反名为名。所谓成就者。了了相现也。是故说内四大。为生色之本。佛言所有色四大。四大生有。是总相说耳。或有三大二大一大。四大者如身也。三大者。如死人身中无有火大。二大者如热水热风热合名等。一大者如风。风中无有地水也。四大生色中亦如是。或四或一。如饮食有味香触。如净洁玉器承天雨。但有色味触。无有香气。地气合故乃可有香。如火从珠日出者。无香无味。但有色触。烧为触。照为色。如镜像水月。唯有一色。四大不能自造。而能造者。经无此说。亦无造名。但传译失旨耳。佛唯说所有色。若四大四大所生。因四大复生四大。如种中四大。复生芽中四大。芽中四大所生色。复生四大所生色。亦互相生如前说。又外道说。四大是常。无时不有。若佛说所有色。皆是四大。则外道增其邪见。是故佛言。色非唯四大而已。因四大故。更有色生。是名四大所生色。是色有三种。善不善无记。以善身口业色。能生天人报四大。不善身口业色。能生三恶处报四大。无记色自然因共生因。阿毗昙中亦如是说。若然者。云何言四大不自生也。如人还生人。或生畜生。而生中不正说。从四大生者。皆是四大所生色。如阿毗昙。分别四大。一阴一入界所摄。但四大。则无别阴界入。以四大少故。四大所生色阴。十一入。十一界所摄。若但四大所生色。则无别阴也。十入十界所摄。如是四大四大所生色。虽没自生。生彼无咎。所以者何。生生之大。以有空名。如前说水月镜像。阿毗昙人。有法相者。谓是阴界入故摄。如经说三种色。有色可见有对。有色不可见有对。有色不可见无对。又如不见不闻不嚊不味不触。尚名为色。何况眼镜像。如非色耶。是故水月幻化等。是可见色。而佛法为度众生故。说水月镜像影响炎化喻等。默人终不贪着。谓之为有。是故以为空喻。如幻化色。虽是不实事。而能诳惑人目。世间色像亦复如是。是以过五百年后。而诸学人多着于法。堕于颠倒。佛以幻化为喻。令断爱法。得于解脱。是故或时说有。或时说无。凡夫人无有慧眼。深着好丑麁细等。起种种罪业。如是何得言无耶。佛说一切色。皆虚妄颠倒不可得。触舍离性。毕竟空寂相。诸阿罗汉以慧眼。诸菩萨以法眼。本末了达。观知色相。何得言定有色相耶。诸佛所说好丑此彼。皆随众生心力所解。而有利益之法。无定相。不可戏论。然求其定相。来难之旨。似同戏论也。

次问罗汉受决并答

来答称法华经说。罗汉受记为佛。譬如法身菩萨净行受生故。记菩萨作佛居此。为法身之明证。

远问曰。经说罗汉受决为佛。又云。临灭度时。佛立其前。讲以要法。若此之流。乃出自圣典。安得不信。但未了处多。欲令居决其所滞耳。所疑者众。略序其三。一谓声闻无大慈悲。二谓无沤和般若。三谓临泥洹时。得空空三昧时。爱着之情都断。本习之余不起。类同得忍菩萨。其心泊然。譬如泥洹后时。必如此爱习残气。复何由而生耶。斯问以备于前章。又大慈大悲积劫之所习纯诚。着于在昔。真心彻于神骨。求之罗汉。五缘已断。焦种不生。根败之余。无复五乐。慈悲之性。于何而起耶。又沤和般若。是菩萨之两翼。故能凌虚远近。不坠不落。声闻本无此翼。临泥洹时。纵有大心。譬若无翅之鸟。失据堕空。正使佛立其前。羽翮复何由顿生。若可顿生。则诸菩萨。无复积劫之功。此三最是可疑。虽云有信。悟必由理。理尚未通。其如信何。

什答曰。一切阿罗汉。虽得有余涅槃。心意清净。身口所作。不能无失念。不知之人。起不净想。其实无复别有垢法。如人锁脚。久久乃离。脚虽不便。更无别法。阿罗汉亦如是。从无始生死来。为结所缚。得阿罗汉道。虽破结缚。以久习因缘故。若心不在道。处于愦闹。因妄念。令身口业而有失相。是人入无余涅槃时。以空空三昧。舍无漏道。从是以后。永无复有身口业失。时闻促故。不应难言更当起也。又谓以空空三昧。能断余习者。是事不然。何以故。用此三昧。舍无漏者。则非无漏定。若然者。何得谓烦恼习气都尽耶。又阿罗汉还生者。唯法华经说。无量千万经。皆言阿罗汉。于后边身灭度。而法华经。是诸佛秘藏。不可以此义。难于余经。若专执法华经。以为决定者。声闻三藏。及余摩诃衍经。寝而不用。又有经言。菩萨畏阿罗汉辟支佛道。过于地狱。何以故。堕于地狱。还可作佛。若尔者。唯有法华一经可信。余经皆为虚妄。是故不应执着一经。不信一切经法。当应思惟因缘。所以取涅槃。所以应作佛。然五不可思议中。诸佛法是第一不可思议。佛法者。谓阿罗汉涅槃当作佛。唯佛知之。又声闻人。以爱为集谛。阿罗汉爱尽故。则无复生理。摩诃衍人言。有二种爱。一者三界爱。二者出三界爱。所谓涅槃佛法中爱。阿罗汉虽断三界爱。不断涅槃佛中爱。如舍利弗心悔言。我若知佛有如是功德智慧者。我宁一劫于阿鼻地狱。一胁着地。不应退阿耨三菩提。又毗摩罗诘经。摩诃迦叶。与目连悔责。一切声闻。皆应号泣。此是爱习之气。又首楞严三昧中说。如盲人梦中得眼。觉则还失。我等声闻智慧。于佛智慧。更无所见。此似若无明。如是爱无明等。往来世间。具菩萨道。乃当作佛。佛设入菩萨道。尚不得同直修菩萨道者。何况同无生法忍菩萨也。何以故。是人于众生中。不生大悲心。直趣佛道。但求自利。于无量甚深法性中。得少便证。以是因缘故。教化众生。净佛国土。皆为迟久。不如直趣佛道者疾。成于佛。又阿罗汉慈悲。虽不及菩萨慈悲。与无漏心合故。非不妙也。如经中说。比丘慈心和合。修七觉意。设断五道因缘者。慈悲犹在。发佛道心时。还得增长。名为大慈大悲。如法华经中说。于他方现在佛闻斯事。然后发心。又涅槃法。无有决定不相应焦罗汉耳。何以故。涅槃常寂灭相。无戏论诸法。若常寂灭无戏论则无所妨。又诸佛大菩萨。深入法性。不见法性不三品之异。但为度众生故。说有三分耳。沤和般若是菩萨两翅者。而法华经义。不以此说也。是般若波罗蜜经经中。赞叹般若波罗蜜故。有菩萨离般若波罗蜜。但以余功德。求佛道者。作此喻耳。是故佛言。虽有无量功德。无般若沤和。如鸟无两翅。不能远至。如是成阿罗汉。到于涅槃。大愿以满。不能复远求佛道。若法华经说。实有余道。又诸佛赞助成立。何有难事哉。佛有不可思议神力教化。能令草木说法往来。何况于人。如焦穀不能生。此是常理。若以神力咒术药草力。诸天福德愿力。尚能移山住流。何况焦种耶。如以无漏火。烧阿罗汉心。不应复生。但以佛无量神力接佐。何得不发心作佛也。假使佛语阿难。作众恶事。以恭敬深爱佛故。尚亦当作。何况佛记言作佛。为开其因缘。而不成佛乎。如大医王。无有不治之病。如是佛力所加。无有不可度者。又阿罗汉。于涅槃不灭。而作佛者。即是大方便也。又菩萨先愿欲以佛道入涅槃。无般若方便故。堕声闻辟支佛地。如无翅之鸟。今阿罗汉。欲以声闻法入涅槃。或于中道。以有漏禅。生增上慢。如无翅鸟。不得随愿。便当堕落。若能随佛所说。与禅定智慧和合行者。得入涅槃。是名阿罗汉中有二事。以禅定为方便。无漏慧为智慧。又佛说般若波罗蜜时。未说法华经。是诸佛欲入涅槃时。最后于清净众中。演说秘藏。若有先闻者。心无疑难。而诸阿罗汉。谓所愿以毕。佛亦说言。阿罗汉末后身灭度。菩萨闻已。于阿罗汉道则有畏。今略说二因缘故。佛有此说。一者秘法华义故。多令众生乐小乘法。得于解脱。二者欲使菩萨直趣佛道。不令迂回。所以者何。阿罗汉虽疾证无为法。尽一切漏。得到苦边。后入菩萨道时。不根明利。习大道为难。以所资福德微薄故。若无此二因缘者。阿罗汉终归作佛。不应为作留难也。

次问念佛三昧并答

远问曰。念佛三昧。般舟经念佛章中说。多引梦为喻。梦是凡夫之境。惑之与解皆自厓已还理了。而经说念佛三昧见佛。则问云。则答云。则决其疑网。若佛同梦中之所见。则是我相之所瞩想相。专则成定。定则见佛。所见之佛。不自外来。我亦不往。直是想专理会大闻。于梦了疑大我。或或不出。境佛不来。而云何有解。解其安从乎。若真兹外应。则不得以梦为喻。神通之会。自非实相。则有往来。往则是经表之谈。非三昧意。后何以为通。又般若经云。有三事得定。一谓持戒无犯。二谓大功德。三谓佛威神。为是定中之佛。外来之佛。若是定中之佛。则是我想之所立。还出于我了。若是定外之佛。则是梦表之圣人。然则成会之表。不专在内。不得令闻于梦明矣。念佛三昧法法为尔不。二三之说。竟何所从也。

什答。见佛三昧有三种。一者菩萨或得天眼天耳。或飞到十方佛所。见佛难问。断诸疑网。二者虽无神通。常修念阿弥陀等现在诸佛。心住一处。即得见佛。请问所疑。三者学习念佛。或以离欲。或未离欲。或见佛像。或见生身。或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是三种定。皆名念佛三昧。其实不同。者得神通见十方佛。余者最下。统名念佛三昧。复次若人常观世间厌离相者。于众生中。行慈为难。是以为未离欲诸菩萨故。种种称赞般舟三昧。而是定力。虽未离。亦能摄心一处能见诸佛。则是求佛道之根本也。又学般舟三昧者。离言忆想分别。而非虚妄。所以者何。释迦文佛所说众经。明阿弥陀佛身相具足。是如来之至言。又般舟经种种设教。当念分别阿弥陀佛。在于西方。过十万佛土。彼佛以无量光明。常照十方世界。若行如经所说。能见佛者。则有本末。非徒虚妄忆分别而已。以人不信。不知行禅定法。作是念。未得神通。何能远见诸佛也。是故佛以梦为喻耳。如人以梦力故。虽有远事。能到能见。行般舟三昧菩萨。亦复如是。以此定力故。远见诸佛。不以山林等为碍也。以人信梦故。以之为喻。又梦是不然之法。无所施作。尚能如是。何况施其功用。而不见也。又诸佛身有决定相者。忆想分别。当是虚妄。而经说诸佛身皆从众缘生。无有自性。毕竟空寂。如梦如化。若然者。如说行见诸佛身。不应独以虚妄也。若虚妄者。悉应虚妄。若不虚妄。皆不虚妄。所以者何。普令众生。各得其利。种诸善根故。如般舟经中见佛者。能生善根。成阿罗漠。阿惟越致。是故当知。如来之身。无非是实。又忆想分别。亦有时有。若当随经所说。常应忆想分别者。便能通达实事。譬如常习灯烛日月之明。念复障物。便得天眼。通达实事。又下者持戒清净。信敬深重。兼彼佛神力。及三昧力。众缘和合。即得见佛。如人对见镜像。又一凡夫。无始以来曾见。皆应离欲得天眼天耳。还复轮转五道。而般舟三昧。无始生死以来。二乘之人。尚不能得。况于凡夫。是故不应以此三昧所见。谓为虚妄。又诸菩萨得此三昧见佛。则问解释疑网。从三昧起。住麁心中。深乐斯定。生贪着意。是故佛教行者。应作是念。我不到彼。彼佛不来。而得见佛闻法者。但心忆分别。了三界之物。皆从忆想分别而有。或是先世忆想果报。或是今世忆想所成。闻是教已。心厌三界。倍增信敬。佛善说如是微妙理也。行者即时得离三界欲。深入于定。成般舟三昧。

次问四相并答

远问曰。经云前四相。各行人法。后四相行一相。二相更相为故。不受无穷之难。而大智论云。若生能生生。则生复有生。若复有生则有生。夫生生者如此。便为无穷。若果无穷。则因无崖分。若其有穷。则因缘无由而生。据今有生则不应受无穷之难。若不受无穷之难。若不受无穷之难。则四相更相为没。令前能生法。复生生。则反覆有能生之力。若前生能反覆。则不应限后生之不能。如此还入于无穷矣。又问四相与心法为同。若有因为有前后之差。为一时并用也。若一时并用。则生灭性相违。灭时不应生。生时不应灭。若有前后之差。则生中无灭。灭中无生。若生中无灭。则生堕有见。若灭中无生。则灭堕无见。有无既分。则断常两行矣。若生中有少灭。灭中有少生。则前生与后生相陵。前灭与后灭相践。如此则不应云新新生灭相离无故也。必其无故。则因缘之与不陵践明矣。若生为住因。住为灭因。则生中无住。住中无灭。假令如新衣之喻。则生中已有住。住中已有灭。则是因中有果。果不异因。因果并陈。厚然无差别。若然者。进退落于疑地。反覆入于负门也。

什答曰。言有为法四相者。是迦旃延弟子意。非佛所说。众经大要有二。所谓有为法。无为法。有为法有生有灭有住有异。无为无生无灭无住无异。而佛处处说。但有名字耳。尚不决定言有生相。何况生生也。此是他人意。非信所受。何得相答。如他人有过。则非所知。然佛说一切法。若常若无常多。无常名先无今有。已有便无。常名则离如是之相。无常是有为法。常即是无为法。佛为众生说诸因缘出世法。名为生。如母子。如芽从种生。此是现所见事。名之为生。灭名众缘坏败。若众生而言名为死。若万物而言为坏。从生至灭。于其中间异相名住异。若众生而言。名老死病癈。若非众生而言。名委异变故。如是内外之物。名为生灭住异。直信之士。闻此事已。即生厌离。得道解脱。佛大意所明。其旨如此。而比丘深心爱法。戏论有为之相。分别有八。法俱生理尚失中。则是众难之府。若一时则无因缘。若次第生则是无穷。又不应离法有生。所以者何。生是有为相。若离生有法者。则非有为法。若生能合法为生者。法何故不能合生为非生。亦如来难之咎。如是多过。是故佛小乘经中。说生灭住异。但有名字。无有定相也。大乘经中说。生是毕竟空如梦幻。但或凡夫心耳。大乘之法。是所信伏故。以之为论。诸法无生。求生定相不可得故。若因中有法者。则不应名生。如囊中物。非囊所生。若因中先无者。法何故不从非因中生。如乳中无酪水。亦因无。若有生者。为说瓶初时有也。为泥后非起瓶时有也。此二时俱不然。所以者何。已生未生故。生时过亦如是。若即瓶成为生。此亦不无生分。无瓶亦不应以妄生。何以故。三事相离即无也。若一时即无因缘。无因缘者。应各自生。如是等无量之过。是故诸佛如来。知生法无有定相。经诳凡夫之目。如梦中事。无有本末。以此因缘。说一切法。无生无灭。断言语道。灭诸心行。同泥洹相。得此妙理。即成无生法忍。

次问如法性真际并答

远问曰。经说法性。则云有佛无佛性住如故。说如。则明受决为如来。说真际。则言真际不受证。三说各异。义可闻乎。又问法性常住。为无耶为有耶。若无如虚空。则与有绝。不应言性住。若有而常住。则堕常见。若无而常住。则堕断见。若不有不无。则必有异乎。有无者辨而结之。则觉愈深愈隐。想有无之际。可因缘而得也。

什答曰。此三义。上无生忍中已明。又大智度论广说五事。所谓断一切语言道。灭一切心行。名为诸法实相。诸法实相者。假为如法性真际。此中非有非无。尚不可得。何况有无耶。以忆想分别者。各有有无之难耳。若随佛法寂灭相者。则无戏论。若有无戏论。则离佛法。大智论中。种种因缘。破有破无。不应持所破之法为难也。若更答者。亦不异先义。若以异义相答。则非佛意。便与外道相似。今复略说。诸法相随时为名。若如实得诸法性相者。一切义论所不能破。名为如。如其法相非心力所作也诸菩萨利根者。推求诸法如相。何故如是寂灭之相。不可取不可舍。即知诸法如相性自尔故。如地坚性水湿性火热性风动性。火炎上为事。水流下为事。风傍行为事。如是诸法性性自尔。是名法性也。更不求胜事。尔时心定。尽其边极。是名真际。是故其本是一义。名为三如。道法是一。分别上中下。故名为三乘。初为如。中为法性。后为真际。真际为上。法性为中。如为下。随观力故。而有差别。又天竺语音相近者以为名。是故说知诸法如。名为如来。如正遍知一切法故名为佛。又小乘经中亦说。如法性。如离阿含中。一比丘问佛世尊。是十二因缘法。为佛所作。为余人所作。佛言。比丘。是十二因缘。非我所作。亦非彼所作。若有佛若无佛。诸法如法性。法性常住世间。所谓是法有故是法有。是法生故生。无明因缘识。乃至生因缘老死因缘诸苦恼。若无明灭故行灭。乃至老死灭故。诸苦恼灭。但佛为人演说显示。如日显照万物长短好丑。非日所作也。如是声闻经说。世间常有生死法。无时不有。是名有佛无佛相常住。真际义者。唯大乘法中说。以法性无量。如大海水。诸圣贤随其智力所得。二乘人智力劣故。不能深入法性。便取其证。证知如实之法微妙理极。深厌有为。决定以此为真。无复胜也。而诸菩萨。有大智力。深入法性。不随至为证。虽放深入。亦更无异事。如饮大海者。多少有异。更无别事。又诸菩萨。其乘顺忍中。未得无生法忍。观诸法实相。尔时名为如。若得无生法忍已。深观如故。是时变名法性。若坐道场。证于法性。法性变名真际。若未证真际。虽入法性。故名为菩萨。未有圣果。乃至道场。诸佛以一切智无量法性故。尔尔乃出菩萨道。以论佛道也。

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卷中

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卷下

宋国庐山慧远法师。默问常安草堂摩诃乘法师鸠摩罗什。大乘经中深义。十有八途。什法师一一开答。分为上中下三卷。上卷有六事。中卷有七事。下卷有五事。

次问答实法有 次问答分破空 次问答后识追忆前识 次问答遍学 次问答经寿。

问实法有并答

远问曰。大智论以色香味触。为实法有。乳酪为因缘有。请推源求例。以定其名。夫因缘之生。生于实法。又问实法为从何生。经谓色香味触为造之色。色则以四大为本。本由四大。非因缘如何。若是因缘。复如何为实法。寻实法以求四大。亦同此疑。何者。论云一切法各无定相。是故得神通者。令水作地。地作水。是四大之相。随力而变。由以慈观。故知四大与造色。皆是因缘之所化明矣。若四大及造色非因缘。则无三相。无三相。世尊不应说以非常为观。非常则有新新生灭。故曰不见有法无因缘而生。不见有常常生而不灭。如此则生者皆有因缘。因缘与实法。复何以为差。寻论所明。谓从因缘而有异。于即实法为有二者。虽同于因缘。所以为有则不同。若然者。因缘之所化。应无定相。非因缘之所化。宜有定相。即此论神通章中说四大无定相。定相无故随灭而变。变则舍其本。色香味触出于四大。则理同因缘之所化。化则变而为异物。以此推。实法与因缘未为殊异。论意似旨有所明。非是穷崖本极之谈。故取于君。

什答曰。有二种论。一者大乘论。说二种空。众生空法空。空者。小乘论说众生空。所以者何。以阴入界和合假为众生。无有别实。如是论者。说乳等为因缘有。色等为实法。又以于诸法。生二种着。一者着众生。二者着法。以着众生故。说无我法。准名色为根本。而惑者于名色取相分别。是众生是人是天。是生是舍是山林是河等。如是见者。皆不出于名色。譬如泥是一物。作种种器。或名瓫或名瓶。瓫破为瓶。瓶破为瓮。然后还复为泥。于瓫无所失。于瓶无所得。但名字有异。于名色生异相者亦如是。若求其实当。但有名色。闻是说已。便见一切诸法。无我无我所。即时舍离。无复戏论。修行道法。有人于名色不。或众生相。或于法相。贪着法故。戏论名色。为是人故。说名色虚诳。色如幻如化。毕竟空寂。同如众生因缘而有。无有定相。是故当知。言色等为实有。乳等为因缘有。小乘论意。非甚深论法。何以故。以众生因此义故。得于解脱。若言都空。心无所寄。则生迷闷。为是人故。今观名色二相无常苦空。若心厌离。不待余观。如草药除患。不须大药也。又令众生离色等错谬。若二相若异相。若常相若断相。以是故说色等为实有。乳等为假名有。如是观者。即知众生缘法。非有自性。毕竟空寂。若然者。言说有异。理皆一致。又佛得一切智慧。其智不可思议。若除诸佛。无复有人。如其实理。尽能受持。是故佛佛随众生所解。于一义中三品说道。为钝根众生故。说无常苦空。是众生闻一切法无常苦已。即深厌离。即得断爱得解脱。为中根众生故。说一切无我安稳寂灭泥洹。是众生闻一切法无我。准泥洹安稳寂灭。即断爱得解脱。为利根者。说一切法从本已来。不生不灭毕竟空。如泥洹相。是故于一义中。随众生结使心错便有深浅之异。如治小病。名为小药。治大病名为大药。随病故便有大小。众生心有三毒之病。轻重亦复如是。忧恚力等。愚痴则漏。所以者何。爱小罪而难离。恚大罪而易离。痴大罪而难离。以爱难离故是恶相。以小罪故非恶。以恚大罪故是恶相。易离故非恶相。是二力等故。遣之则易。所谓不净慈悲无常苦观。痴心若发。即生身见等十二见。于诸法中。深堕错谬。为此病故。演说无我。众缘生法。则无自性。毕竟常空。从本以来。无生相。是故佛或说众生空。或说法空。言色等为实法。乳等为因缘有。无咎。

次问分破空并答

远问曰。大智论。推叠求本。以至毛分。唯毛分以求原是极微。极微即色香味触是也。此四味触有之。色香味触则不得。谓之寄名。然则极微之说。将何所据。为有也为无也。若有实法。则分破之义。正可空叠。犹未空其本。本不可空。则是天捶之。堕于常见。若无实法。则是龟毛之喻。入孚断见。二者非中道。并不得谓之寄名。设令十方同分。以分破为空。分焉诎有。犹未出于色。色不可出故。世尊谓之细色非微尘。若分破之义。推空因缘有不及实法故。推叠至于毛分尽。而复智空可也。如此后不应以极微为奇名。极微为奇名则空观。不止于因缘有可知矣。然则有无之际。其安在乎。不有不无。义可明矣。

什答曰。佛法中都无微尘之名。但言色若麁若细。皆悉无常。乃至不说有极微极细者。若以极细为微尘。是相不可得。而论者于此多生过咎。是故不说。又极细色中。不令众生起于爱缚。若有缚处。佛则为缚说解之法。又大乘经中。随凡夫说微尘名字。不说有其定相。如极麁色不可得。极细色亦不可得。如优楼迦弟子。说微尘品。谓微尘定相有四。色香味触。水微尘有色味触。火微尘有色触。风微尘但有其触。是人离四法别有。以地大故。四法屈地。极小地名为微尘。一切天地诸色之根本。是不可坏相。佛弟子中亦有说微尘处。因佛说有细微色。而细中求细极细者。想以为微尘捊。为破外道邪见及佛弟子邪论故。说微尘无决定相。但有假名。何以故。如五指和合。假名为拳。色等和合。假名微尘。以佛法中常用二门。一无我门。二空法门。无我门者。五阴。十二入。十八性。十二因缘。决定有法。但无有我。空法门者。五阴。十二入。十八性。十二因缘。从本以来无所有毕竟空。若以无我门。破微尘者。说色香味触为实法。微尘是四法和合所成。名之假名。所以者何。是中但说我空。不说法空故。若以法空者。微尘色等。皆无所有。不复分别是实是假。又不可谓色等为常相。所以者何。以从众因缘生。念念灭故。为阴界入摄故。亦不得言无。凡和合之法。则有假名。但无实事耳。如色入触入。二事和合。假名为火。若以二法和合。有第三火法者。应别有所作。然实无所作。当知一火能烧。造色能照。无别法也。但有名字。是故或说假名。或说实法无咎。又佛法圣观有四种。一无常。二苦。三空。四无我。佛或以无我观度众生。或以空观度众生。若说无我。则有余法。若说空则无所有。若以空法破微尘者。则人不信受。何以故。汝乃言无麁色。何独说无微尘也。若以无我法无微尘者。人则易信。若无实法。则龟毛之喻。入于断见者。是事不然。何以故。或有言我同于身。若身灭者。我即同灭。亦复无有至后身者。若无微尘。不在此例也。又不以我为断常见。所以者何。我我所见。名为身见。五见各别故。或言五阴。因变为果。名之为常。或以五阴是有为法。因灭更有果生。名之为断。而智者分别。寻求微尘理极。本自无法。则无所灭。如我本来自无。虽复说无。不堕断灭之见。如是以无我门。说破微尘。不堕灭中。又摩诃衍法。虽说色等。至微尘中空。心心数法。至心中空。亦不堕灭中。所以者何。但为破颠倒邪见故说。不是诸法实相也。若说无常。破常颠倒故。若说心心数法念念灭。破众缘和合一相故。常不实。不常亦不实。若合相不实。离相亦不实。若有相不实。无相亦不实。一切诸观灭。云何言断见。断见名先有今无。若小乘法。初不得极麁色乃至极细色。若大乘法毕竟空。现眼所见。如幻如梦。决定相尚不可得。况极细微尘也。极麁极细。皆是外道邪见戏论耳。如外道微尘品中师云。微尘是常相。何以故。是法不从因生故。问曰。其云何可知。答曰微尘和合麁色可见。当知麁色是微尘果。果麁故可见。因细故不可见。是故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又无常遮常故。当知空有常法。所以者何。与无常相违故。以无明故。定有常法。令无常明故。当知无明中有常法。麁物多和合故。色在其中。而可明见。微尘中虽有色。以无余故。而不可见。设多风和合。色不在中。则不可见。如一二寸数法量法。一异合离。此彼动作等。因色如故则可见。若数量等。于无色中者。则不可见。如是等外道戏论微尘。是故说微尘。如水中月。大人见之。不求实事。如是若麁色若细色。若远若近。若好若丑。若过去若未来。悉是虚妄。皆如水中月。不可说相。但欲令人心生厌离。而得涅槃。受想行识亦如是。又众生无始世界以来。深着戏论故。少于有无中。见有过患。直至涅槃者。是故佛意欲令出有无故。说非有非无。更无有法。不知佛意者。便着非有非无。是故佛复破非有非无。若非有非无。能破有无见。更不贪非有非无者。不须破非有非无也。若非有非无。虽破有无。还戏论非有非无者。尔时佛言。舍非有非无。亦如舍有无。一切法不受不贪。是我佛法。如人药以治病。药若为患。复以药治。药若无患则止。佛法中智慧药亦如是。以此药故。破所贪着。若于智慧中。复生贪着者。当行治法。若智慧中无所贪着者。不须重治也。

次问后识追忆前识并答

远问曰。前识虽冥传相写。推之以理。常断二非故。除之而无间。求相通利则有隔。何者。前心非后心故。心心不相知。前念非后念。虽同而两行。而经有忆宿命之言。后识知前识之说义可明矣。大智论云。前眼识灭生后眼识。后眼识利转有力。色虽暂有不住。以念力利故能知。推此而言。则后念可得追忆前识。若果可追忆。则有所疑。请问前识后念为相待而生。为前识灭而后念生。为一时俱耶。若相待而生。则前际其塞路。若前灭而后生。则后念不及前识。若生灭一时。则不应有利钝之异。何以知其然。前识利于速灭。后念利于速生。利既同速。钝亦宜然。若其间别有影迹相乘则令玄于文表。固非言缘所得。凡此诸问。皆委之于君。想理统有本者。必有释之。

什答曰。有人言。一切有为法。离无常想。念念生灭有念力。名为心法。此念生时。自然能缘身所经来。相自尔故。如牛羊生时自趣乳。譬之如铁自趣磁石。如是念有大力。所经虽灭。而能智之。譬如圣智者。能知未来事。虽未生来。有圣智力故而能知之。念过去事。亦复如是。又念与心义同。不相离故。是故说念则说心。后有人言。诸法实相若常。虚妄颠倒。无常亦如是。如般若波罗蜜中。佛告须菩提。菩萨若常。不行般若波罗蜜。若无常。亦不行般若波罗蜜。是故不应难无常是实法灭。云何后心。能知前心也。是故如品中。佛说现在如即是过去如。过去如即是未来如。未来如即是过去现在如。过去现在如即是未来如。如是等际三世相。际三世相故。云何言后心为实有。以过去心为实无耶。后有人言。心有二种。一者破裂分散。至念念灭。似如破色至于微尘。二者相续生故。而不断灭。若念念灭。生灭中不应以后心知前心事。若相续不断中。则有斯义。如佛告诸比丘。心住者当观无常相。以心相续不断故。名为心住。相续中念念生灭故。当观无常相。如灯炎。虽有生灭。相续不断故。名有灯炷。而有其用。若炎中生灭故。则无灯用。心亦如是。有二种义故无咎。虽念念灭。以不断故。而有其用。能以过去未来之事。设心异缘。但以后心。缘于前心者。不须缘彼所缘。若以前心。则能通其所缘。

次问遍学并答

遍学菩萨。虽入二道。悉行悉知。而不决定取泥洹证。所以者何。本有不证之心。不舍一切故。理穷则返。如入灭尽定。先期心生。设复暂灭。时至则发。

远问曰。如菩萨观诸法空。从本以来。不生不灭。二乘道者。观法生灭。何得智及断。是菩萨无生法忍。

什答曰。二乘虽观生灭。不别于不生不灭。所以者何。以纯归不异故。如观苦生灭。观尽不生不灭。但为尽谛。而观三谛。是以经言。苦谛知已应见。如恶如贼。皆为虚妄。集谛知已应断。道谛知已应修。灭谛知已应证。又声闻言。入泥洹时。以空空三昧等。舍于八圣道分。以是故言尽谛。为真无上之法。若三谛是实。不应有舍。舍故则非实也。经言实者。欲为颠倒故。于实法相。则非谛也。若不受不着。而不取相。则为真谛。不生不灭。其相亦然。二皆同归无相解脱门。又声闻经言。无常即是苦。苦即是无我。若无我则无我所。无我所者。则为是空。不可受着。若不受着。则是不生不灭。

问曰诸佛虽非我所。云何则不生不灭耶。

答曰不然。若实生灭。应可受着。又不应用空空三昧。如佛常云一切不受心得解脱。得泥洹。是岂虚言。若生灭可取着者。则是分别。非为实相。若非实相。不得以不生不灭为虚。生灭为实。但为生死麁观念心厌故。说言生灭。如人远见青气。近无所覩。如是一切贤圣。皆应一道。无有异耶。而大小之称。致有利钝。观有深浅。悟有难易。始终为异。非实有别。如人食麵。精麁着品。而实不异。前答云遍学者。菩萨虽入二道。悉行悉知。而不决定取泥洹证。所以者何。本有不证之心。心不舍一切故。理穷则返。如入灭定。先期心生。设复暂灭。时至则发。

问曰。无漏圣法。本无当于三乘。二乘无当。则优劣不同。阶差有分。分若有当。则大乘自有其道。道而处中。其唯菩萨乘平直往。则易简而通。复何为要迳九折之路。犯三难以自试耶。又三乘之学。犹三兽之度岸耳。涉深者。不待于假后。假后既无功于济深。而徒劳于往返。若二乘必是遍学之所迳。此又似香像。先学兔马之涉水。然能蹈涉于理深乎。如其不尔。遍学之义。未可见也。

答曰。菩萨欲成一切智智故。于不善无记法中。尚应学知。何况善法耶。外道神通诸善之法。亦当学知。况贤圣道法乎。如人目见一切好丑之事。须用则用。若不用者。见之而已。菩萨如是。以慧眼见知一切法。直入大乘。行者而行之。余二乘法。唯知而已。或有人言。佛说遍学。为以导二乘人故。如佛本为菩萨时。虽知六年苦行非道。但为度邪见众生故。现行其法。既成佛已。毁訾苦行。说言非道。闻者即皆信受。以佛曾行此法。实非道也。若菩萨但学大乘法者。二乘之人谓。菩萨虽总相知诸法。而不能善解二乘法也。又二乘法。是菩萨道。所以者何。用此二道。度脱贪着小乘众生。取之则易。又如人密知是道非道。便离非道行正道。菩萨亦如是。明知二乘行法。不能至佛。即离其法。行于大道。道然者虽学二乘之法。而不失其功。以成佛乘故。而小乘人。钝根不能通达大乘法故。迂回为难。大乘之人。利根智力强故。不以为离也。如能浮人。虽入深水。不以为难。九折三难者。此皆毕竟空。智慧之分。不得以之为难。虽不能度。不期成佛为异耳。以诸菩萨从发意以来所行之道。与毕竟空智和合。如般若波罗蜜初品中说。施者受者物不可得。是故非为难也。言三兽者。如兔不能及象马之道。马不能及象所蹈。如马要先迳兔道。然后自行其道。香象要先迳兔马之道。后乃自倒其地。菩萨亦如是。先洗二乘之地。然后自到其道也。

又问声闻缘觉。凡有八辈。大归同趣。向泥洹门。又其中或有次第得证。或有超次受果。利钝不同。则所入各异。菩萨云何而学般若耶。心利者。不可挫之为钝。钝者不可锐之令利。菩萨利根。其本超此。而甫就下位之优劣。不亦难乎。若云能者为易。于理复何为然。其求之于心。未见其可。而经云。遍学必有深趣。

答曰。学者善分别。谛知其法。如有大德之人。往观杀生法。其弟子问之何故。答言。我未得道。靡所不更。或至此处。知彼要脉。不令众生受诸苦。若以三解脱门。观涅槃法。知断如是结使。得如是涅槃。三结尽得涅槃分。谓无为须陀洹果。乃至罗汉。得漏尽涅槃果。又如人眼见坑堑。终不堕落。假令入其法者。于法不证。不受信行法行之名。以诸菩萨利根故。超出二乘。于大菩萨。有所不及。了如师子。虽处于百兽为胜也。如国王行百里。应中道宿。见有大臣住处。王虽在中入出。观者而无宿意。作是念言。此虽为妙。自知别有胜处。菩萨亦如是。若入道慧时。分别观知外道禅定五神通法。及二十七种贤圣法。所谓十八种学法九种无学法。及辟支佛。分别观已。续行菩萨道。得二种利益。一者自了了知其法用。度众生时。无所疑难。二者所度众生。知彼体行此法。则便信受。若不尔者。同在生死。彼我无异。便不信受。

又问。若菩萨遍学。为从方便。始为顿入无漏一道也。若从方便。始以何自验其心。知必不证。而入无漏也。若不先学方便以自验。则是失翼而堕空。无相酬可自反。若先学沤和般若心平。若称一举。便可顿登龙门。复何为遍学乎。

答曰。是事佛于般若已说。菩萨入三解脱门。要先立愿。学观如己心则厌离。虽不取其证。我学观时非是证时。以如是之心。入无漏者。终不证也。又人言。菩萨先以二因缘故。不取其证也。一者深心贪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二者于众生中。大悲彻于骨髓。不欲独取涅槃。虽知一切法中涅槃无为。但以时未至故。是名菩萨。于众生中。大悲之至。所谓得涅槃味。而不取证也。复有人言。菩萨无量劫来。修习福德利根故。入三解脱门时。即深入无漏法。以此势力。不能自反。譬如大鱼随顺恒河。入于大海。不能得反。以水力牵故。尔时十方诸佛。现其身相语言。善男子。当念本愿。度一切众生。莫独入涅槃。汝但得一法门。我等如是无量阿僧祇法门。怜愍众生故。犹住世间。何况于汝。时菩萨信受佛语故。不取果证。菩萨遍学义如前说。是故不得以乘平直住为难。

又问。经云四道与辟支佛智及灭智。皆是菩萨之忍辱。意似是学彼灭智。以成此忍。彼学本自不同。法忍云何而成。若必待此而不证。即诸佛世尊。大会说法。其中应不俄尔之顷。顿至法忍者。推此而言。反覆有疑。

答曰。经云须陀洹乃至阿罗汉辟支佛。若智若断。皆是菩萨无生法忍者。智名学人四智。无学人六智。断名学人有余断。无学人无余断。是皆以诸法实相为已用。但二乘钝故。须以六智。菩萨利故。唯用一智。所谓如实智。如钝斧伐树数下乃断若以利斧一斫便断。是一树一断。但功用有异耳。诸贤圣如是断诸结树。以小乘智慧钝故。分为分智。凡夫所想颠倒。往来生死。受诸苦恼。说名为苦。以无漏智慧。深厌此苦。厌已即舍。苦无自性故。所以者何。是毕竟不生性。如是知已。结使自然不生。是名集灭道智。修此行已。增其尽智无生智。菩萨利根故。知苦谛一相。所谓无相。但以凡夫颠倒之心。分别有苦有乐。又此苦因于爱等。亦是一相。因同果故。此中无所断。亦无所证。于其观中。善能通达。是故当知。声闻智慧钝故。先习此道。后乃得力。以菩萨深入故。观四谛为一谛。如思益经中。说四谛为一谛。又般若波罗蜜中。说声闻所有智所有断。皆在菩萨无生法忍中。声闻人以四谛。入诸法实相。菩萨以一谛。入诸法实相。声闻智慧钝故。多以厌怖为心。菩萨智慧利故。多以慈悲为心。同得诸法实相故。名为所有智所有断。皆是菩萨无生法忍。如以苏作种种食。名虽有异。而苏是一也。或有人言。众生或爱多。或见多。爱多者。以无作解脱。能入涅槃。无作解脱者。所谓诸法无常。若见多者。以空解脱门。能入涅槃。空解脱门者。所谓空无我。若观无常苦者。化之则易。若观空无我者。所行之道。转深转微。所谓诸菩萨。深爱乐佛法。亦未断结使。生诸戏论分别常无常。苦非苦。空非空。我非我。有无非有非无。生不生。非生非不生等。灭此戏论故。佛为说无生法忍。如人服散除病。散复为患。覆以下散药为希有也。无生法忍亦如是。观诸法性故。得名为深。以除细微之病故。药名为妙。复有人言。有人谓。菩萨不得声闻辟支佛道功德之利。是故说菩萨无生法忍中。悉得其利。又此章中不言学彼以成此用。先云遍观十地者。名之为学耳。又答云。如入灭定。先期心生。设复暂灭。时至自发。

问曰。若菩萨不证。必同此喻。以此则凡造遍学。不应有退转。岂非失位于龙门乎。若未经遍学。便云退转。此犹未涉险而顿驾。而本自不行。复何所论。

答曰。菩萨有二种。有退有不退退亦有二种。一者直行五波罗蜜。如舍利弗等。持头目施。而生厌退。二者无方便。行般若波罗蜜。入三解脱门。观涅槃时。以深妙药故。即便取涅槃证。取涅槃证有二种。一行菩萨道。以无方便。入三解脱门。证于涅槃。二者菩萨闻佛说。菩萨应学声闻辟支佛道。度脱众生。虽是菩萨。而用声闻辟支佛法。入三解脱门。是人无方便。慈悲心薄。深怖畏老病死苦。取涅槃证。如人若能乘马不随马也。不善乘者。便随马力。诸菩萨亦如是。起无漏心。入解脱门。随顺无漏。不能自拔。如是退转菩萨优劣不同。若久行菩萨道者。成就方便力。虽起无漏心。而不随之。以慈悲方便力故。不令堕落。如是者。则同灭定为喻也。又退转者。虽有本愿。以福德智慧力用薄故。不能自出。如入贼陈。皆愿欲出。其身力方便者。乃能得出。无力者。虽有其意。不能得出。又如说法华经毕竟空。设有退转。究竟皆当作佛。佛说退者。意欲令菩萨当得直道。始终无退。如般若波罗蜜不退品中说。又须菩提言。世尊。菩萨退为以何法退。色阴退也。受想行识退也。佛言不也。离五阴有退也。佛言不也。须菩提言。若不尔者。云何有退。佛为须菩提。渐以明法华经义。

问曰。声闻辟支佛智及灭。则是菩萨忍。菩萨于智灭中不证时。为是无生灭观力也。为是度人心力也。若是无生灭观力。则遍学时不得并虑。若不并虑。则无生灭之观。玄而不微。以其无微。菩萨便应随至取证。若是度人心力。时至则反。凡为菩萨。以僧那自誓。此心岂不必欲度人。而中退转者何也。又云。大智论云。得忍菩萨。解诸法实相。廓然都无时。犹如梦中乘筏渡河。既觉无复度意。若尔者。先期其有。何功用有。得忍大士。已起阴路。犹尚若兹。况未至者乎。君来喻虽美。吾喻是其舍也。

答曰。无生观力劣。而去有同。何以故无生。各一切法。从本以来。不生不灭。以不灭法故。灭故灭诸观行。菩萨如是。智力虽二道。不应为证。何以故。证名第一直实。更无胜法。而菩萨以利智慧。深得法性。不应以法为证也。然虽心不并虑。因见小乘法卑陋故。深发本识。知非所乐。但为度小乘人故。观其法耳。譬如大鸟常有甚深清净之池。以小缘故。暂住浊水。事讫便去。不乐久也。此亦如是。随大力所牵。不为小力所制。度人心力者。诸菩萨虽入无漏禅定。而能不舍慈悲之心。小乘则不然。以其力劣故。心在无漏。则不应复有心所念。又菩萨以小乘法。观泥洹时。有乐小乘道者。因用其法。而度脱之。此则是度人心也。凡言善学小乘法者。皆是得忍无生忍菩萨。所以者何。以彼谤言。尚不则此法。何能以是度人也。是故学者。以有殊妙之事故。如富楼那。过去无量佛所。于弟子众中。第一法师。今佛弟子中。亦为第一。是故当知。是大菩萨。现行小法。又小菩萨等。得甚深大乘之法。行五波罗蜜。若入小乘空法者。不知般若波罗蜜。无方便力。慈心弱。不能自拔。尔时随至而证。佛若教如是等菩萨遍学者。则生厌心。失菩萨道。如人有咒火之力。能入大火。若无咒力。则不堪任。又人言。菩萨利根故。知涅槃寂灭相真实之法。虽有慈悲之力。不能自制。但以十方诸佛。现其妙身。而教化之。譬如身大者。堕在深坑。一切绳用不能令出。唯有大士。以金刚琐。尔乃出之。菩萨亦如是。深见生死过患。涅槃寂灭安稳之处。唯有诸佛。乃能令出。更无余人也。

又问。遍学以何为始终。从发意生得忍。其中住住皆是遍学。不若初住遍学。于二乘智灭中。已得无生法忍。则不应复住住遍学。若果不住住遍学。则其中无复诸住阶差之名。若初住不得忍。即住住皆应遍学。若住住遍学。则始学时漏结不尽。如其不尽。则虽学无功。想诸菩萨。必不徒劳而已。又问十住除垢经说。菩萨切住中遍学。虽入圣谛。不令经灭。亦不令起。此语似与大智论异。亦是成答所不同。是乃方等之契经。于理者所共信。若不会通其趣则遍之说。非常智所了之者。则有其人。

答曰。此义前章已明。要大菩萨。现作声闻。为度小乘人故。学大乘法。如富楼那等。或有人言。有三种慧。闻慧思慧。未得无生法忍菩萨。以闻思慧。学二乘法。何以故。是人福德智慧。未深厚故。若用修慧。则便作证。是故唯无生法忍菩萨。三慧遍学诸道。又新发意菩萨慧。诵读思惟大乘经法。虽学亦不为成无生法忍也。而得忍菩萨。同体实相之利。但深浅有异。是故观智而已。此因缘先已说。又十住断结说。未见此经。不得玄以相答。

又问证与取证。云何为证。菩萨为证而不取。为不证不取也。若证而不取。则证与取证宜异。若以尽为证。尽不先期而设至。云何为不取。若谓既证而不取。则须菩提。不应云是处不然。若以尽为证。三结尽时。则是须陀洹。下分尽时则那含。二分尽时则是阿罗汉。若三处皆尽。而非三道。则有同而异者矣。其异安在乎。若先同而后异。直是先小而后大耳。若先异而后同。直是先大而后小耳。若都不同不异。则与来答趣。而永后会此所望也。

答。经直云证。欲令易解故。说言永证。证与所证。无有异义。般若波罗蜜中。佛为须菩提解之。菩萨欲入三解脱门。先发愿不住证。即今是学行时。非是证时。以本愿大悲。发愿生故。虽入三解脱门。而不作证。如王子虽未有职。见小职位。观知而已。终不贪乐。当知别有大职故。菩萨亦如是。虽入小乘法。未具足六波罗蜜十地菩萨事故。而不作证。证名已具足。放舍止息。所观第一。更无有胜。不复畏受三界苦恼。是名为证。譬如人有事相言。未得可信重人为证者。则生忧怖。种种方便。求自勉济。若得证已。心则安稳。不复多言也。诸贤圣如是。知世间可厌离。无所贪着。即见无生无灭无作无相常法。此法无为不生不灭故。不可在心。不可在心故。不名为修。以无漏故。不名为断。但以为证耳。此理真实。第一可信。若于是法。贪欲修行。即是戏论。生法烦恼。是故应证。而不应修。如热金丸虽好。正可眼见。不可手捉。如是证涅槃已。不复须厌断修道。凡证说有四种。一者有人欲得诸法实相。修行其道。见涅槃相。即以为殊妙。发大欢喜。而生相着。因涅槃故。有所戏论。此人之心。自谓得微妙法。名为智慧中戏论烦恼也。二者见涅槃法。厌离心薄通钝故。不能信一切烦恼。或为须陀洹。或为斯陀含。或为阿那含。名为学涅槃者。不名得证也。三者厌情休息智慧心。则见涅槃已。不生爱着。不生戏论。舍诸烦恼。名阿罗汉辟支佛。四者发心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度众生故。欲与众生第一之利。所谓涅槃利。生死中厌离心厚。世世修习种种法门。无量福德。利根第一。虽见涅槃。不生爱着。不生戏论。舍一切凡夫结使。知一切法同涅槃。无生无灭。但未具足菩萨之道。本愿未满。唯断凡夫结使。未断菩萨细微结使故。不名为证。证名所作已办。不复更有所作得证者。唯有三人。阿罗汉辟支佛佛。三学人。虽断结使。不患尽故。但假名为证。非实证也。如因得道人故。余学道者。通名道人。此中得无生菩萨。知诸法实相涅槃。自利已足。三界苦断。为教化成就众生故。出于涅槃无为之法。还修有为福德。净佛国土。引导众生。是故不名为证也。

次问住寿义并答

远问曰。经云知四神足。多修习行。可得住寿一劫有余。又须菩提请世为住寿恒沙劫。既有此法。即宜行之。有人请问。诸佛菩萨。竟有住寿者。不若果有者。为是法身。为是变化身乎。若是法身。法身则有无穷之算。非凡寿所及。不须住寿。若是变化身。化身则灭时而应时。长则不宜短时。短则不宜长。以此住寿。将何为哉。又问寿有自然之定限。寿之者与化而住。目应无陈。时不可留。云何为住。若三相可得。中停则有为之相。暂与涅槃同像。不知胡音中竟住寿不。若以益算为住寿。则传译失旨。又得灭尽三昧者。入斯定时。经劫不变。大火不能焚。大海不能溺。此即是三昧力。自在寿住。今所疑者。不知命根。为何所寿。为寄之于心。为寄之于形。为心形两寄也。若寄之于心。则心相已灭。灭无所寄。若寄之于形。即形随化住。时不可留。何以时之。力士移山经云。非常之变。非十力所制。制非十力。则神足可知也。此问已备之于前章。若一理推释。二亦俱解。

什答。若言住寿一劫有余者。无有此说。传之者生。如长阿含大泥洹经。阿难白佛乘现证。从世尊闻。若善修习四如意是人。若欲寿一劫。若减一劫则成耶。摩诃衍经曰。若欲寿恒河沙劫者。此是假言。竟不说人名。用此法者。如宾头卢颇罗堕阿罗汉。善修习如意故。寿命至今不尽。因现神足力。取栴檀钵故。佛以此治之。唯闻此一人。行其法用。余者未闻。又诸阿罗汉。观身如病如癕。如恶怨贼。如退法阿罗汉。今有自害。况当故欲久寿也。以体无我心故。深拔贪着根本故。以涅槃寂灭安稳之利。以不乐久住。虽住先世因缘身尽则止。又法身变化身。经无定辨其异相处。此义先已说。声闻人中。说变化之无心意识寒热等慧。性是无记。正可眼见为事故。现事证则灭。如是之身。无有根本。则无久寿之为义。法身二种。一者三十七品等诸贤圣故。二者三藏经等。此皆非身非命。亦不得有久寿之为义。当是先世行业。所得之身。为大因缘故。欲久住者。便得随意。摩诃衍中法身想。先已具说其因缘。今者略说菩萨法身。有二种。一者十住菩萨。得首楞严三昧。令菩萨结使微薄。是人神力自在。与佛相似。名为法身。于十方现化度人之身。名为变化身。随见变化身者。推求根本者。以为法身。是故凡小者。名为变化身。如此之人。神力无碍。何须善修四如意足也。二者得无生忍已。舍结果身。得菩萨清净业行之身。而此身自于分忆。能为自在。于其分外。不能自在无碍。是菩萨若欲善修习如意。亦可有恒沙劫寿耳。如人有力。不假大用。若无力者。乃有所假。初入法身菩萨亦如是。神通之力。未成就故。若修如意者。便得随意所作。又修如意章中言。若人欲劫寿者。便得如意。不言住寿也。如阿毗昙中说。有阿罗汉。以施得大福德愿力。转求增寿。便得如愿。所以者何。是人于诸禅定。得自在力。愿智无诤三昧顶禅等。皆悉通达。以先世因缘寿将尽。为利益众生故。余福因缘。转求长寿。便得如愿。如檀越欲施比丘多种食之物。而是比丘有游行因缘。不须此物。善喻檀越言。汝以好心见施。可贪此食。为衣物而得如愿。又善修如意者。亦如是。虽不先世福德求寿。以得无漏法故。专修有漏甚深善根。修有漏甚深善根力故。便得增寿果报。无漏虽无果报。能令有漏清净。小而获大果。又灭尽三昧力因缘故。令余行增寿。若入灭尽三昧时。过于生理。身则毁坏无复身因。起是即无。若入余定。则无此事。如一比丘欲入灭尽三昧。作起心因缘。愿力打挞推得。当从定起。有贼来破坏僧坊。十二年中。无楗槌音。此比丘犹在定中。后檀越还修立僧坊打楗槌。比丘便觉时即死也。

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卷下(终)


上篇:略三论游意义

下篇:宝藏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诸宗部目录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佛说出家功德经...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

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

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卷第一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

十诵比丘波罗提木叉戒本

(以下仅限出家具戒者观看) 十诵比丘波罗提木叉戒本 姚...

佛说放牛经

佛说放牛经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闻如是: 一时...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

依观经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赞

依观经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赞(一卷) 比丘僧善导撰 敬...

华严发菩提心章

华严发菩提心章凡例 此章别有异本,而文画多纰谬,字...

修西辑要

修西辑要序 才知过去。已换为现在。才知现在。已换为...

占察善恶业报经行法

【缘起第一】 夫诸佛菩萨愍念群迷。不啻如母忆子。故...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佛说希有挍量功德经

佛说希有挍量功德经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如是我闻:...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佛说八阳神咒经

佛说八阳神咒经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时...

佛说护净经

佛说护净经 失译人今附东晋录 往昔,佛共阿难行,遇值...

净土或问

净土或问序 参禅余所不去。念佛亦非去者。禅主见性。...

佛说龙施女经

佛说龙施女经 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 闻如是: 一时佛游...

【注音版】佛说老女人经

佛说老女人经...

佛说大乘入诸佛境界智光明庄严经

佛说大乘入诸佛境界智光明庄严经卷第一 西天译经三藏...

老年人常被病魔侵袭折磨该怎么办

问: 我已老了,身体常常被病魔侵袭折磨,虽然早晚功...

出家的真实义

什么叫做直心?直心乃是万行之本。天地、修行、一切万...

十句蕴含大智慧的话

1、炫耀什么,缺少什么;掩饰什么,自卑什么。所谓正...

嫉者,殉自名利不耐他荣

随烦恼二十:言嫉者,殉自名利,不耐他荣,妒忌为性。...

有一家银行每天往你账户存入¥86400

想象有一家银行每天早上都在你的帐户里存入¥86,400。...

【推荐】倓虚法师出家后度化妻子的精彩对话

一九二零年,我和禅定和尚,离观宗寺,一块回北方,预...

人生大梦何时能醒

明朝四大高僧之一憨山德清大师,著述宏富,弟子汇编遗...

开始似乎是吃亏,后来还是会得大便宜的

天道是什么呢?《易经》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个阴...

大安法师:无上道心怎么发

善导大师在《四帖疏》里面,对这段经文,给我们开示了...

印光大师的十念计数法

印光大师的十念计数法是把慈云尊者的十声念佛,就是呼...

与佛相应的心没有了

有一位朱慈目居士是对净土法门非常有修持的信徒,一天...

不可四尽(法演四戒)

宋朝有一位禅师,名克勤,就是佛果圆悟禅师。他当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