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对这样的丈夫,实在产生不了敬爱心

大安法师  2017/10/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在《一函遍复》中提到对治女人烦恼的八敬法,女人要孝敬公婆,敬爱丈夫。可是弟子的丈夫不信因果、诽谤正法、傲慢无礼、目中无人、自以为是。就连弟子这次来参加东林佛七,弟子也打了很多方便诳语才能来成。生活中他对我很刻薄,又自私,还贪慕虚荣,又爱赌博。对这样的丈夫,弟子实在产生不了敬爱之心,请师父慈悲开示。

大安法师答:你怎么看你丈夫全身都是缺点呢?一个学佛的人应该要在对方身上找优点。

三十年代有一位民间的老先生,叫王凤仪。他是长工出身,非常好乐儒家和佛教的道理。后来到处开学校,还帮人看病、劝病。每个病人经过他一劝都能好。

王凤仪先生他讲过一个偈子叫做“找好处,认不是。”一个人不论在家庭还是在社会、单位上,你一定要找他人的好处,认自己的不是,这才是学佛人应有的心态。

如果正好相反,找自己的好处,看别人的不是。那就颠倒了。这样不仅家庭关系,其他的人际关系也不太容易搞好。

即使你丈夫有这么多缺点毛病,你还是要尽量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从佛法来看,这个丈夫是你心里的丈夫,实际上就是你心里的变现。如果丈夫有问题,问题也是从你心里出来的。

那怎么办呢?要敬爱他。《普贤菩萨行愿品》讲礼敬诸佛。礼敬诸佛不仅礼敬过去佛、现在佛,也要礼敬未来佛。未来佛是什么?众生都是未来佛,你的丈夫也是。

其次,生为男子,就有让你敬爱的理由。为什么?女人的烦恼比男人重。为了对治女人的烦恼,佛大慈大悲施设了一个法门——八敬法。

佛刚开始是不允许女人出家的。佛的生母摩耶夫人生下悉达多太子七天后就走了,升到忉利天去了。佛的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把悉达多太子抚养大。摩诃波阇波提对佛有养育之恩。但是当她向佛请求出家,经过三番九请,佛都不同意。为什么?因为女人烦恼炽盛,女人进入僧团,正法都要减少五百年。

最终是阿难尊者向佛陀请求,佛才同意,但条件是比丘尼、沙弥尼一定要遵守八敬法。为什么要守八敬法?因为女人容易傲慢,也就是我执很重。要根治这个烦恼,八敬法就是良药。

八敬法要求即使一百戒腊的比丘尼也要顶礼新戒比丘,即使证了阿罗汉果的比丘尼也必须如此。这是为了折服她们的慢心,以利于女人修道。

女人如果对男人不恭敬,她自己的烦恼就难以降服,善意也显发不出来。所以你要多用心观察自己的心态,不要烦恼重重而不自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怎样断烦恼

问∶ 怎样断烦恼? 慧律法师答∶ 断烦恼比较难的并不...

如何对境不起分别心

问: 如何对境? 梦参老和尚答: 这位道友问我:如何...

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

上一次跟大家讲《四十二章经》,财色招苦。因为我们每...

往生净土是不是要念到清净心才能往生

问: 请问法师,往生净土是不是要念佛念到清净心才能...

法名太多用哪个合适

问: 弟子在寺院大皈依时起了个法名,依止师父又起了...

一生受苦很多,是不是前世修的不好

问: 有的人一生受苦很多,如果按照因果来说,是因为...

大安法师:内心有挂念,无法一心念佛怎么办

问: 我是一个初学佛的人,应该放下万缘念佛,但总是...

念佛人可以求早点往生吗

念佛之人,不复作生死业,然宿业未尽,何能即得往生。...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龙舒增广净土文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

【注音版】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在家居士除了念佛,是否还需要阅读经典

问: 年轻的在家居士,除了念佛号,是否应该多阅读经典...

五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五戒是一切种类戒的基础。一个人能够受三皈五戒,就可...

人生的立命之学

垂训以格人非:垂训就是建立好的教训,来格除人性当中...

错综复杂的业因果报

佛教讲的三世因果的法则,是我们佛教徒最起码要认知的...

【佛教词典】五大使者

指生、老、病、死、王法牢狱。又作五天使者、五天使。...

【佛教词典】神通第一

(故事)增一阿含经三曰:神足轻举,飞到十方,所谓大...

对治禅修中的五盖

学习坐禅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由一般性到特殊性。一般...

对母亲再好一点

即便我们已经长大成人,足够高大强壮了,这时候的父母...

商人砍柴能得福?

一位商人一心求福,希望事业成功、赚尽天下财富。有人...

不要再问我你的前世是什么

不要想那些不可能发生的事,不要整天为了不确定的事而...

念佛病愈,誓往西方

二〇一二年,末学经朋友介绍相信佛法。现在想来,自己...

绸包破毡

世间有些人外表不扬,而内心即满肚子学问和智识。有人...

若论幻身,则生同傀儡死作尘土

夫前之无始,后之无终。包太虚而无外,入微尘而无内。...

昌臻法师《佛七的目的意义和一心不乱》

我们的念佛七今天开始了。我想在这里谈两个问题: 一...

四种修道的方便门

生佛不二,平等共有者,唯此现前离念灵知耳。诸佛以随...

如何正确的拜佛和念佛

佛教中念佛的方法有很多种,今天我们来介绍一种五点记...

人生要淡泊名利,才能活得自在

生活中,人们的烦恼大致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身...

精力专注念佛时为何昏沉

问: 我每当精力专注能念佛时就会昏沉,反而是妄想多...