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机心越深,以后的奇祸就越大

大安法师  2013/06/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机心越深,以后的奇祸就越大

看看我们的饮食:我们每天都追求美味,这些所谓的美味可不就是一切众生的肉吗?这就有杀业的责任啰!所吃的是众生的肉。这种海、陆、空众生的肉,甚至还要吃活的。

所穿的:所谓的好衣服要丝绸、锦缎、皮革,这些也是杀众生而得到的。丝绸穿在身上是很轻柔,但是丝绸怎么来的?都是把那个蚕煮死啊,再抽那个丝。那个蚕就是生命呐!你要穿皮衣服、穿皮革,这不是杀了?牛皮或者猪皮嘛,或者羊皮嘛!喜欢穿那种羊绒衫,那个很软的绒要多少羊的毛,才能够织成你一件所谓非常保暖、轻柔的衣服哇?这不是伤害众生而得吗?这你可不是就有罪过吗?

我们每天都在这个罪过里面,但是我们常常不察觉呀!何况我们身口意三业:我们过度的追求物质上的享受,还不止吃肉,穿丝绸;每天想到赚更多的钱,损害他人。这种损人利己的行为,用尽心机而且巧妙的掩饰。觉得不要被人发现,只要钻法律的空子,好像都可以去作。达到了目的,他窃窃自喜:“你看我多有能耐,我把对方搞掉了。”这种机心越深,以后的奇祸就越大。

你想想我们在这个世间,真的就是:每天举心动念、行为造作,可不都是在造业吗?为什么我们要反省自己是罪恶生死凡夫?你不要以为是说别人呐,这就是说我们自己——每个人。举心动念都是罪恶啊!行为造作离不开罪恶的本质啊!于是才会导致生死的轮回。

所以这些,你不思考而已;一思考,真是害怕之极呀!原来我们给自己一个结论:那一定是要到三恶道里面去的。这才是我们的归宿哇!因为我们行为的因,就是这个因嘛!你造了三恶道的因,怎么会得上天堂的果呢?因果不相符哇!

我们再思惟:从年少的童年开始到老年,从出生下来到死亡的时候,我们累积的业力已经越来越多了。这种业力对我们心性的缠绵、障碍,就越来越厚重了。于是我们又学会了一个自欺欺人:巧为掩盖,装着是正人君子的样子。于是你在覆藏自己的过恶,你还不发露。他的过恶就像存在银行的钱,要加利息的,每一天这个过恶都在增长。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众生恶业感召地狱境界

烧炙大地狱有十六小狱,周匝围绕。何故名为烧炙大地狱...

三条会「直立」的鱼

屈指算来,我学佛已经有十几个年头了。平时我也会和一...

佛非万能,人得自救

倘若以为念部大乘经典就圆满了,想出亿万个理由,能否...

女众夏天到寺院不能不知道的事

宁搅千江水,不动道人心;夏天到了请收起您的性感。 进...

星云大师:一半一半

我们经常看到报章杂志上将世界上的国家分成两半:自由...

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

《四十二章经》第四章佛言: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

忏悔达到这个境界才是真忏悔

忏罪。我们每位道友,包括我也是这样的认识,因为佛的...

如此审慎观察,一夜就可成为贤者

慈悲伟大的佛陀,在《中阿含经》说了一则一夜贤者经,...

佛说玉耶女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

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四依法之「依法不依人」

大家来东林寺,大部分是有向道之心的,不是求五欲享受...

修学时间少的人怎样定功课

问: 对于修学时间少的人该怎样定个合理的功课? 大安...

回向的功德是否会量化

问: 弟子是一名在学大学生,对于佛教中的普佛回向,...

大安法师:文化人学佛的通病

文化人学佛,大多好乐研究教理,总想从经卷中得大总持...

【佛教词典】明冥

(术语)明者神明,冥者冥官也。又如龙畜为可见之众类...

【佛教词典】生日大会

(行事)佛之诞生会也。有部目得迦五曰:长者白佛:菩...

慧律法师《净土心要》

现在翻开一百一十一页,往生居士第三,清朝甘露寺,江...

对别人好其实是为自己好

有位大学教授给大学新人的信中曾说:想拓展人文视野,...

佛经中关于邪淫的果报和戒淫功德

节选自《欲海回狂》(白话) 清周安士著,是被印光大师誉...

浅谈戒色的好处

为何要戒色?也许初来乍到的人,对此还有些疑惑,也许...

一声青磬万缘醒,这个才是真福报

富嫌千口犹伶仃,贫恨身存似绁刑 何事庄生齐物了,一声...

大雄宝殿的「大雄」是什么意思

常去佛教寺院的人,对寺院的大雄宝殿都不会陌生。那里...

一诚法师与江西佛教

一诚法师,俗姓周,法号一诚,字悟园。1927年农历2月2...

星云大师《从佛教各宗各派说到各种修持的方法》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今天各位到这里来听佛法,...

我们为什么要建立正见

为什么要建立正见?正见当然就是菩萨的智慧。 因为我们...

这放不下,那丢不开,哪会相应啊

这人呐!在佛法中就怕没有一点染,没有一点信心,那就...

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 我们知道须菩提...

早一点认命,才可能早一点上路

我们讲到十二因缘,佛教的生命观,它是建立一个无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