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海涛法师、传喜法师谈大众关心的佛法问题

海涛法师、传喜法师  2011/07/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台湾生命电视台台长海涛法师及浙江省宁波慧日禅寺住持传喜法师就大众所关心的佛法问题接受了媒体专访,希望藉此提高众等对佛教的认知,为社会注入清流,净化人心。

记者:一个人铸下大错后内心责备,执著而不自在,有何妙法可解困?

海涛法师:快乐的好,与痛苦的悲都是暂时的现象,与其后悔不如以行动广作善业。行善积德,明了佛法,就不会没办法。若曾造业,当下应更努力为众生服务,替受苦众生助缘。佛教的因果论是善恶不抵消,只要善业增长,恶业不增,恶的果报即不会成熟!

传喜法师:一个人若犯错而停留在内心责备的境界中会很痛苦,是无补于事的。要减少这种压迫感,应作出正面付出即行善。

记者:一些人不信因果,自认这一生没有做亏心事,却面临种种苦难,若说是因果,即过去所造业而致,他们认为不公平?

海涛法师:对于此可分两个层次来谈,在信仰层次方面,佛教认为不信因果是过去世没种善根或慧根。一个人若不信因果,谈过去世也没用。不过,在理论的层次,不信者当面对一切病苦、穷苦或苦难时,可从个性、习惯及造作,思想行为上找到蛛丝马迹。这种人只能在现实的条件下,寻得结果。

若有至亲不信因果,家人可帮他做反作用力,即通过印经、供养佛像、布施或放生等善业,制造信仰的基因给他。

传喜法师:信因果是智慧,也是福报,它就像手机的电力微弱时,所亮起的生命警号在提醒我们。因果所带给人们的启发,是“诸善奉行,诸恶莫作”。

记者:学佛人面对最大障碍是贪嗔痴三毒,在修行路上,该如何消除它?

海涛法师:欲消除“我执”内心的贪嗔痴应实践佛教法—戒定慧,在这“三毒”中贪念的侵害力最强,要灭贪应以布施为入门。要灭除它应多听闻佛法及持诵经咒,实践佛法必能净化心灵。

传喜法师:很多人不以为贪嗔痴是毒,一些人当面对环境时会心起贪念,甚至会觉得贪能快乐,并不知这是烦恼起的根源,而越陷越深。

记者:有时候学佛人修行面对家庭,特别是受到至亲的障碍,应如何应对?

海涛法师:家庭是我们首要度化的对象,他们不但不是障碍,同时更能增强我们的信心。因为有他们,才能彻底训练自己的心,从中培养忍辱心及耐心,成就佛道。

传喜法师:对三宝有信心,家人要障碍也障碍不来,反而会是学佛人修行道路上的最大助缘。

记者:在五浊恶世的当今社会,充斥著暴力、**或能引起强烈欲望的内容,世人应如何免其污染?

海涛法师:虽然我们无法改变社会,但可从改变心识出发,提升心灵力量抗拒外界诱惑。首先必须了解暴力及色 情等内容,都是引起痛苦的根源,而消除诱惑的阻力则来自正念。惟秉持八正道的正念思维,即能超越这一切。

传喜法师:在佛陀时代的社会,同样面对此间题,人们要训练有自控的能力,才不会被它感染。

记者:一个人的命运是上天主宰,还是可靠自己改变命运?

海涛法师:人才是自己完全的主宰,神虽可帮助人,但真正要改变命运,要离苦得乐,就须改变个人的思想、行为及言语。了解生命的原理,常孝顺父母、关爱众生及拯救生命,也是促成好运的条件。

传喜法师:海涛法师常言,人要做自己命运的建筑师及雕塑师。命运是因缘合和,我们须了解,命运不好是贪嗔痴的酝酿而成。

记者:佛教的财富观?

海涛法师:佛教不反对人富有,有钱能增加生活上的方便,但并不是生命中所追求。

佛教徒的财务管理,应把4分之1贡献社会或布施,其余作为供养家庭的快乐、家庭的享受及投资等。我们要做金钱的主人,而非奴隶。佛教真正的财富是信心、戒律及道德,尤其戒律是保护我们,它才是生生世世的财富。

传喜法师:外在的物质,只是暂时性的财富,归依三宝了解生命的真相,才是无上的财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如何让年轻人接受念佛

问: 要接引年轻人来学佛,如果我们老是要他们一直念...

守戒太难,是否守住十戒就够了

问: 祖师曾说受戒容易守戒难,尤其是末法时代要守清...

我不如别人自惭形秽该怎么办

问: 我是一名居士,在寺庙参学时,与许多出家在家众接...

佛号助念过程中,可以夹杂其他吗

问: 常见一些出家师在荐亡助念往生过程中,以超度仪...

业障深重要念什么佛

问: 业障深的人应该念什么佛? 宽见法师答: 不管念...

昌臻法师《05年6月答西昌居士问》

一、问:我们怕冤亲债主鬼怪妨碍我们念佛,障碍临终正...

持名念佛每天至少要念多少声佛

问: 净土主要是持名忆佛拜仟,但我们平常要上班的时...

「香光庄严」是有何含义

问: 请法师开示下面一段话的含义:如染香人,身有香气...

【注音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佛说佛名经

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

【佛教词典】四法令在家出家二分菩萨速证无上菩提

【四法令在家出家二分菩萨速证无上菩提】 p0472 瑜伽四...

【佛教词典】内心秘密莲华藏

(术语)中胎八叶也。大疏六曰:凡图画法,当先建立内...

沩山禅师警策文

夫业系受身,未免形累,禀父母之遗体,假众缘而共成。...

在生活和职场中要做到口和无诤

生活和职场里难免有不少纷争,但如果能掌握六和敬的口...

临命终为什么能够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

我们临命终为什么能够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呢? 第一个、...

只要这个业还没有成熟,你就有机会

业当然它有两种情况:第一个,它只是在酝酿当中,它还...

绮语之毒,招灾引难

下面讲到绮语,绮语译为杂秽语,杂就是闲杂,秽是污秽...

生死凡夫有资格学楞严经吗

问: 我们生死凡夫有资格学《楞严》吗? 净界法师答:...

如何才能不受到负能量的熏染

问: 师父,生活在红尘俗世中的我们,不得不接触到各...

让你了解素食的营养成份

吸收足够营养,提升生命力,最好多吃:瓜菜(例如红萝...

一念清净心为何会堕入到三界轮回

汝诸子等,先因游戏,来入火宅。 这个是根本无明。我们...

人的寿命真的很短促啊

今天已经是农历的三月十四,明天就是十五了,再过一个...

临终时老实念佛,必能往生极乐世界

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念佛的人...

西方极乐世界超越了坏苦

我们这个世间会感觉到坏苦,就是你在快乐的时候它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