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大乘经典当中,只要看到「自性清净、离垢清净、得此道清净、生此境清净」,这样大乘的教、理、行、果,都是属于圆成实所收摄。
这四种清净,我们在凡夫的时候,「离垢清净」是我们的目标;但是「自性清净」,这件事情是很重要。这个法门你要会去运用它,对你自己破除障碍,有很大的帮助;你要不会用它,你破除障碍会比较吃亏。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从一个凡夫的阶位开始修行,我们已经通身的烦恼罪业、沾惹了很多的尘埃,才开始修行。有些人很快就从尘埃中跳脱出来,有些人这个尘埃他跳不出来,很辛苦,这是因为每一个人跳脱尘埃的善巧方便的运用,有所不同。
你看看大乘经典、历代祖师的开示,你在对治烦恼的时候,如果你先生起观照:「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你先让心不要在外境的妄想中打转,先把心带回家,先把一直在在妄想中缠绕的心,带回到「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这个时候,再启动你的对治法门,你要念佛也好、持咒也好、持戒也好、修定也好,你会发觉妄想比较容易对治。如果你今天在对治妄想烦恼的时候,没有把心带回家,就在这个烦恼的外境,在外围一直跟它作战,那你就很辛苦了!
我们可以把这种观念作一个会归:不管是调伏烦恼、忏悔业障,事忏、理忏的关键,就是你是不是知道「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就是说,烦恼跟罪业是无自性的东西。什么叫无自性呢?就是它的体性是不决定的。同样一个烦恼、一个罪业,到某一个人的心中,他觉得对治很困难,这个烦恼在他的心中缠绕,挥之不去;有些人他有烦恼罪业,但是他很快就能够突破、消灭,这就是你的善巧方便,就是你能够像《大乘起信论》上说的,经常能够「正念真如」,经常忆念你的自性是清净的,修习真如三昧,这样子的话,你在破除障碍这方面,有很大的帮助。
黄念祖老居士,在他《无量寿经》的批注中,解释「十念往生」,他说:有些人临终的时候,十念可以往生;有些人十念不能往生,要超过十念,要多念才能往生。为什么呢?不在于烦恼的轻重,而在于他是不是生起观照。有些人念佛,他这妄想起来,他就「跟你拚了!」这个时候,你念佛当然辛苦了,你十念不够,你要比十念还要多念。
但是有些人在临终,他今生的烦恼跟罪业现前的时候,他能够先忆念真如──「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他马上感到烦恼跟罪业是虚妄相,然后再启动他的佛号,「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这时候,他很快就能够从障碍当中突破。所以「自性清净」这个法门你不能忽略,它在破除障碍这个角度,会给你很大的加持,破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