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欲明心见性,先改个性

慧律法师  2014/08/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欲明心见性,先改个性

★欲明心见性,先改个性。个性那么暴躁,那就不要讲见性了。在一些小事上,一直过不去,一直讲讲讲,那么就跟见性差太多了,见性无语,能掌控自己的心绪。

★要想解脱,对世间所有的碰到的一切境界,不要做太多的情绪化,这样老死都不能解脱!所以不要等到临命终,现在就得大解脱,现在就得大自在。

★未成道业,先结善缘,不要说容不下对方,欲明心见性,先改个性!我以前个性也是很硬的,常常拿这个来做自己的座右铭,看我现在多柔软,几乎也没什么个性、没什么脾气了!说:师父两个比丘又在吵架。我说:吵久了就会累,就会休息了!做师父的人就是负责的放下,做徒弟的就负责吵架。

★个性要改一改,不要出家修行了好几年;或者居士听经闻法已经很久了,老是那一副个性,这样不好!个性改一改,讲话不要太大声,不是你凶,人家就怕你;是你很有修行、很谦虚,人家才怕你。你大声,人家也大声啊;你用大声,人家装麦克风啊;你骂前面,人家骂你后面啊,不是一样平等吗?所以,我们要了解,你现在很凶,人家表面上怕你,背后把你说得一文不值,那不是负面的吗?赔本的生意吗?所以,待人处世还是好一点,小声、轻声细语好好的讲。不要用瞋恨心,要不然,会堕阿修罗道。

★内心里面是真正的依教去奉行,有绝对的心性,有绝对的包容,欲明心见性,先改个性,我们把个性改一改,改得那么柔软的腰、柔顺的心情,是如此的慈悲,如此的包容,如此的爱心,有爱心的人。

★都是凡夫俗子的个性,哪有办法进入明心见性的阶段呢?所以个性不改,那么就白费了修行。譬如说你以前脾气特坏,那么就应该改一下、修正一下,发脾气对了生死、成佛道没什么帮忙的,可以用更缓和的、柔软的、慈悲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对于跟我们角度、看法不一样的,这些佛教的宗派,或者是修行的方法不一样的,这些居士或者法师,我们就尊重人家,这是一个最基本的东西。尊重,也不要给对方一个压力,除非他要听我们的,跟我们有共同的理念,否则谈起来,他拜的师父跟你拜的师父也不太一样,二个人理念也不一样,一讲起来,脸都绿了,这个就谈不下去了。

所以,修学佛道,就是尽己之力,竭己之心,修行尽分,那么,度众就随缘,要看他有没有跟我们有缘,没有缘,是不是?一切众生如果没有听到圆满的法,他就会固执某一个角度:修行就是这样,一定要这样,非这样不行!他就不知道说法无定法,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

★你这个学佛念佛,单单你把这个个性改掉,哎呀!那就不得了了!你就把那个个性调伏一下,欲明心见性,先改个性,你就把你那个刚强无知那个个性改一下,你这一辈子的幸福就不得了了,你就会发现,你每天那个品德都一直在进步当中。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慧律法师文章列表

怎样处理好学佛和学习生活的关系

问: 我有个同学,他是学生。在考试之前忽然生起了出家...

吸烟的二十过

1、护法善神发怒远离,冤魂魔障如蝇附烂肉聚于此人;...

遇到这样的事情,不把它当回事,那就是积阴德

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这就讲到因果了,今天我正好...

诸经释忍辱

《六度摄论释》云:能灭尽忿怒怨仇,及善使自他安隐。...

念佛与参禅

念佛可往生西方,参禅能明心见性,一般以为这两种法门...

生活禅与禅生活

今天简单地和大家讲一讲生活禅和禅生活。这是个老题目...

禅堂法器与规矩详解

寺院的中心为禅堂。禅堂有四大法器:钟板、香板、散香...

夫人学道莫贪求

学道(唐龙牙居遁禅师) 夫人学道莫贪求,万事无心道合...

念佛的人如何擦亮心灵这面镜子

问: 念佛的人如何擦亮心灵这面镜子? 慧律法师答: 我...

慧律法师《茅蓬语录》

古有「立功、立德、立言」之说。立功者,造福家国、嘉...

天趣之因与果报

一、天趣之因 天趣之因就是:这个世间人不求常住的真心...

初学佛法的应怎么学

问: 初学佛法并有志于出家修行的人应该先读什么经?...

【佛教词典】感通传

(书名)外题道宣律师感通录。内题宣律师感天侍传。因...

【佛教词典】白报

指白业(善业)所感之清净果报。系“黑报”之对称。白...

济群法师《出家人应当具备哪些素养》

作为出家不久的年轻僧人,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必须逐...

念佛人为何多是老头老太太

问: 念佛人多是老头老太太,年轻学佛人往往对禅、密...

无钱的为衣食忙,有钱的贪婪色欲不得出离

有种人一生在世,昼夜奔忙,痴想丰衣足食,贪图歌台舞...

圣严法师《三宝万世明灯》

三宝,就是佛、法、僧。只要三宝住世,人类就有光明,...

善导大师--临睡观念佛法

净土人,凡欲入观及临睡时,一心合掌,正面西向,若坐...

精进程度取决于对苦的了解程度

在初转法 轮的时候,悉达多教导了我们四谛:苦谛(什么...

净界法师:临终关怀

我们今天有两堂课,来跟大家讨论有关临终关怀的理论,...

供养出家人洗浴的功德

《贤愚经》记载着有关洗浴供养的因缘故事。 有一位天人...

观世音菩萨祝圣仪轨

观音菩萨是大乘佛教中大众最熟知的菩萨之一,我国几乎...

【推荐】来讨债的婴儿

吃素而长寿健康的人,比比皆是,像虚云老和尚、广钦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