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悯人之孤,放开心量行善积德

大安法师  2013/09/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悯人之孤,放开心量行善积德

“悯人之孤”,就是怜悯他人之孤,这些行善积德都是雪里送炭。这个感到悲痛的就是天下有很多“茕茕无告”之人,就是孤独无依。这些孤独无依之人——一般说文王施仁政,一定是首先关顾四种人,叫鳏、寡、孤、独。“孤”就是一生下来或小孩子时候就没有父亲,这叫“孤”,叫孤儿;老了没有子女叫“独”;老了没有妻子叫“鳏”;老了没有丈夫叫“寡”。这鳏、寡、孤、独四种人是“天民之穷而无告者”也,所以国王施仁政首先关顾这四种人。那么这里特别讲到孤儿,孤儿幼小的时候不能自立,需要人帮助。原来他父母还健在的时候,也是这样地去慈爱他——恩勤顾复。

“恩勤”、“顾复”就是出在《诗经》里面的,是对小孩那样勤劳地恩养,这个“顾我复我”,“长我育我”,反复地去关顾。珍爱子女就像掌上明珠,这个捧在手上,背在肩上,提在手,抱在怀里,唯恐小孩不能长大成人。这父母的心,全心都在子女上,那真是无私的大爱。但不料这个父母却中途由于寿命福报问题,就抛开子女自己先走了,这叫“骨肉捐弃”。骨肉捐弃,在九泉之下他都会心挂念着这个子女。前面讲魏颗救了一个妇人,妇人的亡父都在打仗的时候帮魏颗的忙——报恩!

所以我们知道这个事情,就要有恕道——推己及人的恕道。假如是自己的子女,就是自己去世了留下了孤儿寡女,那么孤苦伶仃,又没有长大,那忽然遇到一个仁人君子,来帮助这个孤儿,帮助他长大,那你在九泉之下的感恩是如此的深切;如果或者碰到凶暴的恶人,看到孤儿可以欺就凌虐他,贩卖孤儿,使他感到耻辱,甚至还做那些医学上的实验等等这些,那你在九泉之下的饮恨,又该是多么的深切!所以,“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就是要有不忍之心、恻隐之心来关顾孤儿,这就是仁爱之心。

那么这个“孤”的内涵也是非常广泛的。不仅小时候失去父母为孤儿,那推而论之,外没有叔叔伯伯,内没有长兄弟弟,这也叫“孤”。如果用这观念来看,现在的独生子女也是“孤”哇,所以现在独生子女成长起来的过程,他是有问题的——他心理上是有问题的。原来兄弟姊妹多,它从小就在家庭训练你跟兄弟姊妹之间怎么有一个和谐关系:如果你一意孤行,其他的兄弟姊妹就不答应了,可能就会吵架,就会打架,他在打架、吵架当中,他会认识到自己不能过分。

但是现在独生子女没有这个训练,他在家里他是老大。他以为在学校在社会上他也是老大,一旦他碰到在社会上在学校不是老大的时候,他马上会有一种心理上的挫伤。心理上挫伤他就有可能采取过激的行为,这就是心理上的缺陷所致,过激的行为或者就是非常暴力,或者自己去自杀,所以这些小孩孤僻。当然中国人口多,我们也不是说计划生育的政策怎么样,就是说这种独生子女他的成长过程当中,是有他先天的不足的。

再就是自己家族里面越来越衰微,福报越来越薄,中青年的时候都没有子女,到了晚年才得一点聊解膝下之荒凉的子息,这也叫“孤”;或者你做官经商,在外旅羁他乡,这也是“孤”;你出差在外,离开故乡家人举目无亲,这也叫“孤”;甚至,在这种修道上,你修道很有道心,很有道德,这个谤随名高:这个时代,大家都是差不多,都不怎么地,你忽然表现得非常得优秀,非常得与众不同,高处不胜寒。

每个人内心的劣根性——都有嫉贤谤善的这样的劣根性,所以我们对那些素质非常好,很有道德、很孤标脱俗的人,当这些诽谤来的时候,我们得想怎么去护持他,怎么去消解这些对这个道高者的诽谤。所以这些末法时代,道高德秀者他也会有一种孤独感。那么对这些我们也得要“悯人之孤”,所以这个“孤”——这种寂寞、这种无助,它的面非常广的。所以我们怜悯的心以及行为也是要多种多样的,这就要放开心量行善积德。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如何看待慈善事业与念佛的关系

在《无量寿经》里面,佛早已对这种问题有个答案。在这...

范仲淹行善积德,换来八百年子孙福报

北宋时期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989 ~...

人应该存福报,胜过存钱

人应该储存的是福报,有福报,走到哪里都有的吃,做什...

他去养老院之前,留下了这一封信

我要去养老院了!非不得已,我是不会去养老院的。但是...

判断晚年能不能往生的两个指标

这个无我的智慧,跟我们净土宗关系密切。你必须在临终...

福德不具,万事不顺

很多人到寺院求财运,求官运,求平安烧了一辈子香,求...

云鹤教授谈行善的体会

一、行善不一定要用金钱,一个人如能劝人改过迁善、启...

【推荐】佛教寺院养老——福鼎资国寺弥陀村安养院入住指南

1、弥陀村安养院的宗旨和缘起 资国寺住持贤志法师发起...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晚课蒙山施食仪...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佛号与菩提心之间有何关系

问: 请开示念阿弥陀佛名号与菩提心的相互关系。 大安...

四十八大愿——(第5愿)生者皆得宿命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识宿命,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

把佛号重视到超越生命的程度

佛施设八万四千法门都是方便,但这个法门是方便当中的...

大安法师:犯戒后如果不能往生是否就要下三恶道

问: 众生在没有皈依前,由于迷了心性,犯了杀、盗、...

【佛教词典】福聚海无量

(术语)福德之聚,广大如海。赞叹观音福德无量之语。...

【佛教词典】第八外海

指九山八海中之第八海。于佛教宇宙论中,一世界由九山...

忆念众生如子想

往昔,无畏王如来灭度之后,在正法时代有一位聪明慧黠...

要想得地藏菩萨加持,起码要有下至心

现在这个地球,有六十五亿人口,能够念他的名号,跟他...

女孩遇4名歹徒被流浪狗救下 经常喂食获其报恩

两年前她每天喂大黑一餐,换来大黑英勇救她一命。 大...

改命永远从孝顺供养父母开始

改命,永远是从孝顺供养父母开始的。佛说:什么是戒,...

什么会让你迷失方向

有一个小和尚,每天在庙里潜心研究佛经,参禅打坐。十...

靠自力了生死之难

如来一代时教所说一切法门,皆令众生修戒定慧,断贪瞋...

诸佛皆以慈悲为根而行菩萨道

《弥勒所问本愿经》 中,佛告诉阿难: 我在因地求道,...

虚云老和尚最后的遗言

虚云老和尚上在云居山茅棚示寂,遗言开示: 农历九月...

当进则进,当退则退;当高则高,当低则低

龙虎寺禅院中的学僧正在寺前的围墙上,模拟一幅龙争虎...

猎人闻法得道

昔日,佛陀在摩竭国甘黎园中城北石室窟中说法。当时有...

活着不孝,死了乱叫

古人有云: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 就是说祭祀无论多么...

水多不饮

常常有人说,我们是凡夫呀!那有资格学佛,学佛的人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