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海涛法师《向观世音菩萨学习--慈悲社会的责任》

海涛法师  2011/03/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信仰观世音菩萨──慈悲精神的学习

在佛教信仰里,观世音菩萨是西方极乐世界的补处菩萨,将会在未来接替阿弥陀佛,功德非常殊胜。而在中国,信仰、敬奉观世音菩萨的信众尤其多,一些观音感应故事传播久远、影响广泛,更证明了观世音菩萨闻声救苦的大悲愿力深植人心之处。

因为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形象深入人心,因此大众对他常会有许多解灾厄、保平安的世间愿求;但其实,信仰观世音菩萨的最大意义,还是学习、奉行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精神。若能视众生如己,凡见众生遭受痛苦,都尽力给予关怀与帮助,并在生活中力行各种自利利他的善业,这便是菩萨道的修行。

帮助众生有很多方法,除了经济上的扶持,也可以在心灵上给予帮助!身为一个佛教徒,若能努力传播宏扬正法,帮助众生离苦得乐,即可说是菩萨慈悲精神的发扬、对众生最究竟的帮助。

菩萨是爱护众生的,我们除了学习菩萨的圣德,更应从自身自护、护他做起。帮助其他的众生是对诸佛、菩萨最好的供养,因为这样的慈悲善行圆满了诸佛、菩萨的愿望。

将理念行动起来──慈悲精神的发扬

生命的真相,佛法的真谛,光是阅读文字只能获得基本的了解和认知,唯有实际修行、真正去影响他人、帮助他人,才能真切感受到佛法对人、对社会的影响及关怀层面。

我们学佛、学习观世音菩萨的慈悲精神,正是为了要由了解世间而产生慈悲,并且找出方法来帮助世间众生,藉由这样的过程,生命的价值和亮度也因此能更加体现了。有哪些具体的方法可以实行呢?生命志业体一向不遗余力地举办、推广此类行动,例如:为世界所有苦难众生点灯、施食、火供、烟供,以及绕塔、浴佛、放生、念诵佛曲等等,就是为了要帮助众生、利益众生,而这样的行动越是集结众人的心力,能发挥的作用也越大!因此如果有此类善缘聚集的法会、活动举办时,都非常欢迎大众一同来踊跃参与。而平时在家,也可以在家进行念佛、诵经、拜忏等修行,并将功德给回向所有众生。

佛教慈悲喜舍之精神,不只是宗教弘法与福利救济而已,也包括了积极地参与社会事务、维持社会正义等等。在成就众生中成就自己,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只有在众生得到解脱后,菩萨才能得到最终的解脱,这是佛教自利利他、自觉觉人的根本精神。

努力以种种方便弘扬佛法,使世人广泛了知佛法的智慧,进而能离苦得乐,这是当前佛教对人类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身为一个佛弟子,无论是出家或在家,在这混乱的五浊恶世里,都肩负着净化社会大众心灵的伟大使命!若能将佛教的正法、慈悲的精神融入、发挥于自己日常的生活中,不但自己无时无刻都是修行,也能持续对周遭环境带来潜移默化的正面力量。

佛教徒的责任——慈悲社会的营造

当今社会已成M型化的经济社会,一方面是有钱的富豪变多,但挣扎于贫困边缘的人仍是不减,甚至有许多生活仅在温饱边缘的「新贫阶级」诞生……我们的社会越来越繁荣,科技越来越进步,反应人心的「幸福指数」却常常未能同样地进展。

在这样的时代里,我们特别需要学习观世音菩萨的慈悲精神,敏锐体察到众生的痛苦,积极去关怀、利益众生。佛教徒应积极投身到有益于民众的各种慈善事业中,利乐有情、造福社会,真正起到扶危济贫、赈灾救难的作用以期达到与社会和谐共处,人群共用安乐的理想。我们不要在极大灾难时发生时才想到要萌生慈悲、慨然解囊,平时就可以多积极从事慈善事业,有时更能发挥雪中送炭的效果。

除了慈善事业,一个慈悲的佛教徒对社会所可以尽的责任也还有很多!现代社会还有着许许多多值得我们关心的环境保护议题、动物保护议题、道德重整议题等等,都是值得投注心力、让世界变得更好、众生变得更幸福的方向。我们要时常观想:一切众生的苦难都是我的责任,要为众生发菩提心,永远不离开三宝,以我所修诸功德,为利有情愿成佛。

我一再强调,修行是分内事,而时时心怀慈悲,帮助众生离苦得乐更是身为佛弟子的社会责任。唯有慈悲才能解救灾难;也唯有慈悲,才能改变命运!一颗慈悲的心,即是一颗关怀众生、相互尊重的心,能够广结善缘、利他利己。慈悲使人的生命更有意义,也能为世间带来正面的能量,造福无量众生!

我们应用尽各种方法,主动积极创造机会,让众生有修学佛法的因缘;此外,我们还要更积极地走入社会,累积各项功德行、菩萨行,并将利益回向法界众生──期待佛弟子皆能以「不为一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而自勉,为净化人心,安定社会的职责而努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设五戒,以不杀第一

圣人之教。以五常治世。仁为首。不杀曰仁。佛设五戒。...

刘公真菩萨人

【原文】 刘公讳宽①,其治郡也,有过者以蒲鞭示辱。夫...

善良的人容易和观音菩萨感应

今天一师兄过来,聊起了观音菩萨,说她去普陀山之前,...

真正的慈悲是没有分别心的

从前,一个名字叫长安的人住在印度的一个小村落中,长...

【推荐】观世音菩萨

《一》前言 今天是观世音菩萨的圣诞日,所以向诸位介...

星云大师:礼拜观音菩萨的感应

佛教里的规矩,戒期圆满的时候,要烧身供佛,以示虔诚...

以何心称念观音菩萨可得感应

观世音菩萨是西方三圣中阿弥陀佛的二大胁侍菩萨之一,...

这些杀生的场所都不会有吉祥的事情

我们看现在世间的众生,残酷无情地杀害生灵,引取无厌...

占察善恶业报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佛说盂兰盆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

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

【佛教词典】胜友

(杂语)良友也。释迦如来称誉念佛者为观音势至之胜友...

【佛教词典】经藏堂主

(职位)藏主之下有堂主。藏主不居藏殿。堂主守经,常...

得到吉祥的方法

今天是盂兰盆法会的第二天,看到一些居士们陆陆续续的...

十种成就佛法,十种退失佛法

佛言: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成就佛法。 何等为十...

良友目犍连

神通第一的目犍连,还没有出家的时候,是一位长者子,...

老妇人清净无染的爱

佛陀时代,有一位气质很好、但衣着褴褛的老妇人来到一...

憨山大师醒世歌

红尘白浪两茫茫 忍辱柔和是妙方 到处随缘延岁月 终...

圣严法师《感动是化敌为友最好的方法》

在我所提倡的「心五四」运动中,「四感」是与人相处时...

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

念念向内去找原因

我有一个搞学术的朋友,他谈到中国人好像缺少原罪意识...

人,要提升自己的行情

随着时代科技的发展,人在世间上生活,要不断增加很多...

五盖

1.贪欲盖: 指贪爱五欲妙境,能使众生心性迷惑,令善...

佛陀与提婆达多的宿世因缘

佛陀时代,每位弟子对佛陀都很敬仰和尊重,偏偏有位提...

智者求其实,愚者求其名

常听两种声音: 自己良心忠告,他人善意批评。 常看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