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离心无境,所有的境都是幻化出来的意识

慧律法师  2024/03/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离心无境,所有的境都是幻化出来的意识

唯识实在是太深,这个名相也很繁琐,但是唯识它是开启《大藏经》一个最重要的课程,唯识不懂的人,你讲他说法有说得多了不起,那是不可能。有句话说:通宗不通教,开口野人笑;通教不通宗,如水灌竹筒。古来的高僧大德,他就算是他开悟,如果不研究这个教理,他也搞不清楚的,开悟的人懂得这个本性不生不灭的,咦!但是很多的名相,你要度众生,就必须很多的名相,很多的名相你搞不清楚,你叫人家悟从哪里下手?

没有下手的地方,说通教不通宗,你这个教义跟教理研究得很好,但是你不通这个自性,本性上的东西,那就在那边团团转,如水灌竹筒叫做不通。因为你不了解这个本性上的东西,你这个讲经说法讲得再好,有漏洞跟瑕疵,因为你本性不了解,你怎么讲呢?你怎么讲怎么不对,这个本性就像一只马,你要画这匹马,对这个马完全不了解,你的马画起来就变成狗。这个讲经说法也是一样的,没有彻悟到自性的,他谈一谈会很矛盾,诶!讲到这个地方不晓得对不对?对自己都没有把握。

悟道的人,他没有所谓不把握的事情,佛佛平等,自性就是,无智亦无得。你谈到八不中道:非一非异,不生不灭,不来不去的道理,他清清楚楚;你要谈到华严哲学的事事无碍法界,他清清楚楚;你要谈到中论里面的非因非缘非果,诶!奇怪!佛教讲因果,在《十二门论》里面不能讲因果,《十二门论》里面讲因果是生灭法的东西,是有增有减,如果说本性是因果的话,那本性也是生灭法了,那本性如果是一个不生不灭法,那怎么叫做因果?如果说本性脱离了因果,那什么叫做不昧因果?那也没有什么成佛的因,也没有什么成佛的果,造恶也不会得恶果,造善也不会得善果,还弄一个不昧因果,搞不清楚那不昧因果又是什么东西了,不昧因果就是在生灭法里面当下就可以超越因果,不离因果而超越因果,这个叫做不昧因果。

一个教义教理通的人,彻悟到自性的人,然后通达这个藏经的人,你纵横怎么讲,他统统有办法,你难不倒他的。为什么?他通嘛!你要是自性不通,或者是教义教理懂一半,那你讲那一半就失去这边,讲一半又失去这边,你自己也搞不清楚状况。人家一问,就说:下次不要问,这么浅的东西问什么!其实他自己本身也不懂,不要问,老师下次再告诉你,自己也搞不清楚什么。这个唯识就是一个开启《大藏经》的一个最重要的一个钥匙,关键。所以要弘扬这个唯识学,因为这个太重要了,不管你将来当法师也好,或者是说你将来要自修也好,你不懂得这个心上的东西,那就完了,你怎么下手也不知道,这个唯识学有多重要,它影响你每一分、每一秒。

你不相信,随便举两个例子。过去有一个修行者夜间在山间打坐,打坐的时候口很渴,就随手拈来一点这个水,喝得很高兴、觉得很清。到第二天早上发现,噢!这个水是从这个坟墓流出来的。呃!开始呕吐了。他本来还不知道那是死尸的水。你看!当一个人不执著、不分别的时候他就清净了,当他知道,他恶心,所以说这个完全是心的作用。

一个人常常自己觉得很痛苦,他常常讲给别人听,那你放心,这个人的烦恼是断不了的,他内心里面一直告诉人家他有多烦恼,他告诉人家他内心里面意识就会产生一种无形的执著,你告诉人家我有多委屈,这个又加深一层意识的力量。大修行人不会这样,他会反过来想:他对我这样已经很有良心了,很了不起了!

所以他内心里面就没有痛苦,他不感觉人家对不起他,他常常感觉我对不起别人,这个完全是心的作用,一念之间而已,这种超越的心态,如果你没有具足,那你活得多痛苦的东西,很痛苦,你不知道怎么样来安排你的生命,也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没有办法用功嘛!所以这个心也是很重要的,也是我们一切,唯识嘛!

唯识简单讲就是除了这个心的作用,没有真正的境界叫做唯识,唯就是除,除掉一切境界,纳归到最后就是心灵的作用,识就是我们的心,简单讲就是离心没有境界,简单讲所有的境界都是幻化出来的意识,比如说当你晚上睡觉的时候,你会梦见山河大地,其实那个是意识里面动,动就有梦,这个梦境就一直出来。所以我们晚上做梦,梦中的我们不知道那是在做梦,在这个梦境里面我们一直觉得那个是实在的东西。

我们现在也是,我们现在就是在做梦,我们以为这个是实体,那是因为透过无量亿劫来我们的我执法执,我们的贪、嗔、痴,是因为这种业障障住了,所以我们看这个世间是真实性的东西,圣人看这个东西叫做体虚如幻,没有实在的本体,就像幻化,表面幻化一样的,体虚如幻。修行是一个念头而已,他一点点的idea而已,你会运用这么一个念头你就解脱,你就活得很快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慧律法师文章列表

因忘自性弥陀佛,异念纷驰总是魔

解脱生死,念佛怎么解脱生死?平常研究佛法,知道一切...

改变内心有两个重点

改变内心从佛法的角度,它主要是两个重点:一个是道的...

生命是我们的思想变现出来的

在我们大乘佛法的生命观,《华严经》讲到应观法界性,...

为什么不能认识自己

仰山禅师有一次请示洪恩禅师道:为什么吾人不能很快地...

超越轮回导归净土的路

是以欲透尘劳,须知要径。将施妙药,先候病源。若细意...

看到莲华跟佛出现在空中,该怎么办

问: 请教老和尚一个修行上的问题,遇到了境界。如果有...

此识心无体,不能孤立而起

我们现前随事缘而起的种种分别之心即是识心。此识心无...

放出自己被困住的心

所谓困境,指的往往不是艰困的情境,而是你的心被情境...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六度集经

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慧律法师《你侬我侬,障碍修行》

我们之所以会在六道轮回、生死痛苦,完全是「自作自受...

有四种强大的力量,生生世世都可以依靠

有四种强大的力量,今生今世你可以依靠、值得你依赖、...

如何面对烦恼心很重的家人

问: 如何面对烦恼心很重的家人? 慧律法师答: 家庭和...

慧律法师《强烈的正念》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

【佛教词典】涅槃

亦名:泥洹、寂灭、泥曰 子题:有余依涅槃、无余依涅槃...

【佛教词典】眼乃至身

【眼乃至身】 p0999 显扬一卷十二页云:眼、谓一切种子...

聪明女人有「三气」

聪明女人有三气,即骨气、灵气和大气。 骨气就是不因...

你得念生死苦,功夫才用得起来

大家念佛的时候要观想:生老病死苦。 生老病死苦,这四...

【推荐】凡夫最大的毛病,就是认为身心世界是真实的

每一个人的色身,他的感受、想,他的取向--行--造作,...

普贤菩萨十大行愿

普贤十大行愿是修学大乘佛法的基本准则。普贤十大行愿...

诵经的重要意义

读诵大乘经典,这是我们净业三福的一个重要的科目。正...

太善良会被欺负,该怎么办

问: 在这个斗诤的世界里,如果太善良是会被欺负的。...

出家出的是什么家

《佛说四十二章经》云: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

皈依后的磨难

最近好几个居士都问我同样的一个问题:皈依之前,生意...

贪睡的人有什么后果

《劝发增上意乐经》云:若乐睡眠与昏沉,痰癊风病及胆...

大安法师:往生到边地疑城

我们看到《无量寿经》里面讲边地疑城有这么一种情况,...

【推荐】娑婆世界有多苦,肿瘤医生亲历患病众生相

出家前在医院工作的时候,常常有病人会问我:医师你几...

获取他人对自己的善待

无论人得意时还是失意时,只有选择善待他人,才能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