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昌臻法师:印光大师对念佛人病中发心的开示

昌臻法师  2011/06/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原文]

念佛人有病,当一心待死。若世寿未尽,则能速愈。以全身放下念佛,最能消业;业消,则病愈矣。若放不下,欲求好;倘不能好,则决定无由往生,以不愿生故。此等道理不明白,尚能得仗佛慈力乎?!

[语译]

念佛的人患病,应当一心求往生。如果你的寿缘还没尽,很快会痊愈。因为你把躯体都放下来念佛,消业的力量最强;业障消除,病就好了。如果执著躯体,只求病好;假使病不得好,决定不能往生。因为你不愿往生嘛!这些道理如果不弄清楚,怎么可能得到佛的愿力摄受呢?!

[体会]

念佛的人,平时念念求往生;一旦病来了,反而怕死,怕死还是要死;但决不可能往生;因为你没有往生的愿心,怎么能够感应道交,蒙佛愿力接引呢?!因此,我们当病来时,只能一心求往生,决不可怕死。如果你的寿缘未尽,反而能速愈。因为你放下躯体,一心念佛,消业的力量最强,业障消除,疾病自然痊愈。如果你的寿缘已尽,因为一心念佛求往生,必能与佛感应道交,蒙佛愿力接引。

当然,能治的疾病,也可用医药治疗。但决不可依赖医药,更不可一心只求病好。因为,我们是业力凡夫,不知道自己的寿缘还有多长。所以,病中只能发愿求往生,最为稳当。如寿缘未尽,反能速愈;如寿缘已尽,必能往生。反过来说,如病来时,只求病愈,只靠医药。这非常危险!如果你寿缘已尽,决不能往生,因你自己不愿往生嘛!纵使寿缘未尽,也要受病苦的拖累,到处访名医,求妙方。不能一心念佛,更不可能放下躯体求往生了!

昌臻病中重读这段开示,体会祖师悲心,誓当依教奉行,书此自警,并愿与同修共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昌臻法师文章列表

白居易《念佛偈》

白居易晚年虔心念佛,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舍三万两...

道证法师:用坐电梯来比喻净土法门

下面我们打个比方来说净土法门。净土法门是『坐电梯』...

苦行大师 端坐化去

今彩大师:俗姓方,江西雩都县人。宿有善根,少即戒杀...

人死只有业随身

从前有位最富有的人,他一生最欢喜珠宝和金银,可以说...

我去即来——省庵大师的圆满人生

久负盛名的宁波阿育王寺右侧,有一处隐藏在茂林深处,...

为病人助念,会承担病人的业力吗

问: 有人说,为病人助念,病人的业力就会转移到助念...

念佛人的四类朋友

每个人,依过去世的种种因缘,总会认识一些朋友。念佛...

烧出舍利就一定是往生极乐世界了吗

问:请问师父,人往生后烧出舍利子,一定是去西方极乐...

在日常生活起心动念中修行

不仅是天天在念佛就算修行了。因为修行就是用佛法的道...

昌臻法师《七佛通戒偈》浅释

这首偈语是过去七佛教化众生用的,非常重要。实际上只...

昌臻法师《净土法门是末法众生的对症良药》

佛所说的一切法门,都能了生死,证菩提,法法平等,无...

如何用《地藏经》来指导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地藏经》提出了指导人生、指导生活的具体修法。本来...

【佛教词典】禅关

(术语)禅法之关门。释门正统三曰:然启禅关者,虽分...

【佛教词典】明静

(术语)谓智慧明禅定静也。止观一曰:止观明静,前代...

净土宗是他力还是自力呢

唯有信愿、持名,仗他力故,佛慈悲愿,定不唐捐,弥陀...

放下便是

我那天听朋友说起他近来的一件事:他的邻居不久前搬到...

阿那邠祁长者投生天道缘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阿那邠祁长...

大醒法师《拜佛要诀》

为什么要拜佛 佛教徒为何要拜佛呢?是佛需要我们拜吗...

持名念佛何以有如何殊胜的德用

持名念佛,就是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在这四种念佛当中...

在家也可以修行,为什么还要出家

每听人说大家学佛,世界上的人都没有了,为什么呢?大...

把微笑留给伤害你的人

把微笑留给伤害你的人!多么洒脱的一句话,多么豁达的...

享福未必真的有福

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因果的观念。事实上,种瓜...

想求得「好死」,不容易

五福的最后一福是考终命。考终命就是善终,或一般人所...

知心无念,这个概念很重要

这个地方重点在这四个字,知心无念。我们一念心,每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