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人缘不好要怎么办

2012/03/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人缘不好者往往有一个毛病,自以为是,瞧不起别人;看人总是斜眼睛;回答问话时往往显出不耐烦的神情;即使在求教于别人时,也爱摆出一副似乎胸有成竹的架势,好像在考人家。这些表现,虽然并非完全是有意识的,却必然会引起同事的反感。

心胸狭窄,妒忌心重,是人缘不好的重要因素。能力比他强的,他不服气;受领导器重的,他不顺眼;别人相互关系密切,他则悻悻然,甚至连谁讲了一句精妙的俏皮话,他也会若有所失。这就无形之中在他与别人之间构筑了一道厚厚的、无形的墙。

心胸狭窄和妒忌心重是一对孪生子,都是不良的心理品质特征。其产生的原因,与主体的自我认识和社会认识失调有关。他们既缺乏自知之明,又容不得他人。因为心理总得不到平衡,所以势必在语言行为中表现出来。

另外,疑心病太重,也是人缘不好者的一大弱点。如有的人快40岁还没找到对象,别人只要一谈到恋爱问题,他就怀疑人家有意影射他;看到几个人在窃窃私语,便怀疑在议论他;甚至别人无意中瞟了他一眼,他就受不了。凡此种种,使自己终日处于惶惶然之中,使别人对他避之唯恐不及。产生疑心病的原因,主要是心理成熟度低,缺乏安全感,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对外界的防卫上面。他们在人际关系中没有信任,当然也不可能与别人沟通感情,就连正常的信息沟通也受到了严重阻碍。人缘不好者不妨对照一下,自己是否也有类似情况。学一点社会心理学,对处理好人际关系是十分必要的,良好的人际关系,会带来愉快的情绪,有益于工作、生活。

当然,我们提倡的是符合社会道德、体现人与人之间互助友爱的人际关系,至于那种为人圆滑、善于投人所好,甚至不择手段以阿谀奉承、挑拨离间来获得“人缘”的做法,自然不可仿效,相反应加以警惕。

时下,因竞争所带来的生活压力日趋严重,如果不晓知“三界唯心”的道理,坚持用佛法来校正自己的身语意,时时刻刻不忘恭敬一切圣贤、慈悲一切众生,那么就会顺着竞争的魔力助缘,引爆习气中傲慢、忌妒、疑嗔的力量,进而完全遮盖住本具的悲心与智慧,而造出种种不善的言行来,结果自身必然落入无助的凄凉果报中。故呈此文,希望当你我处在无助境地时,能够心意开结,微笑牵手,共行菩萨道!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问号中的得失

有的人说话喜欢用问号?,有的人说话喜欢用句号。,还...

亲近这十种善友能得利益

那么这八句我们看看,第一句亲近老成 ,就是亲近善知识...

对网络交友应抱持什么看法

问: 网络为大家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例如上网查资料...

福和祸、怨和亲都是无常的

《史记》中记载,戚姬是汉高祖非常宠爱的一位妃子,他...

赞美的作用非常大

人的一生会遇到许多艰难困苦,世俗生活和修行佛法都会...

人与人之间要用爱语来摄受

大家在家庭里,夫妻之间、儿女之间、父母之间要互让互...

定力不够时,如何与烦恼重的人相处

问: 自身定力不够时,如何与烦恼很重的人相处? 慧律...

近贤远愚,不可不慎

世尊在世时,经常带领弟子们游化人间,教化众生。有一...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只忧道业难成,不虑身心沉没

出家人专务世法,应赴经忏,贪图名闻,关心利养,佛行...

燃一香炷就能够消无始罪业吗

这个地方蕅益大师说,为什么我们无始的罪业,因为燃一...

【推荐】没有信愿,再多佛号都没有用

我们净土宗的人,强调临命终的感应道交,因为我们真正...

学《法华经》继承了什么家业

诸位,你说我学《法华经》,我继承什么家业? 你继承两...

【佛教词典】观遍计所执

(术语)法苑义林章一末曰:略有五重:一遣虚存实识,...

【佛教词典】五纳衣

(衣服)纳衣为缀纳种种之衣片而作之者,其中自具五色...

极乐世界为何又称安乐国

安乐国是极乐世界的另一个称呼。极乐世界又被称作安乐...

一美元的智慧

你懂得禅的智慧,任何时候你都可以用,随时随地都可以...

不想临终往生被别人障碍,要准备好这两点

「此之得失,虽由他起,实属往昔劫中,成全破坏人之善...

如何做到无欲无求

1、从世间法来说 要做到无欲 在世间法上,所谓的无欲,...

戒邪淫三字经

天地间 自古来 淫为罪 万恶首 古圣贤 最先戒 一...

持戒跟智慧是缺一不可的

【及释提桓因等,无量诸天大众俱。】 这是讲到声闻跟菩...

面对很多的众生,你用什么心态来面对

身为一个菩萨,我们要处理两件事情:第一个处理自己内...

今之外道,遍世间皆是

原文: 今之外道,遍世间皆是。以佛法深妙,人莫能知。...

把「失去」当成习惯

一般来说,人的天性是习惯于得到,而不习惯于失去的。...

怎样做才能够功夫成片

问: 经常有人讲,念佛或诵经,功夫成片才能有作用,请...

斌宗法师《我人生死之由来》

前言 学佛主要在求离苦得乐,生死之苦冠于一切,同时...

今生忍耐,报尽即生西方

那些在修行路上曾有过的障碍,其实没什么大不了,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