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海涛法师:我们需要培福的对象

海涛法师  2011/03/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我们不论是遇到厌恶的人、贫民、达官贵人或者是动物,都要生起「我必须依靠他们才能成就佛道」的想法,而平等地尊敬、珍惜他们。没有众生,大乘行者即失去所有的缘――包括修法的对象、累积功德的来源等等。

譬如说布施,我们行布施时如果没有众生,那么要怎样累积福报呢?

或者你要修习安忍(因为你知道修持安忍有很大的功德),却找不到众生可以做为你的对境,那么你向谁修安忍?

还有,在佛法上,我们必须依靠众生才能累积福报,如果没有众生的话,我们要向谁发菩提心呢?怎么回向呢?

在世间法上,如果没有众生、没有亲友是不是很孤单寂寞呢?做生意也要有人潮、市潮才能赚钱啊!所以不论是佛法还是世间法,都必须依靠众生来成就我们。因此,大乘行者面对一切众生时,不得不谦卑、不得不诚恳、不得不慈爱、不得不珍惜他们!

很多人常常自以为:「我为众生!」、「我在利益众生!」其实不是,对真正理解佛法的人来说,他不会认为「我在度众生」或「我在利益众生」。相反地,他会认为所有的众生都在度他、帮助他。每一个有情――小至昆虫,远至地狱众生――都对自己有恩!

有这样的心态才不会觉得自己很辛苦和了不起,如果你认为自己是在度化众生的话,那么你就会产生「我一直在为众生付出,而众生为什么是这样子回报我」的问题而烦恼不已。

一样行善两种心态,优秀的修行者永远心怀若谷,行善永无疲累。

你要积聚财富吗?你就一定需要众生!

佛、菩萨劝诫众生要修福,广种福田。「福田」就是我们培植福德的对象。

福田有三类:

一、恩田:对于父母、师长、和尚、阿阇梨等,于己有恩德之人,能知恩、感恩、报恩,可生福德,如田地之能滋生长养谷物,故称「恩田」。

二、敬田:对于佛、法、僧三宝恭敬供养,由恭敬而生无量之福,如田生谷物,故称「敬田」。

三、悲田:以悲愍之心救助贫困,则能得无量之福。因此,有财富要布施供养,种三种福田,福报则生生世世永远享之不尽。纵然世界毁灭了,福报也不会毁灭。诸佛、菩萨福报之大不可思议,原因就在此。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修福从珍惜一粒米开始

一粒米在现代人眼中,谈不上有什么价值,但要知道需多...

少许奉养父母就能得到大福报

《杂宝藏经》里有一个故事,在久远世以前,古印度波罗...

现生读诵楞严咒,永受好命安乐福

现生读诵楞严咒,永受好命安乐福。我们所要改造的命运...

好好地念佛,世间的福报也在里面

问: 弟子一心想念佛求生净土,但世间缘分未尽,且为...

修福跟没有修福的天壤之别

求生极乐世界,这个可不得了,那是成圣的一念之间,这...

你布施出去的东西,最终还是你的

你布施出去了,你就创造了一个人天福德之身,那人天福...

【推荐】妙莲老和尚《吃素增福寿》

1.素食少病又健康 我们佛家吃饭,完全都是素食;这在...

圣严法师《苦报与福报》

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是生活得最愉快、最丰富,也是最...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阿弥陀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

【佛教词典】照寂

照,谓真如之妙用照十方;寂,谓真如之妙体离诸过。妙...

【佛教词典】六贼

(一)指产生烦恼根源之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

迷时师度,悟了自度

六祖慧能在接了五祖弘忍衣钵之后,一路南下被恶人追寻...

信解和胜解的区别,怎样对佛号产生胜解

我们先把信解跟胜解做一个说明。信解其实就是闻慧,闻...

三车和尚-窥基大师

一天小厮忽报说玄奘法师登门化缘,尉迟宗将军忙迎进玄...

星云大师《义工与志工》

时代进步了,人类的心灵文明也跟著提升了!有的人化私...

居士楷模彭际清

彭际清(1740~1796),名绍升,字允初,号尺木,又号...

运用「自性清净」破除障碍

你在大乘经典当中,只要看到「自性清净、离垢清净、得...

人生七苦

第一苦:生 作为七苦之首的生,就是活着。生乃是所有...

修净土后不读其他经律这样对吗

弘法宜持论公允,理事圆融,不可偏执,不可意气用事。...

富人多做好事,有舍更有得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台湾佛陀纪念馆历经13年筹划...

带业往生的必要前提

念佛的心理背景是要至诚恳切,这四个字是非常重要的。...

修空观的三种观法

智慧的观照应该怎么观照呢?就是我们遇境逢缘应该怎么...

用这个愿望来做生命的核心价值

我们刚开始在修无分别智时候,当然第一个要远离的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