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猎人闻法得道

2013/05/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猎人闻法得道

昔日,佛陀在摩竭国甘黎园中城北石室窟中说法。当时有很多猎人上山打猎,布下罗网,捕杀鹿群。有一只鹿因落入网中而大声呼叫,猎人们听到鹿的叫唤声,奔驰搜寻之中,也掉入了捕兽网中。许多猎人因此死亡,即使未丧命者,身体也受到严重的疮伤,痛不欲生。受伤的猎人们相互搀扶,回到家中,寻求膏药涂敷疮患。亲人们为死者收尸送葬,而这群性命犹存但身受重疮的猎人,听到旁人问是否还要上山打猎,即摇头回答:‘我不要再做这种害人害己的事了。’由于宿世善根成熟,这些人便前往出家学道。

当时佛为百千大众说法,为了令这群猎人拔除罪根,善修功德,永离生死,因此说偈教诫大众:‘犹如自造箭,还自伤其身,内箭亦如是,爱箭伤众生。’这群猎人在听闻佛陀开示之后,当下心生惭愧,深自反省,在闲静处一心思惟、修习止观法门,之后剃除须发,披着三衣,跟随佛陀出家,修习无上梵行,证阿罗汉,得六神通,并以‘能觉知是者,爱苦共生有,无欲无有想,比丘专念度’之偈语,表达他们内心觉悟到的真理。

‘贪爱’是众病之首,众生沦落地狱,受无量无边的痛苦,皆因贪爱产生的苦果。因为爱欲心作祟,造作杀、盗、淫、妄等恶业,种种嫉、恚、痴等不善行也是源于爱欲之心。造作了十恶业,死后就会堕入地狱,遭受十三火烧身的苦报。有二火山贯穿过腹脊,有二火山从背后来,穿过背脊从腹而出;有二火山从左胁入,由右胁出;有二火山从右胁入,左胁出;有二火山由下入,从上出;复有二火山由上入,从下出;而第十三个火山,就是自身这念渴爱之心。前十二种火山的痛苦尚可忍受,但自身渴爱所造成的火山却是不可疗治。

堕落畜生道亦是受苦无量。畜生道众生常常生活在黑暗中,例如入地蛰虫,是躲藏在泥土中过冬的小虫,由于前生贪图爱欲享乐,身口意造作了恶业,死后感得入地蛰虫的果报,终其一生都在黑暗中度过。还有一类畜生,闻到大小便的臭气就驱驰而来,以秽物为饮食,例如:猪狗乌鸟等众生。

除了地狱、畜生道的众生受苦无量,饿鬼道的众生也很苦。有的饿鬼食啖须发、身毛、齿爪、身垢、皮膜,乃至筋骨心脾肾肝胆、大小肠、胃脑髓、屎泪汗涕唾、脓血脂尿。由于前身贪爱美味,悭贪独食,当有人想要取食他的食物,他就会怨恨咒骂对方去食脓血大小便,因此,沦为饿鬼,食诸秽物。又有饿鬼,初为人时,独占饮食,连一粒米都不肯布施,甚至阻止他人布施,因此久远劫来堕落饿鬼,不得听闻饮食之名,何况得诸饮食?饿鬼道的痛苦,真是难以言喻。这地狱、饿鬼、畜生三恶趣无量无边的苦报,都是由于前身贪爱心坚固所致。

比丘们了解到爱欲与苦果是相互而生,有贪爱则有苦,因此唯有舍离爱欲,才能远离热恼,离诸生死。

典故摘自:《出曜经·卷五》

省思:

人生的苦从何而来?面对种种事物,心生爱着,在贪求、占有的过程中,造作不良善的身口意业,由业而感苦的果报。苦,不单指堕落三恶道所受的磨难,更大的折磨,是为贪爱驱驰,身心交战、煎熬,作不了主。爱欲犹如一把毒箭,不只是危害生命,更会损害法身慧命,生生世世堕落。选择离欲修行,就是因为了解爱欲的祸患,当不再为贪爱所惑,放下向外驰求的妄想,转向面对内心的平静与清明,才真正能远离生死逼恼,获得永恒的解脱与自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贪恋娑婆修行的功德不想往生可行吗

问: 顶礼法师!佛经上说,娑婆世界修行一日一夜,抵得...

失去了就是凶,得到了就是吉吗

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什么叫凶?什么叫吉?失去了就...

息灾卫生豫说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以故古圣贤皆制治于未乱,保邦...

不求生西方净土,将何以堪

人生的苦境在当代表现得尤为显著。现代人造恶的动机与...

身受与心受

有一次,佛陀在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北郊的迦兰陀竹园,...

真正的高贵

三个人喝同一口井水,一个人用金杯玉盏盛着喝,一个人...

凡夫自作多情,把它弄假成真

从我们一念心性来看人生,人生没有开始,就是无生。为...

一位医生在长期行医中看到这样的无常观

掐指算来,我从九六年考上医学院至今已经十余年了,从...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龙舒增广净土文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

行善的回报实在是太丰厚了

在福建省的莆田有一户林家,祖先有一位老婆婆喜欢行善...

菩萨戒从天竺传入中土的故事

梵网菩萨戒号称千佛大戒,我们再珍视都不为过。而如果...

无着得道

过去,佛陀住在阿毗阇恒河边。一天,有一位比丘来到精...

佛以譬喻示比丘

有一天,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向比丘们开示:譬如有...

【佛教词典】机应

(术语)众生之机与如来之应也。文句一上曰:信则论机...

【佛教词典】修法

又作行法、秘法、密法。在密教所修之加持祈祷等法,即...

善业一停止,恶业就要当头了

我记得那时候我们家那里有个木匠,他讲你们这站的笔直...

人之所以活的累就是因为想的太多

一位搞研究的学者问:整天在紧张忙碌地工作,研究做课...

无能所无对待,合二为一

在终南山有两位修道者,有一位修道者自己感觉一直没有...

六十多岁的人该如何修行

问: 我出家十几年,原先是专修净土。但现在又杂修,也...

贪嗔痴放不下,八苦离不开的

持戒就是修福!一切不利于众生的事不作,不利于众生的...

开愿法师:念经需要持五戒吗

问: 请教师父,诵经人是不是必须持五戒?有人说如果...

再也不会有比跌跤更糟的事了

日本京都大仙寺的住持尾关宗园,是当代著名的禅师,也...

圣严法师《运用所缘 精进奉献》

很多人见了面都会说:因为我们有缘,所以在一起工作;...

社会困乱之时,正是布施的好时机

印祖第三天开示,重要内容讲得差不多时,就谈了一下当...

一代时教,总一大念佛法门

【原文】 此一念佛法门,如天普盖,似地普擎,无有一人...

何事劝人生彼国,只缘此土道难成

为什么只是劝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历代祖师大德有智...

临终念佛与开示如何把握时机

问: 临终念佛与开示如何把握时机?是先开示吗? 净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