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海涛法师《慈悲 孝亲 佛欢喜》

海涛法师  2010/12/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供僧缘起

每年逢农历七月,各地佛寺大多会举办盂兰盆法会,此为中国佛教里非常重要的节日。尤其七月十五日更是「佛欢喜日」。所谓佛欢喜日,乃源自于佛世时的印度,每逢夏天雨季来临时,所有僧侣皆不外出托钵,专心修持,此称为「结夏安居」。经过三个月的时间,到了七月十五日安居结束之日,所有僧众便一一把自己的修行体悟向佛陀报告,等待佛陀的印可。也因为有不少精进的僧众在结夏安居期间用功修行而开悟,令世尊非常欢喜,因此七月十五日也称为「佛欢喜日」。

在佛欢喜日这天,如果能够供养开悟或有修有证的僧众,不仅是殊胜难得的因缘,所得到的功德也非常大!因此,大多数的寺庙会在这一天供佛、斋僧,并依据《盂兰盆经》所载而启建「盂兰盆法会」:「是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常忆父母,供养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顺慈忆所生父母,乃至七世父母,为作盂兰盆,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

佛陀在很多经里明确表示,孝道是成佛的要因。例如在《菩萨本业经》中提及:「孝事父母,当愿众生,一切护视,便成佛道。」以及在《佛报恩经》说到:「为孝养父母,知恩报恩故,今得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盂兰盆法会,正是一种超度历代宗亲的佛教仪式,可以用以报答累世父母的乳哺、劬劳之恩。

「盂兰盆」是梵文的音译,原本的意思是「解救倒悬(之痛苦)」,即解脱饿鬼道众生之苦。《盂兰盆经》里目连(即:目犍连尊者)救母的故事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目犍连尊者以神通观知他的母亲在死后投生于饿鬼道,日夜受苦,不得饮食,于是便向佛陀请教解救母亲脱离苦趣的方法。而佛陀教他的方法,即是在七月十五众僧结夏圆满的这一天,备斋供养众僧,借着供僧功德力,即可使现世父母,以至于累劫父母、六亲眷属等,出离三途之苦。后来目犍连尊者依法而行,果然将他母亲从饿鬼道的苦报中解救了出来。

「盂兰盆法会」同时也结合了中国传统中孝亲报恩、慎终追远的思想,因此后世在七月十五日都会启建盂兰盆法会,供佛斋僧,藉此功德度脱恶趣众生、报答累世父母,至今沿习成例。

农历七月:孝道月、报恩月

由此可知七月实是为人子女应该广行孝道的「报恩月」,而不应该用三牲四礼、大鱼大肉的方式来祭祀「好兄弟」,藉此大开杀业、大肆屠杀生灵,这些似是而非的做法,可说是非但无益于累世父母,反而为自己也累积下了恶业。佛在《盂兰盆经》中慈悲开示众生:

善男子:若比丘比丘尼,国王太子大臣宰相,三公百官,万民庶人行慈孝者,皆应先为所生现在父母,过去七世父母,于每年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以百味饮食安盂兰盆中,施十方自恣僧。愿使现在父母,寿命百年无病,无一切苦恼之患,乃至七世父母,离饿鬼苦,生人天中,福乐无极。

由于七月十五是供养僧众利益特大的佛欢喜日,因此也希望大众能把握这个难得的时机,在七月份多到寺院参加供佛、斋僧的盂兰盆会、报恩孝亲法会,多多累积布施功德。此外,除了和颜对待、侍奉安养父母等基本态度外,我们该如何在生活中落实孝道呢?《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里亦记载:「若父母无信心者,令住正信;若无戒者,令持禁戒;若性悭者,令行惠施;无智慧者,令起智慧。子能如是于父母处劝喻策励,令安住者,方曰报恩!」

引导父母修学佛法,是最能使双亲离苦得乐的真正报恩之举,也是真正的孝道。因此报恩孝亲的最佳方法,就是用父母给我们的身体,来做对自己、对众生有利益的事——多放生、施食,以此功德回向累世父母及冤亲债主,这才是真正的报恩。尤其是供佛、斋僧,更是功德殊胜之举,世尊在《分别善恶报应经》中,即告诉了我们供佛供僧的种种功德:

若复有人施佛床座,获十种功德。何等为十?一、德业尊重;二、世间称赞;三、肢节多力;四、名称远闻;五、德美歌颂;六、安和适悦;七、获转轮王座,仆从众多;八、见者欢喜;九、生天自在,福相具足;十、速证圆寂。

若复有人布施鞋履供养僧佛,功德有十。云何十种?一、威仪师范;二、象马无阙;三、行道勇健;四、身无疲乏;五、足步无损;六、离荆棘沙砾;七、获神足通;八、仆从众多;九、生天自在;十、速证圆寂。

若复有人以钵器什物施佛及僧,功德有十。云何十种?一、形色光润;二、器物具足随意受用;三、离诸饥渴;四、珍宝丰足;五、远离恶趣;六、人天欢喜;七、福相圆满;八、尊贵自在;九、恒生诸天;十、速证圆寂。

若复有人以象、马、车乘施佛及僧功德有十。云何为十?一、足相柔软;二、威仪无缺;三、身离疲乏;四、安乐无病;五、冤家远离;六、神足自在;七、仆从众多;八、人、天福相,见皆欢喜;九、命终生天;十、速证圆寂。

若复有人斋食供养佛及众僧,功德有十。云何为十?一、寿命延长;二、形色圆满;三、肢节多力;四、记忆不忘;五、智慧辩才;六、众覩欢喜;七、丰足珍宝;八、人、天自在;九、命终生天;十、速证圆寂。如是十种胜妙功德,施佛及僧斋食供养,获如斯果。

若复有人以美饮汤药施佛及僧,获十种功德。云何十种?一、诸根圆满;二、清净鲜洁;三、额广平正;四、容貌熙怡;五、形色光润;六、福德圆满;七、离饥渴;八、远离三恶;九、生天自在;十、速证圆寂。如是功德,施佛及僧美饮汤药,获如是报。

供僧功德殊胜难逢,除了供养台湾的僧众,在我们所不熟悉的许多地方,如:五台山、印度、缅甸、尼泊尔、藏地等地,还有许多同样精进修行,却无人护持的僧众,他们需要大家长期的供养和护持。有鉴于此,我们的生命基金会已经在陆续规划、筹办一些全球性的供僧活动。藉由供僧功德,我们祈愿今世父母增福增寿、无病无恼,乃至七世父母及十方法界一切有情,皆能离苦得乐。

在这个深富意义的月份里,我们应本着佛陀的慈悲训诲,并效法目犍连尊者的无尽孝思;除了应发心报答生身父母的亲恩之外,也要立愿普度一切的众生。七月,是个非常吉祥的月份,也是我们发心修学佛法、供僧积聚福德的好日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学漫画】假和尚与真名号

老实的方大爷因为假和尚而念上了这句真名号,最终如此...

你能够这样做,你就是菩萨

【更能每日念菩萨名千遍。至于千日。是人当得菩萨遣所...

比罗陀守德招福

佛陀时代,有一位名叫修陀罗的长者,拥有无数的财富,...

孝顺心,是学佛的第一步

无始时来慈我者,诸母若苦我何乐?你想一想,我们无始...

念佛行人一定要有孝心

问: 如何激发一个人的孝心? 大安法师答: 孝心是做人...

【推荐】《地藏经》告诉我们修行的方法

《地藏经》每一品都告诉你修行的方法,生怎么样做?死...

念阿弥陀佛有什么益处

首先直接的益处,由于相信阿弥陀佛,由于愿意往生极乐...

佛家之孝与儒家之孝

儒家讲孝为至道,至德要道。而佛说的戒律,最终归结到...

占察善恶业报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佛说阿弥陀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

【佛教词典】逮得一切佛平等性

【逮得一切佛平等性】 p1187 佛地经论二卷二页云:逮得...

【佛教词典】迦邻陀衣

(衣服)又云迦旃邻陀衣。以迦邻陀鸟毛所造之衣也。...

菩萨戒四条浅说

本文就菩萨戒中说四众过戒、不随喜赞扬戒、爱恚赞毁戒...

印祖开示念佛方法

【知汝不知净土宗旨,当依「一函遍复」所说,生真信,...

「敌人仇人」可以激发我们的潜能

大学刚毕业的时候,某电视公司请我去主持个特别节目,...

知足之人,虽贫而富

知足一法是佛法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开示,常常点示。一...

圣严法师《忏悔》

有人在禅七中不断地哭泣而无法打坐,他说:我不能打坐...

信愿与持名之间的关系

这个信、愿、持名是本经的修学纲要,一个人能够往生净...

娑婆众生吃饱不是奔走尘务,就是昏沉睡眠,都是轮回的业

饭食经行者,念食食至,不假安排,食毕钵去,不劳举拭...

为什么恶业众生临终十念也能往生

问:众生长久以来,造了无量的恶业。这一辈子如果没有...

慧律法师:欲令正法重现,当推楞严大经

《楞严经》本是佛教三藏教典中的一部大乘经典,佛灭度...

阿弥陀佛涅槃后将去哪里

问: 未来际观音菩萨接阿弥陀佛的班,阿弥陀佛将去哪...

持不杀戒的功德

大乘以不杀戒为首,淫戒次之。小乘以淫戒在先,杀戒居...

人生是苦

生活在这个世界的人们,无论你身处何时、何地,也无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