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二六时中都不要忘记这句佛号

大安法师  2016/08/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二六时中都不要忘记这句佛号

很多念佛人对于净土理念是知道,但是行不到。知之匪艰,行之维艰,他知道,但是做不到,落实不到行为当中去。他一念一念,还不是至诚心、恳切心,带着很多世间的名利心,或者虚假心。外现贤善精进之相,内怀虚假,若以这样的心去念,就不能跟佛感通。我们要注意“至诚恳切”,就专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时时刻刻,无令暂忘。二六时中,你都不要忘记这句佛号,哪怕暂时的忘记都不要。

要忆佛念佛,从早到晚在佛前礼拜持诵。一般的,都应该设一个佛台,供养阿弥陀佛,并在那里礼拜,读诵净土经典。

要给自己立定一个课程。随自己的具体情况安排,你工作忙碌,定课就简短一点;如果工作闲暇,时间比较多,你的功课时间就立得长一点。做定课就要专心去念,同时把散念也要抓住。在工作生活当中,行住坐卧,都要去念佛。其实这个世间最好的职业就是扫扫地,不用动脑筋,你扫一下地念一声“阿弥陀佛”,扫一下地念一声“阿弥陀佛”,做不用心的事就好念。

睡觉的时候,也不要中断佛号,你带着这句佛号躺下去。但是这时候就不要出声念,要默念。躺着时念四字,如果能随着呼吸念,那更能摄心。

在家里,衣冠不整齐的时候,或者在洗澡、抽解的时候,或者到那些不洁净处,比如垃圾场,或者农贸市场,你也不能因为在不洁净处你就不念,还是得保持念佛的念头,在心里默念。这时候默念的功德和你出声念的功德一样。为什么默念?如果在不洁净处去出声念,就不太尊重,从仪礼方面都不是太合适,这些都要善巧地处理。

最后提出念佛的一个原则,不管是大声念,小声念,金刚念(金刚念就是属于嘴唇微动,舌根弹着牙龈,音声在嘴唇间,自己能听得到,别人听不到,这就是金刚念),还是心里默念,都一定要心里念得清清楚楚,这句佛号是从心里念出来的。

我们的发音器官是一个硬件,它的软件是我们的神识——心。心是发音的基,推动它,所以心里要念得清清楚楚;再在口里面把它念出声音,这个声音也是清清楚楚;然后耳根把这个佛号听得清清楚楚。

这样就是用音声来摄心,心就不会往外跑,这叫自念自听。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无上的密咒

现在在家居士,你别看他愚夫、愚妇、老太太,他们真正...

以杂毒之善求生净土,是不可能实现的

原文: 欲明一切众生身口意业所修解行,必须真实心中作...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净土

问: 请法师开示,您提到我们净土行人总以为自己有净土...

有三心者,定得往生

着一个地方掘下去,一定见水。如果东掘掘,西掘掘,处...

你没有这么一点铁心肠,在这个世间还能出得去吗

铁围山外莲华国,这个莲华国指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充满...

修净土法门不要自卑

有些人总觉得修念佛法门,似乎有点低人一等。你看人家...

薄地凡夫如何能感通上佛中之王

我们这样染污于三惑的薄地凡夫,怎么能够顿然地感通上...

【推荐】汝已七十多岁,不久就要死了

汝已七十多岁,不久就要死了。现在就要把一切事,通安...

【注音版】供灯仪轨

供灯仪轨...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以正念的心态来执持弥陀名号

我们每一位众生都是被阿弥陀佛的愿力光明之海托起来的...

第十八愿--十念皆生我国愿

至心信乐,欲生我国,哪怕念十声阿弥陀佛都会令我们往...

净土文化永恒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问: 一种文化或体系,想永恒,想众生信服,必定有它核...

修人天善与往生净土有何关系

问: 修人天的善,对于我们培养往生净土的福德资粮,...

【佛教词典】上品贪行

【上品贪行】 p0232 瑜伽九十二卷一页云:三因缘故,补...

【佛教词典】总说四劫

世界四劫者,历成、住、坏、空之四相也。   一、成劫...

圣严法师《永恒的福德智慧》

用虚幻的人生,借假修真, 为大众多谋福祉,为自己创...

如何看待所谓的「完美」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些人,做人做事没有要求...

信愿持名,如何强化信愿

问: 信愿持名,如何强化信愿?法门无量誓愿学和一门...

印光大师教你正确烧纸钱

人之入道,各有时节因缘。既因文钞而知佛法,从事修持...

在方中做人,在圆中归真

○ 事业无需惊天动地,有成就行;情意无需甜言蜜语,...

【佛学漫画】黄檗禅师

黄檗禅师...

专靠地理,不如专靠心德

【原文】 吾人是生死凡夫,不可瞎造谣言。己所知者,不...

家庭也是道场

【提要】: 家庭是道场,生活作佛串。慈悲感恩和为贵...

在家居士不想过世俗的生活,该怎么办

问: 师父您好!我是一个在家居士,快三十了,没有结...

念佛人的为人处世

一个念佛人,在他的心念和行为上,最要紧的是敦伦尽分...

明明是苦事,他却认为是乐

身一定要受,一天饮食、起居、睡眠都叫受。吃得好、睡...

互相嫉妒猜忌,导致无谓的纷争忧扰

人花在批评、毁谤、伤害他人的时间,胜过于冷静思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